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矿业工程 >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
  • 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基础研究丛书 卷七 张新民、赵靖舟
  • 书号:9787030263841
    作者:张新民 赵靖舟 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180
    字数: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 所属分类:
  • 定价: ¥118.00元
    售价: ¥93.2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我国煤层气资源可采性定量评价方面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作者从煤层气资源序列、煤层气资源可采性影响因素、煤层气富集单元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煤层气资源可采性定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的概念,建立起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计算方法;通过对褐煤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的预测,完整得出在中国陆上煤田埋深2000m以浅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32.86×1012m3,弥补了我国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成果长期缺少褐煤的缺陷。利用所建立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评价方法体系,首次预测出中国陆上煤田埋深2000m以浅范围内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3.90×1012m3。基于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特征,明确指出我国应优先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和沁水盆地的煤层气资源,重视和加强低煤级(褐煤、长焰煤和气煤)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积极开展煤矿区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书可供煤层气地质及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管理人员、投资者阅读和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序一 贾承造
    序二 戴金星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煤层气资源
    二、煤层气资源评价
    三、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第二章 中国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概况
    一、我国历次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煤层气资源的潜在领域
    第三章 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评价方法体系
    一、关于煤层气资源可采性的定量评价
    二、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
    三、煤层气资源量分类系统
    四、中国煤层气富集单元划分
    五、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
    六、煤层气藏数值模拟技术
    七、重要参数确定方法
    第四章 中国褐煤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预测
    一、预测范围的厘定
    二、煤炭资源量的确定
    三、煤层气含量的确定
    四、预测结果
    第五章 典型盆地煤层气可采资源量预测
    一、沁水盆地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
    二、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
    三、海拉尔盆地群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
    第六章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计算
    一、计算范围的界定及计算单元的划分
    二、计算方法
    三、关于煤层气原地资源量的基础数据
    四、类比法确定的煤层气采收率
    五、厚度损失和面积损失的确定
    六、技术可采资源量计算
    第七章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分布
    一、时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
    三、各类煤层气藏
    四、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分布图
    第八章 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方向及有利区评价
    一、中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方向
    二、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指标
    三、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
    四、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
    五、吐哈盆地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