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信息技术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晶体管电路设计(上)――放大电路技术的实验解析

相同语种的商品

晶体管电路设计(上)――放大电路技术的实验解析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晶体管电路设计(上)――放大电路技术的实验解析
  • 书号:9787030133083
    作者:(日)小林芳直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88
    字数:321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9-14
  • 所属分类:电子科学与技术
  • 定价: ¥52.00元
    售价: ¥41.08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丛书”之一,共分上下二册。本书作为上册主要内容有晶体管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设计与应用,射极跟随器的性能与应用电路,小型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共基极电路的性能、设计与应用,视频选择器的设计与制作,共射-共基电路的设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直流稳定电源的设计与制作,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下册则共分15章,主要介绍FET、功率MOS、开关电源电路等。
  本书面向实际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具体的实验,通俗易懂地介绍晶体管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本书适用对象是相关领域与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研究生,还有广大的电子爱好者。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第1章 概述
    1.1学习晶体管电路或FET电路的必要性
    1.1.1仅使用IC的场合
    1.1.2晶体管电路或FET电路的设计空间
    1.2晶体管和FET的工作原理
    1.2.1何谓放大工作
    1.2.2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1.2.3FET的工作原理
    1.3晶体管和FET的近况
    1.3.1外形(封装)的改进
    1.3.2内部结构的改进
    1.3.3晶体管和FET的优势
    第2章 放大电路的工作
    2.1观察放大电路的波形
    2.1.15倍的放大
    2.1.2基极偏置电压
    2.1.3基极-发射极间电压为0.6V
    2.1.4两种类型的晶体管
    2.1.5输出为集电极电压的变化部分
    2.2放大电路的设计
    2.2.1求各部分的直流电位
    2.2.2求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2.2.3电路的设计
    2.2.4确定电源电压
    2.2.5选择晶体管
    2.2.6确定发射极电流的工作点
    2.2.7确定RC与RE的方法
    2.2.8基极偏置电路的设计
    2.2.9确定耦合电容C与C2的方法
    2.2.10确定电源去耦电容C3与C4的方法
    2.3放大电路的性能
    2.3.1输入阻抗
    2.3.2输出阻抗
    2.3.3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
    2.3.4高频截止频率
    2.3.5高频晶体管
    2.3.6频率特性不扩展的理由
    2.3.7提高放大倍数的手段
    2.3.8噪声电压特性
    2.3.9总谐波失真率
    2.4共发射极应用电路
    2.4.1使用NPN晶体管与负电源的电路
    2.4.2使用PNP晶体管与负电源的电路
    2.4.3使用正负电源的电路
    2.4.4低电源电压、低损耗电流放大电路
    2.4.5两相信号发生电路
    2.4.6低通滤波器电路
    2.4.7高频增强电路
    2.4.8高频宽带放大电路
    2.4.9140MHz频带调谐放大电路
    第3章 增强输出的电路
    3.1观察射极跟随器的波形
    3.1.1与输入相同的输出信号
    3.1.2不受负载电阻的影响
    3.2电路设计
    3.2.1确定电源电压
    3.2.2选择晶体管
    3.2.3晶体管集电极损耗的计算
    3.2.4决定发射极电阻RE的方法
    3.2.5偏置电路的设计
    3.2.6电容C1~C4的确定
    3.3射极跟随器的性能
    3.3.1输入输出阻抗
    3.3.2输出负载加重的情况
    3.3.3推挽型射极跟随器
    3.3.4改进后的推挽型射极跟随器
    3.3.5振幅频率特性
    3.3.6噪声及总谐波失真率
    3.4射极跟随器的应用电路
    3.4.1使用NPN晶体管与负电源的射极跟随器
    3.4.2使用PNP晶体管与负电源的射极跟随器
    3.4.3使用正负电源的射极跟随器
    3.4.4使用恒流负载的射极跟随器
    3.4.5使用正负电源的推挽型射极跟随器
    3.4.6二级直接连接型推挽射极跟随器
    3.4.7OP放大器与射极跟随器的组合
    3.4.8OP放大器与推挽射极跟随器的组合(之一)
    3.4.9OP放大器与推挽射极跟随器的组合(之二)
    第4章 小型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4.1功率放大电路的关键问题
    4.1.1电压放大与电流放大
    4.1.2简单的推挽电路
    4.1.3对开关失真进行修正
    4.1.4防止热击穿
