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经济学理论 >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与省区间经济联系

浏览历史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与省区间经济联系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与省区间经济联系
  • 书号:9787030336064
    作者:石敏俊,张卓颖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12
    字数:254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3/21
  • 所属分类:
  • 定价: ¥60.00元
    售价: ¥47.40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全面地刻画了不同区域各个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联, 对于全面把握区域发展格局、深化对区际经济联系的科学认识、合理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介绍了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方法和数据结果, 并基于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区际经济联系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涉及省区间产业关联、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需求诱发效应、水足迹和虚拟水流动、碳足迹和碳排放转移等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生教材, 以及从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研究和投入产出分析的科学工作者和政策研究人员的研究参考书, 还可以为关注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的各界人士提供知识背景和数据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投入产出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定义与类型
    第二章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方法
    第二节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基础
    第三节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过程
    第四节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数据库
    第三章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与亚洲多国投入产出模型的链接:以中日贸易为例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表同亚洲投入产出表链接的方法论
    第三节 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表同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链接的步骤
    第四节 链接方法的改进及链接表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省区间产业关联与主导产业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省区间产业关联分析
    第三节 区域主导产业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省区间贸易流: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分析
    第一节 省区间产品贸易流
    第二节 省区间资金流动
    第三节 省区间劳动力流动:劳动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际经济联系与区域增长模式——需求诱发与溢出效应
    第一节 需求诱发、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驱动力
    第二节 需求诱发依存度
    第三节 GDP溢出效应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视角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我国省区间产业结构同构程度
    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与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的关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水足迹与省区间虚拟水贸易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分析
    第四节 相关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碳足迹与省区间碳排放转移
    第一节 碳足迹与区域间碳排放转移
    第二节 各省区的碳足迹
    第三节 省区间碳排放转移
    第四节 碳排放的跨国转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图目录
    图1-1 投入产出生产函数示意图
    图2-1 构建China IRIO-2002的整体框架
    图2-2 推算区域间物流矩阵H时的部门分类
    图2-3 推算物质生产部门的H矩阵
    图2-4 区域间交易量随距离的衰减曲线的确定
    图3-1 China IRIO-2002同AIO中日两国链接的流程图
    图5-1 各省产品流入流出量比较
    图5-2 各省产品净流出量比较
    图5-3 各省省内贸易与省际贸易比例
    图5-4 四个省际贸易中心比例分布
    图5-5 四个省际贸易中心省际贸易的流入流出构成
    图5-6 江浙沪与其他省份贸易联系的空间格局
    图5-7 京津冀与其他省份贸易联系的空间格局
    图5-8 广东与其他省份贸易联系的空间格局
    图5-9 山东与其他省份贸易联系的空间格局
    图5-10 初级产品净流出的空间分布图
    图5-11 制造业部门产品净流出空间分布图
    图5-12 2003~2009年六省银行资金拆借波动
    图5-13 2000年各省就业比例/人口比例
    图5-14 2005年各省就业比例/人口比例
    图5-15 2009年各省就业比例/人口比例
    图6-1 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分异
    图7-1 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产业分类层次上各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的同构程度
    图8-1 北京主要用水部门的水足迹构成
    图8-2 北京外部水足迹的地区分布
    图8-3 北京外部水足迹来源的部门结构比较(河北、广东、山东)
    图9-1 2002年省区碳足迹总量
    图9-2 省区碳足迹的分布图
    图9-3 2002年各省区人均碳足迹
    图9-4 人均碳足迹的空间分布
    图9-5 人均碳足迹与人均GDP的关系
    图9-6 隐含碳排放净调出量的空间分布
    图9-7 省区间隐含碳排放转移的流向
    图9-8 净出口隐含碳排放的空间分布
    表目录
    表2-1 中国已有的三个投入产出模型部门分类基本对照
    表2-2 China IRIO-2002的标准形式
    表2-3 China IRIO-2002的部门分类
    表2-4 海关统计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对应
    表2-5 制造业部门的分类
    表2-6 代表性产品与非制造业部门对应表
    表2-7 非物质生产部门区域间交易矩阵的推算
    表2-8 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合并前后部门对照
    表3-1 2002年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
    表3-2 2000年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
    表3-3 China IRIO-2002同AIO中日两国链接的基本方法
    表3-4 China IRIO-2002同AIO的部门对应表
    表3-5 中日两国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表3-6 进口非竞争型的China IRIO-2002表的结构
    表3-7 海关统计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对应
    表3-8 CIRJIO表的基本结构
    表4-1 区域产业影响力系数
    表4-2 区域间产业影响力系数
    表4-3 区域产业感应度系数
    表4-4 区域间产业感应度系数
    表4-5 各省主导产业一览表
    表5-1 各省区产品的流入量和流出量
    表5-2 各省区省内贸易量与省际贸易量
    表5-3 省际贸易中心
    表5-4 四个省际贸易中心与其他省份贸易量
    表5-5 初级产品部门与制造业部门的划分
    表5-6 省区间产品流动量与比例(初级产品部门与制造业部门)
    表5-7 各省按产品净流出特点分类结果
    表5-8 2003~2009年六省银行资金拆借量
    表5-9 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2000年)
    表5-10 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2005年)
    表5-11 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2009年)
    表6-1 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
    表6-2 1997年与2002年诱发依存度的变化
    表6-3 省内市场和省外市场的诱发依存度
    表6-4 区内市场诱发依存度与省内市场诱发依存度(2002年)
    表6-5 八区域市场诱发依存度
    表6-6 空间相邻与市场诱发依存度
    表6-7 省份之间的市场诱发依存度
    表6-8 八区域分部门市场诱发依存度(2002年)
    表6-9 八区域之间的GDP溢出效应(2002年)
    表6-10 省区之间的GDP溢出效应
    表6-11 八区域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溢出效应(2002年)
    表6-12 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地域分异
    表7-1 China IRIO 2002中的制造业部门
    表7-2 中国八大区域的划分
    表7-3 江浙沪地区省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产业内贸易
    表7-4 长江中游地区省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产业内贸易
    表7-5 京津冀鲁地区省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产业内贸易
    表7-6 珠三角地区省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产业内贸易
    表7-7 东北地区省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产业内贸易
    表7-8 黄河中游地区省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产业内贸易
    表7-9 西北地区省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产业内贸易
    表7-10 西南地区省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产业内贸易
    表8-1 部门合并对照表
    表8-2 北京市各部门的直接用水消耗(2002年)
    表8-3 北京市各部门的水足迹
    表8-4 北京市三类产业的最终需求及水足迹
    表8-5 北京市外部水足迹的地区构成
    表9-1 部分省份的碳完全排放系数比较
    表9-2 人均碳足迹与人均GDP的关系
    表9-3 人均碳足迹的区域差异
    表9-4 碳足迹的部门构成
    表9-5 东西部之间消费碳足迹的区域差异
    表9-6 南北方之间消费碳足迹的区域差异
    表9-7 各省区的消费碳足迹
    表9-8 省区间隐含碳排放的调入与调出
    表9-9 省区之间的隐含碳排放转移
    表9-10 隐含碳排放的跨国转移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