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考古/历史 > 考古 >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

浏览历史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
  • 书号:9787030298782
    作者:王建华
  • 外文书名:
  • 装帧:
    开本:16
  • 页数:400
    字数:559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5
  • 所属分类:C92 人口学
  • 定价: ¥128.00元
    售价: ¥101.1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通过对黄河中下游史前人口资料及其相关考古遗存进行系统的研究,理清史前时代人口规模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发展变化过程、阐明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基本情况,进而探讨人口与社会、环境、资源的关系以及人口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序 栾丰实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课题的提出和选定
    第二章 史前人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章 本书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
    第四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若干问题的说明
    第二部分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统计学研究
    第一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规模研究
    第一节 裴李岗时代的人口规模
    第二节 仰韶时代的人口规模
    第三节 龙山时代的人口规模
    第四节 二里头时代的人口规模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研究
    第一节 史前人口的性别构成
    第二节 史前人口的年龄构成
    第三部分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与社会、环境、资源研究
    第一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与社会发展进程
    第一节 裴李岗时代人口与社会组织结构
    第二节 仰韶时代人口与社会组织结构
    第三节 龙山时代人口与社会组织结构
    第四节 二里头时代人口与社会组织结构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与环境、资源研究
    第一节 裴李岗时代人口与环境、资源
    第二节 仰韶时代人口与环境、资源
    第三节 龙山时代人口与环境、资源
    第四节 二里头时代人口与环境、资源
    第四部分 余论
    第一章 有关理论的探讨
    第二章 关于新世纪人口考古学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主要参考书目
    ABSTRACT
    后记
    插图目录
    图1.1 河南省裴李岗时代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2 陕西省裴李岗时代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3 河南省仰韶时代早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4 河南省仰韶时代中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5 河南省仰韶时代晚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6 陕西省仰韶时代早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7 陕西省仰韶时代中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8 陕西省仰韶时代晚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9 山东省仰韶时代早、中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10 山东省仰韶时代晚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11 河南省龙山时代早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12 河南省龙山时代晚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13 陕西省龙山时代早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14 陕西省龙山时代晚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15 山东省龙山时代早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16 山东省龙山时代晚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1.17 山东省二里头时代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2.1 裴李岗时代墓地人口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2 裴李岗时代墓地人口不同年龄组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3 仰韶时代墓地人口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4 仰韶时代墓地人口不同年龄组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5 大汶口文化墓地人口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6 大汶口文化墓地人口不同年龄组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7 龙山时代墓地人口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8 龙山时代墓地人口不同年龄组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9 游邀墓地人口不同年龄组性别构成图
    图2.10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11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不同年龄组性别构成比较图
    图2.12 裴李岗时代墓地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13 裴李岗时代墓地男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14 裴李岗时代墓地女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15 仰韶时代墓地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16 仰韶时代墓地男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17 仰韶时代墓地女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18 大汶口文化墓地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19 大汶口文化墓地男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20 大汶口文化墓地女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21 龙山时代墓地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22 龙山时代墓地男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23 龙山时代墓地女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24 二里头时代墓地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25 二里头时代墓地男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26 二里头时代墓地女性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2.27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图
    图2.28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男性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图
    图2.29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女性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图
    图2.30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平均年龄比较图
    图3.1 舞阳贾湖遗址西北区部分遗迹平面图
    图3.2 郏县水泉墓地平面布局图
    图3.3 新郑裴李岗墓地平面布局图
    图3.4 河南省裴李岗时代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5 河南省裴李岗时代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6 宝鸡北首岭遗址第Ⅳ发掘区77T2平面图
    图3.7 陕西省裴李岗时代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8 陕西省裴李岗时代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9 章丘西河遗址裴李岗时代遗迹平面图
    图3.10 淅川下王岗遗址仰韶时代早期遗迹分布图
    图3.11 邓州八里岗遗址F34平、剖面图
    图3.12 汝州洪山庙M1平、剖面图