    4.1.5抑制空载电流随温度的变动
    4.1.6实际的电路设计
    4.2小型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4.2.1电路规格
    4.2.2确定电源电压
    4.2.3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点
    4.2.4决定放大倍数的部分
    4.2.5射极跟随器的偏置电路
    4.2.6射极跟随器的功率损耗
    4.2.7输出电路周边的元件
    4.3小型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4.3.1电路的调整
    4.3.2电路工作波形
    4.3.3声频放大器的性能
    4.4小型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4.4.1用PNP晶体管制作的偏置电路
    4.4.2由PNP晶体管进行电压放大的电路
    4.4.3微小型功率放大器
    第5章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5.1获得大功率的方法
    5.1.1关键点是如何解决发热问题
    5.1.2控制大电流的方法
    5.1.3达林顿连接的用途
    5.1.4使用并联连接增大电流
    5.1.5并联连接时电流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5.1.6并联连接的关键是热耦合
    5.1.7空载电流与失真率的关系
    5.1.8空载电流与发热的关系
    5.1.9考虑散热的设计
    5.1.10决定热沉的大小
    5.1.11晶体管的安全工作区
    5.2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5.2.1放大器的规格
    5.2.2电源电压
    5.2.3由OP放大器组成的电压放大级的设计
    5.2.4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流
    5.2.5偏置电路的参数确定
    5.2.6功放级射极跟随器的设计
    5.2.7功放级的消耗功率与热沉
    5.2.8不可缺少的元件
    5.3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5.3.1电路的调整
    5.3.2电路工作波形
    5.3.3声频放大器的性能
    5.3.4附加的保护电路
    5.4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5.4.1桥式驱动电路
    5.4.2声频用100W功率放大器
    第6章 拓宽频率特性
    6.1观察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波形
    6.1.1非反相5倍的放大器
    6.1.2基极交流接地
    6.2设计共基极放大电路
    6.2.1电源周围的设计与晶体管的选择
    6.2.2交流放大倍数的计算
    6.2.3电阻RC、RE与R3的决定方法
    6.2.4偏置电路的设计
    6.2.5决定电容C1~C5的方法
    6.3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性能
    6.3.1输入输出阻抗
    6.3.2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
    6.3.3频率特性好的理由
    6.3.4输入电容Ci的影响
    6.3.5噪声及谐波失真率
    6.4共基极电路的应用电路
    6.4.1使用PNP晶体管的共基极放大电路
    6.4.2使用NPN晶体管与负电源的共基极放大电路
    6.4.3使用正负电源的共基极放大电路
    6.4.4直至数百兆赫[兹]的高频宽带放大电路
    6.4.5150MHz频带调谐放大电路
    第7章 视频选择器的设计和制作
    7.1视频信号的转换
    7.1.1视频信号的性质
    7.1.2何谓阻抗匹配
    7.1.3对视频信号进行开关时
    7.2视频放大器的设计
    7.2.1共基极电路+射极跟随器
    7.2.2各部分直流电位的设定
    7.2.3增大耦合电容的容量
    7.2.4观察对矩形波的响应
    7.2.5频率特性与群延迟特性
    7.2.6晶体管改用高频晶体管
    7.2.7视频选择器的应用
    7.3视频选择器的应用电路
    7.3.1使用PNP晶体管的射极跟随器
    7.3.2以5V电源进行工作的视频选择器
    第8章 渥尔曼电路的设计
    8.1观察渥尔曼电路的波形
    8.1.1何谓渥尔曼电路
    8.1.2与共发射极电路一样
    8.1.3增益为0的共发射极电路
    8.1.4不发生密勒效应
    8.1.5可变电流源+共基极电路=渥尔曼电路
    8.2设计渥尔曼电路
    8.2.1渥尔曼电路的放大倍数
    8.2.2决定电源电压
    8.2.3晶体管的选择
    8.2.4工作点要考虑到输出电容Cob
    8.2.5决定增益的RE、R3与R2
    8.2.6设计偏置电路之前
    8.2.7决定R1与R2
    8.2.8决定R4与R5
    8.2.9决定电容C1~C8
    8.3渥尔曼电路的性能
    8.3.1测量输入阻抗
    8.3.2测量输出阻抗
    8.3.3放大度与频率特性
    8.3.4注意高频端特性
    8.3.5频率特性由哪个晶体管决定
    8.3.6观察噪声特性
    8.4渥尔曼电路的应用电路
    8.4.1使用PNP晶体管的渥尔曼电路
    8.4.2图像信号放大电路
    8.4.3渥尔曼自举电路
    第9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
    9.1观察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波形
