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同语种的商品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书号:9787030255594
    作者:尹继东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88
    字数:36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03
  • 所属分类:F12 中国经济
  • 定价: ¥45.00元
    售价: ¥35.55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竞争与合作并存。关于中部崛起的研究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书以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省域经济联动发展机制、地区产业互动和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对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重点案例进行研究,并由此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基本目标进行分析。全书以重要数据作为支撑,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
  本书适合从事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相关研究者、政府部门相关管理者阅读。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一篇 提升竞争力:中部崛起的内在规定
    第1章 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
    1.1 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
    1.2 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
    1.3 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
    1.4 国内外有关发展观的综述
    第2章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1 指标与指标体系
    2.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2.3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设计指标体系
    2.4 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第3章 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的评价
    3.1 2005年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评价实例分析
    3.2 2006年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评价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经济联动发展:中部崛起的内在机制
    第4章 研究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4.1 中部崛起必须加强内部合作以实现经济联动发展
    4.2 研究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5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及典型案例
    5.1 区域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
    5.2 国内外典型案例及启示
    第6章 中部地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困境
    6.1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能力的比较
    6.2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行性
    6.3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困境
    第7章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7.1 中部地区区域分工机制
    7.2 中部地区区域合作机制
    7.3 中部地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第8章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措施
    8.1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步骤
    8.2 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重点
    8.3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第三篇 中东部产业互动: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第9章 经济区域间产业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9.1 产业发展的社会分工协作理论
    9.2 空间产业推移理论
    9.3 产业集群理论
    9.4 国内区域产业互动研究现状
    第10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内涵与条件
    10.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内涵
    10.2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条件
    第11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方式与机制
    11.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方式
    11.2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11.3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博弈分析
    第12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12.1 地方政府利益的冲突,产业互动发展缓慢
    12.2 产业互动中的非合作博弈现象
    12.3 中部地区内部协调程度低,产业互动发展缺乏稳定支撑
    12.4 产业集群效应低,导致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黏性
    12.5 中部地区产业层次低,制约中东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的经济合作
    第13章 浙赣产业互动发展的实践
    13.1 浙赣产业互动的发展现状
    13.2 浙赣产业互动的环境和条件
    13.3 浙赣产业互动的发展趋势
    第14章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趋势与推动策略
    14.1 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趋势判断
    14.2 促进中东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的基本策略
    14.3 对东部地区的策略建议
    14.4 对中部地区的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篇 省域经济研究之一: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协调发展水平视角
    第15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理论
    15.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背景
    1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15.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类型
    15.4 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评述
    第16章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描述
    16.1 地理概况与经济区域划分
    16.2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6.3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呈扩大趋势
    第17章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定量评价
    17.1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建立
    17.3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17.4 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时间序列分析
    第18章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8.1 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18.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
    18.3 产业结构效率因素
    18.4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
    第19章 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19.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19.2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构建圈层的产业分工体系
    19.3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19.4 在不损害市场效率的情况下,政府必须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19.5 实现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协调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A 指标均值化数据表
    附录B 子系统主成分的特征向量
    第五篇 省域经济研究之二: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工业化进程视角
    第20章 区域工业化差异的相关理论
    20.1 工业化的基本含义与一般特征
    20.2 区域工业化理论
    20.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第21章 区域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21.1 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21.2 区域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第22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22.1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断
    22.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
    22.3 小结
    第23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成因分析
    23.1 对江西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区域界定
    23.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客观性成因分析
    23.3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的主观性成因分析
    第24章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思路与对策
    24.1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整体思路
    24.2 江西各区域工业化协调推进的具体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江西省和各地区工业化指标的评测值和综合指数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