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婺源县北部、西部和南部,是全球极危的蓝冠噪鹛的唯一栖息地,是凹耳蛙、黄山角蟾、三港雨蛙、短尾蝮、玉斑丽蛇、白腿小隼、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鸳鸯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是婺源凤仙花、婺源安息香、光假奓包叶的模式标本产地,是众多湿地植被类型的分布地,是中国珍稀鸟类最为丰富的保护地之一,是徽州文化影响下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保护区内有8个植被型、43个群系和54个群丛,有高等植物280科842属1956种,脊椎动物36目116科457种,昆虫纲动物有27目213科1332种,陆生贝类4目17科30属65种,大型真菌13目33科64属112种。 本书由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考察队伍经过较为系统地科学调查后撰写而成,系统介绍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植物多样性、植被类型多样性、脊椎动物多样性、昆虫多样性、贝类多样性、大型真菌多样性,重点突出了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全书约为55万字,附有精美的植物与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等照片。适合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
样章试读
目录
- 图版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自然条件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地质概况
1.3 地形地貌
1.4 水文
1.5 土壤
1.6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概况
2.1 植被资源
2.2 植物资源
2.3 脊椎动物资源
2.4 无脊椎动物资源
2.5 大型真菌资源
2.6 森林资源
2.7 旅游资源
第三节 社会经济
3.1 县域简况
3.2 社会概况
3.3 经济概况
第四节 综合评价
4.1 物种珍稀濒危性
4.2 物种代表性
4.3 种群结构合理
4.4 脆弱性
4.5 稀有性
4.6 生境重要性
4.7 生境自然性
4.8 面积适宜性
4.9 植被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4.10 历史延续性
4.11 科学价值
4.12 经济和社会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质概况
1.1 地层和岩石
1.2 构造
1.3 岩浆岩
1.4 变质岩
第二节 地貌
2.1 地势
2.2 地貌类型
第三节 气候
3.1 气温
3.2 光照与生理辐射
3.3 降水
3.4 蒸发
3.5 风
3.6 霜、雪
3.7 气象资源评价
第四节 水文
4.1 水系
4.2 地下水
第五节 土壤
5.1 成土母质
5.2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植物资源
第一节 物种组成
1.1 植物类群的基本组成
1.2 植物大科分析
1.3 属的数量分析
1.4 单种属野生种子植物分析
1.5 种子植物中国特有属与特有种
第二节 种子植物区系
2.1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2.2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2.3 区系特点
第三节 植物资源及分布
3.1 材用树种
3.2 药用植物资源
3.3 园林花卉资源
3.4 食用植物资源
3.5 鞣质与染料资源
3.6 油料植物资源
3.7 香料资源
3.8 蜜源植物
3.9 纤维资源
第四节 珍稀与保护植物
4.1 保护植物种类与名录
4.2 主要保护野生植物的濒危状况
4.3 保护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植被资源
第一节 植被分类系统
1.1 分类依据
1.2 分类单位
1.3 植被类型
第二节 主要植被类型特征
2.1 温性针叶林
2.2 暖性针叶林
2.3 针阔叶混交林
2.4 落叶阔叶林
2.5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2.6 常绿阔叶林
2.7 竹林
2.8 水生植被
第三节 植被的垂直分布
3.1 基带常绿阔叶林带
3.2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3.3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3.4 落叶阔叶林带
3.5 温性针叶林带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脊椎动物资源
第一节 脊椎动物区系特征
1.1 鱼类
1.2 两栖动物
1.3 爬行动物
1.4 鸟类
1.5 哺乳纲
第二节 种类及其分布
2.1 鱼类
2.2 两栖动物
2.3 爬行动物
2.4 鸟类
2.5 哺乳纲
第三节 动物群及其特征
第四节 鸟类的生态类型及其群落
4.1 鸟类的生态类型
4.2 鸟类的群落组成结构
第五节 资源评价与保护建议
第六节 重要脊椎动物的特征和生态分布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昆虫资源
第一节 种类组成
第二节 区系分析
2.1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地位
2.2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地位
第三节 重要种类描述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陆生贝类资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种类组成与多样性比较
2.1 种类组成
2.2 种类分布及丰度
2.3 区系组成
2.4 多样性分析
2.5 与其他自然保护区或地区陆生贝类多样性的比较
第三节 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四节 保育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大型真菌资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要大型真菌种类和分布
第三节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风水林保护文化研究
第一节 前言
1.1 风水学与风水林
1.2 婺源风水林概况及本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
2.1 调查时间、地点
2.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3.1 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内风水林周边村落及其社会经济概况
3.2 保护区内风水林基本情况及其保育现状
3.3 保护区内村落风水林的产生和渊源
3.4 保护区内风水林的植被结构
3.5 保护区内村落风水林的管理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4.1 保护区内风水林的格局分析
4.2 风水林保护文化
4.3 保护区内风水林的研究及其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
第一节 自然保护小区的定义与类型
第二节 自然保护小区研究进展
第三节 江西婺源自然保护小区的诞生
第四节 江西婺源自然保护小区的管理
4.1 自然保护小区村站共管的目的
4.2 村站共管的背景与条件
4.3 村站共管的主要内容
4.4 自然保护小区村站共管的过程
4.5 自然保护小区村站共管的日常管护
第五节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的经验
5.1 立足县情,创新保护方式
5.2 村村参与保护生态,人人爱护环境
5.3 “借鸡生蛋”,引入国外环保资金力量
第六节 自然保护小区的发展与升华
第七节 自然保护小区走出婺源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与社区经济
第一节 旅游资源
1.1 概论
1.2 自然旅游资源
1.3 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节 社区及社区经济
2.1 行政区划
2.2 人口民族
2.3 交通、通信
2.4 土地或资源权属
2.5 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
2.6 经济状况
2.7 社区发展概况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评价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1.1 基础设施
1.2 机构设置
1.3 保护管理
1.4 科学研究
1.5 蓝冠噪鹛的研究
1.6 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2.1 生物资源评价
2.2 经济价值评价
2.3 管理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十四章 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十五章 昆虫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十六章 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十七章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