    9.1.1如何获得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9.1.2100倍的放大器
    9.1.3Tr1的工作有些奇怪
    9.1.4Tr2的工作
    9.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
    9.2.1放大级的电流分配
    9.2.2加上负反馈
    9.2.3确实是负反馈吗
    9.2.4求电路的增益
    9.2.5反馈电路的重要式子
    9.3设计负反馈放大电路
    9.3.1电源周围的设计与晶体管的选择
    9.3.2NPN与PNP进行组合的理由
    9.3.3决定Rs+R3与R2
    9.3.4决定R4与R5
    9.3.5决定Rf、Rs与R3
    9.3.6决定偏置电路R1与R6
    9.3.7决定电容C1~C4
    9.3.8决定电容C5~C7
    9.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
    9.4.1测量输入阻抗
    9.4.2测量输出阻抗
    9.4.3放大度与频率特性
    9.4.4正确的裸增益
    9.4.5高频范围的特性
    9.4.6观察噪声特性
    9.4.7总谐波失真率
    9.4.8将Tr1换成FET
    9.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
    9.5.1低噪声放大电路
    9.5.2低频端增强电路
    9.5.3高频端增强电路
    第10章 直流稳定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10.1稳定电源的结构
    10.1.1射极跟随器
    10.1.2用负反馈对输出电压进行稳定化
    10.2可变电压电源的设计
    10.2.1电路的结构
    10.2.2选择输出晶体管
    10.2.3其他控制用的晶体管
    10.2.4误差放大器的设计
    10.2.5稳定工作用的电容器
    10.2.6整流电路的设计
    10.3可变电压电源的性能
    10.3.1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特性
    10.3.2波纹与输出噪声
    10.3.3在正负电源上的应用
    10.4直流稳定电源的应用电路
    10.4.1低残留波纹电源电路
    10.4.2低噪声输出可变电源电路
    10.4.3提高三端稳定器输出电压的方法
    第11章 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
    11.1观察差动放大电路的波形
    11.1.1观察模拟IC的本质
    11.1.2输入输出端各两条
    11.1.3两个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11.1.4在两个输入端上加相同信号
    11.2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1.2.1两个发射极电流的和为一定
    11.2.2对两个输入信号的差进行放大
    11.2.3对电压增益的讨论
    11.2.4增益为共发射极电路的1/2
    11.2.5差动放大电路的优点
    11.2.6双晶体管的出现
    11.3设计差动放大电路
    11.3.1电源电压的决定
    11.3.2Tr1与Tr2的选择
    11.3.3Tr1与Tr2工作点的确定
    11.3.4恒流电路的设计
    11.3.5决定R3与R4
    11.3.6决定R1与R2
    11.3.7决定C1~C6
    11.4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
    11.4.1输入输出阻抗
    11.4.2电压放大度与低频时的频率特性
    11.4.3高频特性
    11.4.4噪声特性
    11.5差动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
    11.5.1渥尔曼化
    11.5.2渥尔曼-自举化
    11.5.3差动放大电路+电流镜像电路
    11.5.4渥尔曼-自举电路+电流镜像电路
    第12章 OP放大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12.1何谓OP放大器
    12.1.1设计OP放大器的原因
    12.1.2表记方法与基本的工作
    12.1.3作为放大电路工作时
    12.1.4作为同相放大电路工作时
    12.2基于晶体管的OP放大器的电路结构
    12.2.1通用的μPC 4570
    12.2.2OP放大器μPC 4570的电路结构
    12.2.3要设计的OP放大器的电路结构
    12.2.4要设计的OP放大器的名称—4549
    12.3求解晶体管OP放大器4549的电路常数
    12.3.1晶体管的选择
    12.3.2差动放大部分的设计
    12.3.3用LED产生恒压
    12.3.4求Tr1的负载电阻R1
    12.3.5共发射极放大部分的设计
    12.3.6射极跟随器部分的设计
    12.3.7决定相位补偿电路C1与R4
    12.3.8决定C2~C5
    12.4晶体管OP放大器4549的工作波形
    12.4.1作为反相放大电路工作时
    12.4.2作为同相放大电路工作时
    12.5晶体管OP放大器4549的性能
    12.5.1输入补偿电压
    12.5.2观察速度即通过速率
    12.5.3频率特性
    12.5.4噪声特性
    12.5.5总谐波失真率
    12.5.64549与μPC 4570的“胜败”结果
    12.6晶体管OP放大器电路的应用电路
    12.6.1JFET输入的OP放大器电路
    12.6.2将初级进行渥尔曼-自举化的OP放大器
    12.6.3在初级采用电流镜像电路的OP放大器电路
    12.6.4将第二级进行渥尔曼-自举化后的OP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