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与碳汇计量技术”的研究成果之一。基于长江三峡(本书简称三峡)库区生态监测站(点)、试验区和系列样地的监测、调查与分析数据与应用模型模拟相结合,反映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并总结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生态模式,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及土壤有机碳变化等指标,对三峡库区的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功能监测与评估。
本书可供从事森林植被建设、流域管理、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管理者、技术人员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一、区域位置
二、地质地貌
三、气候
四、土壤
五、动植物分布
第二节 森林植被类型与分布
一、植被型
二、主要群系组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变化
一、土地利用的时间变化
二、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第二章 三峡库区生态林业及退耕还林模式
第一节 三峡库区生态林业模式
一、生态防护林模式
二、林农复合模式
三、植物篱(生物篱)模式
四、庭院生态模式
第二节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第三节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树种与生态模式
一、退耕还林树种
二、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模式
第三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生态监测
第一节 监测目标
第二节 监测内容与指标
一、监测内容
二、监测指标
三、指标监测方法
第三节 监测方法与技术
一、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二、土壤养分流失控制
三、碳固持
第四节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
一、监测站点分布
二、站点监测结果
三、监测站运行措施
第四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功能
第一节 小流域基本特征
一、地质地貌
二、气候特征
三、植被分布
四、土壤特征
五、土地利用
第二节 退耕还林水源涵养功能
一、林冠截留
二、枯落物持水性能
三、土壤渗透
第三节 水质净化功能
一、大气降水水质特征
二、森林对水质影响
第四节 退耕还林固持土壤功能
一、森林植被作用机理
二、退耕还林对土壤侵蚀影响
第五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与土壤养分流失控制
第一节 植被恢复模式与土壤养分
一、土壤pH
二、土壤有机质含量
三、土壤全氮、全磷含量
四、土壤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五、土壤交换性Ca^2+、Mg^2+量
六、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第二节 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养分输出
一、产流特征
二、地表径流的养分浓度和形态特征
三、养分流失负荷
四、影响养分流失的因子分析
第三节 小流域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一、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二、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的时空分布
三、土壤养分的剖面分布特征
四、坡面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
五、坡面土壤养分的季节动态
第四节 退耕还林配置格局与养分运移
一、典型降雨条件下小流域养分流失特征
二、小流域河道地表径流养分来源
三、小流域养分流失负荷与径流量的回归分析
第六章 GIS支持下的退耕还林小流域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第一节 实验区小流域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
一、小流域概况
二、数据源与数据平台
三、数据预处理
四、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提取
第二节 退耕还林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一、退耕还林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原因
二、退耕还林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点与环境问题
三、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第三节 评价方法
一、GIS数据库的构建
二、AnnAGNPS模型简介
三、AnnAGNPS模型模拟偏差
四、AnnAGNPS模型在退耕还林小流域的校正与验证
五、退耕还林情景模式
第四节 退耕还林小流域生态效益分析
一、退耕还林小流域径流、泥沙等面源污染物输出的变化
二、退耕还林小流域生态效益的变化
三、小流域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情景分析
第七章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变化
第一节 土壤有机碳研究与分析方法
一、研究内容和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主要土壤类型背景碳库及其分配
一、土壤碳密度估算方法
二、土壤类型有机碳密度
三、土壤类型碳库及其分配
第三节 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碳库及其组分
一、植被类型划分
二、土壤有机碳含量
三、土壤有机碳密度
四、土壤碳库组分
第四节 退耕还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一、研究区概况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第一节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与模式分析
一、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二、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模式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与评价
一、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及其内涵
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评价
三、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第三节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一、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效益评价
二、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三、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固碳释氧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