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各国政府、科学界与公众的强烈关注。森林与气候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本研究主要包括世界森林资源结构特征、世界森林碳储量动态分析、世界森林碳储量预测研究、中国森林资源结构特征、中国森林碳储量动态分析、中国森林碳储量预测研究六个方面, 通过对森林资源结构、生物量、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的系统研究, 预测了中国和世界森林碳储量的变化趋势, 以期为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减缓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本书可供生态、环保、林学、农学和地学等相关专业科教部门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参考, 可供关注生态的各界人士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气候变化与碳循环
1.3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1.4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
第2章 森林植被生物量
2.1 森林植被生物量估算方法
2.2 森林植被生物量研究
2.3 影响森林生物量的因素
2.4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森林生物量研究的作用
第3章 森林植被碳储量
3.1 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方法
3.2 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3.3 影响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因素
第4章 世界森林资源结构特征
4.1 世界森林资源现状特征
4.2 世界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4.3 森林资源剧烈变动国家
第5章 世界森林资源碳储量动态分析
5.1 世界森林蓄积量动态特征
5.2 世界森林生物量动态特征
5.3 世界森林碳储量动态特征
第6章 世界森林碳储量预测研究
6.1 相关预测方法
6.2 世界森林碳储量预测方法
6.3 世界森林碳储量预测
第7章 中国森林资源结构特征
7.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特征
7.2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特征
7.3 中国各省区市森林资源变化特征
第8章 中国森林资源碳储量动态分析
8.1 中国森林蓄积量动态特征
8.2 中国森林生物量动态特征
8.3 中国森林碳储量动态特征
第9章 中国森林碳储量预测研究
9.1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碳储量计算方法
9.2 中国各省区市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9.3 中国各省区市森林碳储量预测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与讨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表目录
表3.1 中国不同森林类型碳含量
表3.2 不同国家和地区森林碳库和碳密度
表3.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表3.4 主要地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
表3.5 世界范围内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储量特征
表4.1 2010年世界森林资源分布特征
表4.2 2010年非洲森林资源分布特征
表4.3 2010年非洲各国森林资源情况
表4.4 2010年亚太地区森林资源分布特征
表4.5 2010年亚太地区各国森林资源情况
表4.6 2010年欧洲森林资源分布特征
表4.7 2010年欧洲各国森林资源情况
表4.8 201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森林资源分布特征
表4.9 201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国森林资源情况
表4.10 2010年近东地区森林资源分布特征
表4.11 2010年近东各国森林资源情况
表4.12 2010年北美洲森林资源分布特征
表4.13 2010年北美洲各国森林资源情况
表4.14 1990~2010年世界森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15 1990~2010年非洲森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16 1990~2010年亚洲和太平洋区域森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17 1990~2010年欧洲森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18 1990~201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森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19 1990~2010年近东地区森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0 1990~2010年北美洲森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1 1990~2010年世界人工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2 1990~2010年非洲人工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3 1990~2010年亚洲和太平洋区域人工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4 1990~2010年欧洲人工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5 1990~201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人工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6 1990~2010年近东地区人工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7 1990~2010年北美洲人工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8 1990~2010年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29 1990~2010年世界水土保持林变化情况
表4.30 1990~2010年各国或地区竹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31 1990~2010年各国或地区橡胶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4.32 1990~2010年各地区红树林面积变化情况
表5.1 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立木总蓄积量
表5.2 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商品林总蓄积量占立木总蓄积量的比例
表5.3 2010年非洲森林和其他林地的立木蓄积
表5.4 2010年亚洲森林和其他林地的立木蓄积
表5.5 2010年欧洲森林和其他林地的立木蓄积
表5.6 2010年北美洲和中美洲森林和其他林地的立木蓄积
表5.7 2010年大洋洲森林和其他林地的立木蓄积
表5.8 2010年南美洲森林和其他林地的立木蓄积
表5.9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森林蓄积量变化趋势
表5.10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针叶林和阔叶林蓄积比例变化
表5.11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商品林蓄积量比例变化趋势
表5.12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其他林种蓄积量变化趋势
表5.13 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的森林生物量和枯死木蓄积量
表5.14 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森林生物量转换扩展系数、根冠比和死活比
表5.15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森林生物量变化趋势
