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1978年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变革也为环境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为此,环境法必须作出回应。本书采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社会转型为视角,分别从社会转型的整体性与环境法理念的发展、社会主体转型多元化与环境法本位的转换、政治转型民主化与环境法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经济转型市场化与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确立等方面论述了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背景下环境法的发展。本书力求在宏观层面,同时又在实证层面上提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旨在提示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发展的内在联系,考察环境法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发展的正当性。
本书适用于研究环境法、经济法、社会法、社会学的学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总序
序
前言
第一章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及其对环境法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节社会转型与制度变革之界说
一、社会转型概念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二、社会转型与制度变革的关联与互动
三、社会转型与法律制度变革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中国社会转型的发生及其基本标志
一、社会转型在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
三、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性
第三节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对环境法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研究视角的转换
二、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发展的契合
三、社会转型对环境法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社会转型的整体性与环境法的发展
第一节社会转型的整体性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辩证统一
一、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
二、社会转型的整体性是对先发国家社会转型的扬弃
三、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类发展困境”
四、可持续发展——— 社会转型整体性的基本方向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法理念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观确立前中国环境法有无理念
二、可持续发展观应成为环境法的基本理念
三、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法的互动
四、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
第三章社会主体转型多元化与环境法的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体一元化及其环境法“ 义务本位” 的形成
一、社会主体一元化的形成
二、社会主体一元化与“义务本位” 法之对应
三、社会主体一元化影响下环境法“义务本位” 的表征
第二节社会主体多元化与“权利本位” 法的内在逻辑
一、社会主体多元化的形成与公民独立社会地位的取得
二、“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 对社会主体转型的高度概括
三、社会主体转型多元化与“权利本位” 法之对应
第三节“ 权利本位” ——— 社会主体转型下环境法本位的应然
一、从“义务本位” 到“权利本位” ——— 环境法本位从实然向应然的转换
二、公民环境权——— 环境法“权利本位” 的核心
三、知情权、参与权、请求权——— 环境法“权利本位” 的支撑体系
四、完善环境立法——— 实现环境法“权利本位” 的途径
第四章政治转型民主化与环境法的发展
第一节政治转型与民主之辩证思考
一、政治体制转型——— 从“集权” 走向“民主”
二、政治民主化的内涵解析
三、公众参与机制——— 政治民主化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契合
一、环境民主——— 政治转型民主化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延伸
二、政府职能转变——— 环境民主的体制保证
三、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 环境民主的社会基础
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民主原则的集中表现
第三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
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体
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客体
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
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环境信息公开
五、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环境教育
第五章经济转型市场化与环境法的发展
第一节市场经济下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确立的正当性
一、计划经济下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缺失
二、市场经济为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提供了制度空间
三、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 环境问题市场失灵的制度进路
第二节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一般原理
一、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产生
二、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特征
三、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运行条件
四、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功能
第三节中国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发展
一、从直接管制到经济激励——— 中国环境政策的转向
二、中国现行环境立法中经济手段的种类
三、中国现行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的评价
第四节中国环境法经济激励机制中应建立的主要法律制度
一、环境税制度
二、生态补偿制度
三、排污权交易制度
四、押金-退款制度
第六章中国当代环境法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当代环境法的基本特征
二、环境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