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保护 > 基于两级液态调质理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基于两级液态调质理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基于两级液态调质理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书号:9787030231789
    作者:吴学伟
  • 外文书名:
  • 装帧:精装
    开本:B5
  • 页数:
    字数:120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 所属分类:X70 一般性问题
  • 定价: ¥35.00元
    售价: ¥27.65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是当前国内的难题。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和最新的应用成果,围绕如何将亲水性的污泥颗粒调质改性为具有疏水性的污泥颗粒,进而脱水干化和综合利用的主线撰写而成。本书共十章,包括概论、污泥微观结构模型与水分组成、干污泥成分与特性、污泥一级液态调质浓缩技术、污泥二级液态调质压滤脱水技术、污泥载体干化技术、污泥掺混制砖技术、污泥掺混制肥技术、基于两级液态调质理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专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1.1 污泥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1.2 污泥处置技术发展概况
    1.3 基于两级液态调质理论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特点
    第二章 污泥微观结构模型与水分组成
    2.1 污泥的胶羽结构
    2.2 污泥模型
    2.2.1 污泥小颗粒模型
    2.2.2 污泥大颗粒模型
    2.3 污泥水分组成
    第三章 干污泥成分与性质
    3.1 国内干污泥成分
    3.1.1 黏土质
    3.1.2 重金属
    3.1.3 可溶性氮、磷和钾盐
    3.1.4 有机质
    3.1.5 微生物
    3.2 广州污水厂干污泥成分
    3.3 污泥特性
    3.3.1 流动性
    3.3.2 收缩性
    3.3.3 黏结性
    3.3.4 开裂和板结
    3.3.5 厌氧产气
    3.3.6 恶臭
    3.3.7 病菌传播
    3.3.8 可压缩性
    3.3.9 燃烧热值
    3.3.10 传热传质效率
    3.3.11 高温裂解臭气
    第四章 污泥一级液态调质浓缩技术
    4.1 污泥浓缩技术概述
    4.2 评价污泥浓缩性能的参数
    4.3 污泥一级液态调质浓缩试验
    4.3.1 试验的理论依据
    4.3.2 试验
    4.4 污泥一级液态调质原理
    4.4.1 静电中和作用
    4.4.2 吸附架桥作用
    第五章 污泥二级液态调质脱水技术
    5.1 污泥脱水技术概述
    5.2 污泥脱水前的调质技术概述
    5.2.1 污泥脱水前的调质方法
    5.2.2 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
    5.2.3 污泥脱水性能指标
    5.3 污泥二级液态调质压滤脱水试验
    5.3.1 试验的理论依据
    5.4 污泥二级液态调质原理
    5.4.1 三氯化铁和石灰的调质机理
    5.4.2 氧化钙的骨架作用
    5.4.3 石灰释放细胞水作用
    5.5 离心脱水污泥抱团现象
    5.6 污泥板框压滤脱水原理
    5.6.1 压滤脱水过程
    5.6.2 滤饼层理论
    5.7 重金属的稳定化
    5.7.1 重金属的有效性
    5.7.2 稳定重金属方法
    5.7.3 重金属的钝化作用
    5.8 污泥杀菌
    5.8.1 污泥杀菌方法
    5.8.2 石灰的稳定作用
    5.9 污泥除臭
    5.9.1 常用的污泥脱除方法
    5.9.2 三氯化铁和石灰的除臭作用
    第六章 污泥载体干化技术
    6.1 污泥干化技术概述
    6.1.1 流化床干化技术
    6.1.2 带式干化技术
    6.1.3 两段式干化技术
    6.1.4 水平蝶式干化技术
    6.1.5 真空板框干化技术
    6.2 污泥干化理论
    6.3 污泥载体干化试验
    6.3.1 试验的理论依据
    6.3.2 污泥干化能耗分析
    6.3.3 干化载体的比选
    6.3.4 干湿污泥的比例控制
    6.3.5 成品污泥含水率的控制
    6.3.6 干化载体的粒径控制
    6.3.7 干化温度的控制
    6.3.8 干燥器的防爆控制
    6.4 污泥载体干化原理
    6.4.1 污泥颗粒化原理
    6.4.2 污泥干化过程
    6.4.3 污泥干化机理分析
    6.4.4 污泥除臭杀菌
    6.5 污泥载体干化技术的改进措施
    6.5.1 混合器的刀片磨损问题
    6.5.2 热源问题
    6.5.3 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第七章 污泥掺混制砖技术
    7.1 污泥制砖技术概述
    7.2 试验
    7.2.1 污泥制砖流程
    7.2.2 脱水污泥掺混粉煤灰和黏土的制砖试验
    7.2.3 脱水污泥掺混河底淤泥的制砖试验
    7.2.4 载体干化污泥的制砖试验
    7.3 污泥制砖技术原理
    7.3.1 制坯
    7.3.2 干燥
    7.3.3 烧制
    第八章 污泥掺混制肥技术
    8.1 污泥制肥技术概述
    8.2 试验
    8.2.1 不同污泥直接种植不同植物的试验
    8.2.2 快速发酵试验
    8.2.3 堆肥产品生物试验
    8.3 污泥掺混制肥原理
    8.3.1 前处理
    8.3.2 一次发酵
    8.3.3 二次发酵
    第九章 基于两级液态调质理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应用
    9.1 污泥一级调质浓缩、二级调质脱水和载体干化工艺的应用
    9.1.1 工艺系统简介
    9.1.2 工艺系统的运行情况
    9.2 污泥掺混制砖的生产和应用
    9.3 污泥掺混制肥的设计和成本分析
    9.3.1 污泥制肥厂的工程设计
    9.3.2 污泥掺混制肥的成本分析
    第十章 技术经济分析
    10.1 新建5万吨/天污水厂剩余污泥处理的设计方案
    10.1.1 方案一:一体化离心浓缩脱水+流化床干化
    10.1.2 方案二:调质浓缩+调质板框脱水+载体干化
    10.1.3 两种污泥处理方案的比较
    10.2 已建离心脱水系统的20万吨/天污水厂污泥处理设计方案
    10.2.1 方案一:一体化离心浓缩脱水+带式干化
    10.2.2 方案二:调质浓缩+调质板框脱水+载体干化
    10.2.3 两种污泥处理方案的比较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