表5.16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枯死木蓄积量变化趋势
表5.17 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森林碳储量
表5.18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森林生物量中的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5.19 1990~2010年非洲各国森林活立木生物量中的碳储量的变化趋势
表5.20 1990~2010年亚洲各国森林活立木生物量中的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5.21 1990~2010年欧洲各国森林活立木生物量中的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5.22 1990~2010年北美洲和中美洲各国森林活立木生物量中的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5.23 1990~2010年大洋洲各国森林活立木生物量中的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5.24 1990~2010年南美洲各国森林活立木生物量中的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5.25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枯死木和枯枝落叶中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5.26 1990~2010年各区域和分区域森林土壤中的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5.27 1990~2010年森林总碳储量变化趋势
表6.1 后验差检验判别参照表
表6.2 2015~2020年非洲各国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6.3 2015~2020年亚洲各国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6.4 2015~2020年欧洲各国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6.5 2015~2020年北美洲和中美洲各国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6.6 2015~2020年大洋洲各国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6.7 2015~2020年南美洲各国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7.1 中国天然林主要分布省区
表7.2 中国人工林主要分布省区
表7.3 中国灌木林分布面积及比例
表7.4 各省区市森林覆盖率变化
表7.5 各省区市林地面积变化
表7.6 各省区市森林面积变化
表7.7 各省区市针叶林面积变化
表7.8 各省区市阔叶林面积变化
表7.9 各省区市经济林面积变化
表7.10 各省区市竹林面积变化
表8.1 中国各类林木蓄积及比例
表8.2 中国不同林种的森林蓄积及比例
表8.3 中国不同龄组的乔木林蓄积及比例
表8.4 中国天然林蓄积主要分布省区
表8.5 中国人工林蓄积主要分布省区
表8.6 中国乔木林优势树种蓄积结构
表8.7 中国天然林蓄积动态变化情况
表8.8 中国人工林蓄积动态变化情况
表8.9 中国乔木林主要优势树种(组)蓄积变化
表8.10 各省区市活立木总蓄积变化
表8.11 各省区市森林蓄积变化
表8.12 各省区市疏林地蓄积变化
表8.13 各省区市散生木蓄积变化
表8.14 各省区市四旁树蓄积变化
表8.15 各省区市针叶林蓄积变化
表8.16 各省区市阔叶林蓄积变化
表8.17 中国各优势树种(组)幼龄林蓄积结构变化
表8.18 中国各优势树种(组)中龄林蓄积结构变化
表8.19 中国各优势树种(组)近熟林蓄积结构变化
表8.20 中国各优势树种(组)成熟林蓄积结构变化
表8.21 中国各优势树种(组)过熟林蓄积结构变化
表8.22 1986年中国优势树种(组)生物量特征
表8.23 1991年中国优势树种(组)生物量特征
表8.24 1996年中国优势树种(组)生物量特征
表8.25 2001年中国优势树种(组)生物量特征
表8.26 2006年中国优势树种(组)生物量特征
表8.27 中国优势树种(组)生物量变化情况
表8.28 1986~2006年森林生物量动态
表8.29 中国优势树种(组)碳储量变化
表8.30 中国森林碳储量变化
表9.1 中国森林生物量估算参数
表9.2 华北各省区市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表9.3 东北各省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表9.4 华东各省市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表9.5 华中各省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表9.6 华南各省区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表9.7 西南各省区市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表9.8 西北各省区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表9.9 华北各省区市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9.10 东北各省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9.11 华东各省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9.12 江苏碳储量预测结果
表9.13 山东碳储量预测结果
表9.14 华中各省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9.15 华南各省区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9.16 西南各省区森林碳储量预测
表9.17 西藏碳储量预测结果
表9.18 西北各省区森林碳储量预测
图目录
图1.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结构
图4.1 世界森林分布图
图4.2 世界森林覆盖率分布图
图4.3 1990~2010年世界森林面积年变化状况
图4.4 1990~2000年世界森林总面积年损失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5 2000~2010年世界森林总面积年损失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6 1990~2000年世界森林总面积年增加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7 2000~2010年世界森林总面积年增加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8 1990~2000年天然林面积年损失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9 2000~2010年天然林面积年损失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10 1990~2000年人工林面积年损失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11 2000~2010年人工林面积年损失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12 1990~2000年人工林面积年增加最多的10个国家
图4.13 2000~2010年人工林面积年增加最多的10个国家
图7.1 中国各林地类型所占面积及比例
图7.2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图
图7.3 中国各林种类型所占面积和比例
图7.4 中国不同林种类型占天然林的面积和比例
图7.5 中国天然乔木林龄组结构
图7.6 中国不同林种类型占人工林的面积和比例
图7.7 中国人工乔木林龄组结构
图7.8 中国经济林各类型面积及比例
图7.9 中国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变化趋势
图7.10 中国天然林面积及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
图7.11 中国人工林面积及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
图7.12 中国针叶林面积及占有林地面积的比例
图7.13 中国阔叶林面积及占有林地面积的比例
图7.14 中国经济林和竹林变化趋势
图8.1 中国天然林蓄积的林种构成
图8.2 中国天然乔木林蓄积的龄组构成
图8.3 中国人工林蓄积的林种构成
图8.4 中国人工林蓄积的龄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