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生命科学 > 微生物学 > 工业微生物实验与研究技术

相同语种的商品

工业微生物实验与研究技术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工业微生物实验与研究技术
  • 副主编:沈微 方慧英 诸葛斌 饶志明
  • 书号:9787030196132
    作者:诸葛健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 页数:512
    字数:732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 所属分类:Q93 微生物学
  • 定价: ¥88.00元
    售价: ¥69.5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工业微生物及其发酵技术对农副产品等可再生资源深加工是非常实用的。本书围绕这一实用领域分14章展开论述。书后有附录。全书含表104个、图220幅、实验218项,可谓图文并茂,涉及学科的实验项目较为齐全。本书既有传统经典的内容,也有现代前沿的知识。对生物工程领域的初学者、中高级科技人员都有其参考与实用价值。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显微技术
    第一节 显微镜
    一、明视野光学显微镜
    二、其他光学显微镜
    三、电子显微镜
    第二节 显微摄影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形态与观察
    第一节 细菌
    第二节 放线菌
    第三节 噬菌体
    第四节 酵母菌
    第五节 小型丝状真菌(霉菌)
    一、藻状菌(主要指根霉、毛霉、犁头霉)
    二、曲霉
    三、青霉
    四、其他霉菌
    第六节 食用真菌
    第七节 藻类
    第三章 工业微生物细胞一般结构与特殊结构的观察
    第一节 染色
    一、染色的基本原理
    二、染料
    三、染色
    第二节 细胞各部结构成分的分离与观察
    第三节 芽孢、子囊孢子、假菌丝和菌丝的观察
    一、芽孢
    二、酵母子囊孢子
    三、酵母假菌丝与霉菌真菌丝
    第四章 工业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
    一、热杀菌
    二、化学品消毒
    三、紫外线和放射线
    四、空气灭菌
    五、过滤除菌
    六、防霉
    第二节 培养基及其配制
    一、培养基
    二、培养基成分
    第三节 分离、接种和培养
    一、分离
    二、接种
    三、摇瓶与发酵
    第五章 培养条件对工业微生物生长与发酵的影响
    第一节 温度
    第二节 水活度与渗透压
    第三节 氧和氧化还原电位
    第四节 酸碱度
    第五节 重金属和一些化合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第六节 表面张力
    第七节 极端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六章 工业微生物的生理与发酵试验
    第一节 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
    第二节 微生物对氮源的利用
    第三节 细菌鉴定中的某些特殊生理实验
    第四节 常用细菌的分离和检测
    第五节 酵母应用特性的测定
    一、Gilliland法
    二、Helm法
    三、本斯值法
    四、光密度改良法(江南大学发酵工程系研究改良)
    第六节 发酵制品的实验
    第七章 发酵过程及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
    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大小和数量的检测方法
    一、细胞质量测定
    二、细胞菌数测定法
    第二节 发酵和食品工业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及其概测
    一、发酵和食品工业中常见微生物的种类
    二、发酵和食品工业中常见微生物类别的概测
    第三节 发酵和食品工业用水和发酵过程微生物数量的检测
    一、发酸和食品工业用水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二、酒醅中微生物总数测定
    第四节 培养皿或试管中菌落总数的确定
    第八章 自然界工业微生物资源的筛选
    第一节 工业微生物获得的一般途径
    一、目的工业微生物应具备的特性
    二、工业微生物的来源
    三、分离和筛选微生物
    第二节 工业菌种筛选程序
    一、采样
    二、选择性培养与富集培养
    三、培养分离
    四、筛选
    五、毒性试验
    第三节 培养分离
    一、自然界中细菌的分离
    二、放线菌的分离
    三、真菌分离
    四、目标菌株的分离、筛选实例
    第九章 工业菌种的育种技术
    第一节 富集培养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一、去调节突变株的分离
    二、营养缺陷型的富集
    三、富集法在研究次级代谢的重组DNA技术中的应用
    第二节 诱变育种
    一、诱变剂和诱变处理
    二、诱变育种步骤
    第三节 定点突变
    第四节 营养缺陷型的选育
    一、诱变方法
    二、淘汰野生型
    三、检出缺陷型
    四、营养缺陷型生长谱的确定
    第五节 呼吸缺陷型及代谢调节突变株的筛选
    一、呼吸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二、代谢调节突变株的筛选
    第六节 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第七节 基因重组育种
    一、细菌接合杂交
    二、酵母杂交育种技术
    第八节 原生质体育种
    一、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特点
    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步骤