    图3.13 河南省仰韶时代早、中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14 河南省仰韶时代早、中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15 淅川下王岗遗址仰韶时代晚期长房平面、结构和复原图
    图3.16 郑州大河村遗址F1~F4平、剖面图
    图3.17 郑州大河村遗址T14内墓葬分布图
    图3.18 河南省仰韶时代晚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19 河南省仰韶时代晚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20 临潼姜寨遗址一期主要遗迹分布图
    图3.21 华县元君庙仰韶时代早期墓地布局平面图
    图3.22 华阴横阵仰韶时代早期墓地Ⅰ、Ⅱ号大坑平面图
    图3.23 陕西省仰韶时代早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24 陕西省仰韶时代早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25 陕西省仰韶时代中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26 陕西省仰韶时代中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27 陕西省仰韶时代晚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28 陕西省仰韶时代晚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29 山东省仰韶时代中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30 山东省仰韶时代中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31 山东省仰韶时代晚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32 山东省仰韶时代晚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33 垣曲古城东关Ⅳ区一期房址平面图
    图3.34 翼城北橄遗址中南部主要遗迹分布图
    图3.35 山西省西南地区仰韶时代中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36 山西省西南地区仰韶时代中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37 山西省西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38 山西省西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39 河南省龙山时代早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40 河南省龙山时代早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41 汤阴白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房址分布图
    图3.42 河南省龙山时代晚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43 河南省龙山时代晚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44 甘泉史家湾遗址T8~T11龙山时代早期部分遗迹分布图
    图3.45 武功浒西庄遗址Ⅲ区龙山时代早期部分遗迹分布图
    图3.46 甘泉史家湾葬坑(H10)平面图
    图3.47 陕西省龙山时代早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48 陕西省龙山时代早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49 临潼康家遗址F8、F5、F10、F11、F2平、剖面图
    图3.50 岐山双庵遗址Ⅳ区F2、F3平、剖面图
    图3.51 武功赵家来遗址第Ⅰ发掘区T102~T110第8层以下夯土院落建筑群平面图
    图3.52 凤翔大辛村M3平、剖面图
    图3.53 陕西省龙山时代晚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54 陕西省龙山时代晚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55 蒙城尉迟寺遗址龙山时代早期排房布局图
    图3.56 山东省龙山时代早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57 山东省龙山时代早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58 日照东海峪遗址龙山时代晚期房址布局图
    图3.59 诸城呈子遗址龙山文化早期墓葬分布图
    图3.60 胶县三里河遗址Ⅱ区龙山文化早期墓葬分布图
    图3.61 胶县三里河遗址Ⅱ区龙山文化中期墓葬分布图
    图3.62 山东省龙山时代晚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63 山东省龙山时代晚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64 襄汾陈郭村龙山时代早期墓葬分布图
    图3.65 山西省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早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66 山西省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早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67 临汾下荆墓地墓葬分布图
    图3.68 襄汾陶寺墓地M3015平面图
    图3.69 山西省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晚期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70 山西省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71 偃师二里头遗址平面图
    图3.72 河南省二里头时代聚落人口规模等级图
    图3.73 河南省二里头时代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74 山东省二里头时代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75 山东省二里头时代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76 夏县东下冯遗址第五地点第Ⅰ、Ⅲ期遗迹分布图
    图3.77 山西省西南地区二里头时代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3.78 山西省西南地区二里头时代不同人口规模聚落分布图
    图4.1 史前人口与居住方式、社会组织、环境、资源系统关系图
    插表目录
    表1.1 河南省裴李岗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2 陕西省裴李岗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3 河南省典型县市仰韶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4 河南省各县市仰韶、龙山时代遗址面积统计表
    表1.5 陕西省典型县市仰韶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6 陕西省各县市仰韶、龙山时代遗址面积统计表
    表1.7 山东省典型县市仰韶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8 山西省西南地区典型县市仰韶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9 河南省典型县市龙山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10 陕西省典型县市龙山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11 山东省典型县市龙山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12 山西省西南地区典型县市龙山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13 河南省、山西省西南地区典型县市二里头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1.14 山东省典型县市二里头时代遗址统计表
    表2.1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性别构成统计表
    表2.2 黄河中下游地区裴李岗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统计表
    表2.3 黄河中下游地区仰韶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统计表
    表2.4 大汶口文化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统计表
    表2.5 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统计表
    表2.6 黄河中下游地区二里头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统计表
    表2.7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统计表
    表2.8 黄河中下游地区裴李岗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构成统计表
    表2.9 黄河中下游地区仰韶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构成统计表
    表2.10 大汶口文化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构成统计表
    表2.11 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构成统计表
    表2.12 黄河中下游地区二里头时代墓葬不同年龄组人口构成统计表
    表2.13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平均年龄统计表
    表2.14 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男性人口年龄构成统计表
    未标题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