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专门论述会计学科理论的书籍。会计理论是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财经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书借鉴了西方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并结合中国背景,提高了可读性和前瞻性。本书共分四篇17章,分别论述了会计基本理论、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和会计理论专题,以及会计理论最新发展动态等。全书内容丰富、理论前沿、结构新颖、适用面广。
本书适合具备一定会计学知识的财经、管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MPAcc(会计专业硕士),以及企业高级会计人员等专业人士阅读。
样章试读
目录
- 第1章 导论
1.1 科学与科学标准
1.1.1 对科学的理解
1.1.2 科学标准的演进
1.2 理论与会计理论
1.2.1 对理论的解释
1.2.2 会计理论的特点
1.3 本书的结构安排及使用特点
1.3.1 谁将从本书中获得收益
1.3.2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 会计理论基础
第2章 会计理论背景:会计的历史与发展
2.1 早期的会计
2.1.1 “会计”名称的起源
2.1.2 会计行为产生的历史条件
2.1.3 早期会计计量行为的历史演进
2.2 复式记账法
2.2.1 单式簿记
2.2.2 复式簿记
2.2.3 小结
2.3 近代会计的发展
2.3.1 近代影响会计发展的代表性因素
2.3.2 近代会计发展的主要成果
2.3.3 小结
2.4 现代会计的发展
2.4.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
2.4.2 计算机技术与会计信息系统
2.4.3 现代会计的特征
2.5 会计行为的本质
2.5.1 会计技术论
2.5.2 会计信息论
2.5.3 会计管理活动论
2.5.4 会计控制系统论
2.6 本章总结
第3章 会计理论解读:内涵与外延
3.1 会计理论的内涵
3.1.1 什么是理论
3.1.2 会计理论的定义
3.2 会计理论的外延
3.2.1 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
3.2.2 按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3.2.3 按推理方式进行分类
3.3 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式
3.3.1 范式的概念
3.3.2 人类学/归纳范式
3.3.3 真实收益/演绎范式
3.3.4 决策有用性/决策模型范式
3.3.5 决策有用性/决策者/总市场范式
3.3.6 决策有用性/决策者/个人使用者范式
3.3.7 信息/经济学范式
3.4 会计理论的性质
3.4.1 会计理论的特点
3.4.2 会计理论的构建与验证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
4.1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概述
4.1.1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特征
4.1.2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演进
4.1.3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
4.2 哲学方法论
4.2.1 辩证唯物论
4.2.2 唯物辩证法
4.2.3 历史唯物论
4.3 亚哲学的方法论:系统理论
4.4 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
4.4.1 传统方法
4.4.2 现代方法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会计理论“丛林”
5.1 会计理论“丛林”概述
5.2 人类学流派
5.2.1 人类学流派的理论基础
5.2.2 人类学流派的会计理论研究
5.2.3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形成的主要成果:实证会计理论
5.3 真实收益流派
5.3.1 真实收益流派的研究出发点
5.3.2 真实收益流派的会计理论研究
5.3.3 在会计理论中形成的主要成果
5.4 人力资源流派
5.4.1 人力资源流派的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5.4.2 人力资源流派的主要成果——人力资源会计
5.5 社会责任流派
5.5.1 社会责任流派的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5.5.2 社会责任流派的主要成果: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会计
5.6 其他流派
5.6.1 事项法流派的主要成果——事项会计
5.6.2 行为科学流派的主要成果——行为会计
5.7 本章总结
第二篇 规范会计理论
第6章 会计规范的起因与演进
6.1 会计规范的起因
6.2 会计规范的发展
6.2.1 公认会计原则的出现
6.2.2 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成立
6.2.3 会计规范的形成时期(1939~1946)
6.2.4 会计规范的战后时期(1946~1959)
6.2.5 会计规范的现代时期(1959至今)
6.3 会计规范发展中的团体
6.3.1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6.3.2 美国会计学会
6.3.3 会计程序委员会、会计原则委员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6.3.4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6.4 有关会计规范的其他问题
6.4.1 会计准则的合法性问题
6.4.2 会计准则的超载问题
6.5 本章总结
第7章 规范会计理论发展综述
7.1 规范会计理论发展概述
7.2 规范会计思想提出
7.2.1 斯普瑞格——簿记理论的鼻祖
7.2.2 坎宁——将经济学引入会计研究
7.2.3 斯威利——真实收益学说
7.2.4 麦克尼尔——市场价格是最合理的计量属性
7.3 规范会计理论形成
7.3.1 佩顿——美国现代会计理论之父
7.3.2 亚历山大——计量属性应服从于决策模式
7.3.3 利特尔顿——会计的重心是收益
7.3.4 爱德华兹和贝尔——现代成本计量模式
7.4 规范会计理论的逻辑框架和基本特征
7.4.1 规范会计理论的逻辑框架
7.4.2 规范会计理论的基本特征
7.5 本章总结
第8章 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原则与概念框架
8.1 会计目标
8.1.1 会计目标的内涵
8.1.2 关于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
8.1.3 会计目标的经济学分析
8.2 会计基本假设
8.2.1 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
8.2.2 会计假设理论的发展
8.2.3 会计假设的具体构成