    三、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要点
    四、原生质体转化
    五、原生质体再生率和融合率计算
    六、原生质体技术中的一些特殊技术
    七、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
    第九节 突变与重组的结合应用
    第十章 工业菌种改良的基因工程技术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GC含量测定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三、DNA和RNA的定量测定
    四、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一、载体
    二、DNA重组用酶
    第三节 大肠杆菌基因工程
    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二、大肠杆菌中质粒的提取与纯化
    三、微生物染色体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四、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
    第四节 非大肠杆菌微生物基因工程
    一、芽孢杆菌基因工程
    二、棒杆菌基因工程
    三、根癌农杆菌基因工程
    第五节 酵母基因工程
    一、酵母的载体
    二、酵母的表达载体
    三、实例 黑曲霉植酸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高表达
    第十一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第一节 菌种的退化与防治措施
    一、菌种退化的现象
    二、菌种退化的原因
    三、防止退化的措施
    第二节 菌种保藏方法总览及一些菌种可以采用的保藏方法
    第三节 低温保藏
    一、斜面保藏法
    二、超低温冷冻保藏技术(-80~-60℃)
    三、液氮冷冻保藏技术
    第四节 冻干保藏
    第五节 其他保藏方法
    一、矿物油中浸没保藏
    二、干燥-载体保藏
    第六节 基因工程菌的保藏
    第七节 微生物活力和稳定性测定
    第八节 常用菌种保藏培养基
    一、细菌保藏用培养基
    二、放线菌用保藏培养基
    三、酵母菌株用保藏培养基
    四、丝状真菌用保藏培养基
    第九节 著名菌种保藏及专利菌种保藏机构
    一、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组织系统
    二、国际确认的专利菌种保藏机构(IDA)
    第十二章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
    第一节 载体结合法
    一、表面吸附法
    二、共价结合法
    第二节 交联法
    第三节 包埋法
    一、藻酸钙凝胶包埋法
    二、κ-角叉胶包埋法
    三、聚丙烯酰胺凝胶包埋法
    四、光交联树脂前聚体包埋法
    五、其他载体包埋方法
    第四节 几种固定化细胞方法联用
    一、包埋-交联法
    二、吸附-交联法
    三、包埋-吸附法
    第五节 其他固定化方法
    第六节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方法的选择
    一、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方法的选择
    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评价指标
    第十三章 酶固定化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吸附法
    一、几丁质载体上酶的吸附固定
    二、疏水吸附法
    三、亲和吸附法
    四、过渡金属介导法
    第三节 包埋法
    一、凝胶聚合包埋法
    二、辐射聚合包埋法
    三、酶蛋白共聚合包埋法
    四、交联多聚物凝胶包埋法
    五、移植共聚合包埋法
    六、物理定位法
    第四节 共价交联法
    一、溴化氰交联法
    二、碳化二亚胺法
    三、戊二醛交联法
    四、交联聚乙烯亚胺法
    五、活性载体法
    第十四章 工业微生物实验室常见的一些单元操作技术
    第一节 搅拌和振荡
    一、搅拌器
    二、导管和密封
    三、电动机
    四、振荡
    第二节 气体的计量和导入
    第三节 加热和冷却
    一、加热
    二、冷凝器
    三、冷却剂
    第四节 减压操作
    一、真空的产生
    二、真空的测量
    三、真空操作
    第五节 干燥
    一、气体的干燥
    二、液体的干燥
    三、固体的干燥
    四、干燥剂
    第六节 过滤和离心
    第七节 简单蒸馏
    第八节 纸层析
    一、流动相的制备
    二、点样
    三、展开
    四、显色
    第九节 薄层层析
    一、五块层析板的一次涂布
    二、点样
    三、展开
    四、斑点的显色和鉴定
    第十节 溶液的脱色
    第十一节 密度的测定
    第十二节 折光率
    第十三节 比旋光度
    第十四节 硅化
    一、蒸发硅化
    二、浸没硅化
    第十五节 透析袋的准备
    第十六节 天平的使用与维护
    一、机械分析天平
    二、电子天平
    第十七节 分光光度计波长的校正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与受体生物安全等级
    二、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三、实验室常识
    四、玻璃器皿的洗涤及各种洗液的配制
    五、缓冲液
    六、一些有机物质的性质
    七、指示剂
    八、冷却剂和吸水剂
    九、硫酸铵饱和度的常用表
    十、试剂的配制及一些常用数据表
    十一、限制性酶和甲基化酶
    十二、有关蛋白质的一些数据
    十三、离心机转数(r/min)与相对离心力(RCF)的换算
    十四、本书使用的英文缩写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