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分为“物理学实验基础知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型实验”和“医学物理学实验”5部分。全书共分为30个实验,通过从物理学实验到医用物理实验到医学物理实验的递进,实现了从接受知识型到培养综合能力型的递进式发展教学目标。
本书可供医学院校临床、口腔、麻醉、影像及预防等专业使用,也可供相近专业学生选用,并可供教师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总序
前言
概述
第一篇 物理学实验基础知识
一、医用物理实验的目的
二、医用物理实验的任务
三、医用物理实验的方法
四、实验误差及来源
五、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第二篇 基础性实验
实验一 长度的测量
实验二 测定铜圆柱的密度
实验三 液体黏滞系数的测定
实验四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五 万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六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七 整流滤波
实验八 用光电比色计测定溶液的浓度
实验九 旋光仪的使用
第三篇 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 人耳听阈曲线的测定
实验十一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实验十二 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
实验十三 用分光计观察明线光谱
实验十四 用掠入射法测量液体折射率
实验十五 用分光计测量棱镜的折射率
实验十六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实验十七 测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放大率
实验十八 单透镜像差的观察
实验十九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第四篇 创新型实验
实验二十 电流计的改装与验证
实验二十一 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二十二 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
第五篇 医学物理学实验
实验二十三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实验二十四 A型超声波诊断仪成像原理及使用
实验二十五 A超伪像的声像图观测
实验二十六 B型超声波诊断仪成像原理及使用
实验二十七 B超伪像声像图观察
实验二十八 (脉冲)核磁共振法测量弛豫时间
实验二十九 核磁共振化学位移伪像测定
实验三十 X-CT计算机模拟实验
附录
附录一 基本国际单位制
附录二 基本物理常量(1986年国际推荐值)
附录三 常用固体和液体密度(20℃)
附录四 不同温度下纯水的密度(标准大气压)
附录五 不同温度下乙醇的密度
附录六 不同温度下水的黏滞系数η
附录七 不同温度下乙醇的黏滞系数η
附录八 不同温度下水的表面(与空气交界面)张力系数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