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技术哲学领域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作者在技术广义界定的基础上,沿着从微观基础到宏观体系,由静态及动态,从内到外的次序,展开了对技术形态的多维度、多层面剖析,进而揭示出广义技术世界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发展机理,全面评价了广义技术世界的地位与作用,展望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广义技术哲学的理论雏形。这对于推进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化,推动人文主义传统与工程主义传统的融合,都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全书通俗易懂,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适合于大中专学生、研究生、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阅读。
样章试读
目录
- 序言
引言
一、技术哲学的历史发生
二、技术哲学领域的两类基本问题
三、技术哲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四、狭义技术视野及其局限性
五、广义技术世界理论阐释问题的提出
六、探讨广义技术世界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技术的广义界定
一、技术定义上的分歧及其根源
1. 定义上的分歧
2. 定义分歧的根源
二、技术概念的广义界定
1. 技术定义的思路
2. 人类活动方式
3. 技术概念的广义界定
4. 关于广义技术定义的几点说明
三、广义技术的基本属性与发生源泉
1. 技术的基本属性
2. 孕育新技术的温床
四、技术起源的历史追溯
1. 技术起源的本能延伸假说
2. 原始技术发育的三个阶段
3. 原始技术发育历程的同步比照
第二章 多维视野中的广义技术形相
一、“技术”一词的语言学透视
1. “技术”一词的词源学考察
2. “技术”词义的语义阐释
二、历史维度上的技术发展阶段
1. 基于躯体动作技能的技术发展阶段
2. 基于工具体系的技术发展阶段
3. 基于自动控制体系的技术发展阶段
三、逻辑维度上的技术形相
1. 设计技术形态
2. 制作技术形态
3. 操作技术形态
四、人类基本活动领域的技术形相
1. 思维技术形态
2. 自然技术形态
3. 社会技术形态
五、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技术形相举要
1. 建筑技术体系
2. 运输技术体系
3. 教育技术体系
4. 社会分工技术体系
5. 艺术活动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 广义技术世界的建构
一、广义技术世界的属性与特点
1. 技术世界的边界
2. 技术世界的基本属性
二、技术存在的基本方式
1. 技术创造活动的描述
2. 流程技术形态
3. 人工物技术形态
4. 流程技术形态与人工物技术形态的内在关联
三、技术系统的建构模式
1. 技术构成要素及其演进
2. 物化技术单元
3. 技术系统的建构模式
四、广义技术世界的基本结构
1. 认识技术世界结构的方法特征
2. 技术世界的基本结构
3. 技术世界结构的层次性
五、广义技术世界的外部联系
1.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简评
2. 波普尔世界3界定的不一致性
3. 世界4问题的提出与分歧
4. 世界4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5. 技术世界的本体论地位
第四章 广义技术世界的演进
一、技术运动的基本形式
1. 技术的纵向运动
2. 技术的横向运动
3. 技术进步的基本模式
二、技术进步的动力与方向
1. 技术进步的动力体系
2. 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新技术形态的产生
1. 技术形态的社会形成
2. 新技术形态生成的复杂性
3.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论特征
四、旧技术形态的消亡
1. 技术的寿命
2. 历史上的技术形态
五、广义技术世界演进的基本原理
1. 人择原理
2. 加速发展原理
3. “链式”传导原理
4. 累积与淘汰原理
5. “生态”原理
第五章 广义技术世界的价值评说
一、广义技术世界的基本功能
1. 走出技术生产力之阱
2. 技术的多重功能
3. 技术世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二、技术世界的价值审视
1. 技术的价值负载
2. 技术负效应的根源
3. 技术运行的风险
4. 技术的社会控制
三、技术的全面统治
1. 技术是人的本质属性
2. 人的技术化
3. 技术的奴役性
4. 技术理性主义批判
四、人类解放的技术途径
1. 不断推进的人类解放历程
2. 人类解放的技术困境
3. 人类解放的技术途径
结束语
一、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
二、有待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