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培养整体思维观和领导力的学科,同时也是不易把握和驾驭的学科。这个学科的独到之处在于其面向真实世界的“立体”思维模式和宽广的知识结构,即善于把研究对象放到特定的历史阶段与特定尺度的空间中来观察和研究。成熟的经济地理学者应具备“系统工程师”的能力,在地域空间管理等领域面向社会和政府需求扮演系统集成的角色。本书介绍了这个“立体”思维模式及其主要构成要素,期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经济地理学。 本书适合于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青年学者、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者、相关政府管理工作者,以及对该学科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样章试读
目录
- 总序
第1章 经济地理学之“惑”
1.1 引言:经济地理学独特吗?
1.2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3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1.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工具
1.6 本书的主要目的
第2章 区位法则:“距离”衰减律
2.1 引言
2.2 区位与距离衰减律
2.3 古典区位论:实体空间与交通成本
2.4 行为区位论:决策空间与信息成本
2.5 战略区位论:战略空间与谈判成本
2.6 组织结构区位论:交易空间与交易成本
2.7 新经济地理:抽象空间与贸易成本
2.8 小结
第3章 空间分异
3.1 引言
3.2 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关于区域差异之争
3.3 空间差异是常态
3.4 经济空间分异影响要素的时空特性分析
3.5 空间差异存在历史依赖,但不是绝对的
3.6 小结
第4章 空间结构
4.1 引言
4.2 认识点、线、面
4.3 结构表现:极核、轴线、网络
4.4 小结
第5章 地方综合
5.1 引言
5.2 地方综合思维的来龙去脉
5.3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5.4 人文因素与区域发展综合分析
5.5 透视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综合分析视角
5.6 区域发展综合与集成研究
5.7 小结
第6章 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
6.1 引言
6.2 互补性、干预机会和可转移性
6.3 空间互动的一个简例
6.4 重力模型
6.5 产业—空间模型:地区间贸易流量估算
6.6 空间组织
第7章 尺度关联与相互依赖
7.1 引言
7.2 尺度的概念及其争论
7.3 尺度关联与全球化
7.4 尺度关联与地方化
7.5 小结
第8章 空间管理
8.1 引言
8.2 区域划分的思维
8.3 (地域)空间规划
8.4 区域差距调控
8.5 主体功能区划
8.6 小结
第9章 “经世”与“致知”——经济地理学思维转变
9.1 引言
9.2 “经世济用”:学科发展的社会嵌入性
9.3 “格物致知”:困惑皆因知难行易
9.4 结论:“知-行”合一,回到研究者自身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