8.3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8.3.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性质
8.3.2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
8.3.3 基础性概念
8.4 会计原则
8.4.1 会计原则的界定
8.4.2 会计原则与会计准则
8.5 本章总结
第9章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收益理论
9.1 会计确认
9.1.1 会计确认的内涵
9.1.2 会计确认的标准
9.1.3 会计确认的基础
9.2 会计计量
9.2.1 会计计量及其发展历程
9.2.2 会计计量的要素
9.2.3 会计计量模式
9.3 收益理论
9.3.1 经济学收益
9.3.2 会计收益
9.3.3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对比
9.4 本章总结
第10章 会计报告体系
10.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10.1.1 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及其构成
10.1.2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10.2 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历程
10.2.1 影响财务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10.2.2 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历程
10.3 财务报告的内容体系(一):财务报表
10.3.1 财务报表概述
10.3.2 资产负债表
10.3.3 利润表
10.3.4 现金流量表
10.3.5 报表附注
10.4 财务报告的内容体系(二):其他报告手段
10.5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缺陷
10.5.1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有缺陷的原因
10.5.2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缺陷
10.6 本章总结
第三篇 实证会计理论
第11章 实证会计理论的产生背景
11.1 规范会计理论的缺陷
11.1.1 实证会计理论与规范会计理论
11.1.2 规范会计理论的缺陷
11.2 有效市场理论
11.2.1 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1.2.2 有效市场理论对规范会计理论的冲击
11.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1.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产生与发展
11.3.2 会计数据如何传递价值信息
11.4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11.4.1 信息管制理论
11.4.2 企业理论
11.5 研究哲学的影响
11.5.1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11.5.2 逻辑实证主义
11.5.3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11.6 实证会计理论主要内容
11.7 本章总结
第12章 有关资本市场的实证会计理论
12.1 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12.1.1 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的总结
12.1.2 关于未预期盈利的变化方向与平均非正常报酬率的实证研究
12.1.3 关于会计盈利公布与非正常报酬率方差的实证研究
12.1.4 信息含量差异的研究
12.2 “无效应”假说与“机械性”假说的辨识
12.2.1 两种假说的内容
12.2.2 两种假说的辨识
12.3 破产模型的建立与发展
12.3.1 一元判定模型研究
12.3.2 多元判定模型研究
12.3.3 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12.3.4 联合预测模型研究
12.3.5 资本市场理论和信息科学为支撑的新方法
12.4 盈利预测
12.4.1 几个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12.4.2 关于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
12.5 本章总结
第13章 有关会计选择的实证会计理论
13.1 红利假设及其与会计程序选择的关系
13.1.1 管理人员的报酬计划
13.1.2 报酬计划对会计的影响
13.1.3 分红计划假设
13.2 负债权益假设及其与会计程序选择的关系
13.2.1 会计数据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
13.2.2 债务契约对会计的影响
13.2.3 负债权益假设
13.3 政治活动及其与会计程序选择的关系
13.3.1 政治活动
13.3.2 政治活动对会计程序的影响
13.3.3 规模假设
13.4 有关会计选择的实证研究
13.4.1 单个会计程序的检验
13.4.2 关于选择会计程序组合的研究
13.4.3 其他有关会计选择的实证研究
13.5 本章总结
第四篇 会计理论专题
第14章 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14.1 会计环境变迁对会计理论的冲击
14.1.1 会计环境的变迁
14.1.2 会计环境变迁对会计理论的冲击
14.2 新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
14.2.1 网络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14.2.2 网络会计的要素构成
14.2.3 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14.3 与环境相适应的会计报告体系
14.3.1 会计报告体系变革的必要性
14.3.2 现行会计环境对会计报告的需求特征
14.3.3 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趋势
14.4 会计理论的综合化发展
14.4.1 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14.4.2 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互影响
14.5 本章总结
第15章 环境会计
15.1 环境会计概述
15.1.1 环境会计的产生背景
15.1.2 环境会计的本质
15.1.3 环境会计的发展历程
15.1.4 环境会计的现状
15.2 构建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15.2.1 会计学
15.2.2 环境学
15.2.3 环境经济学
15.2.4 发展经济学
15.3 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
15.3.1 环境会计的目标
15.3.2 环境会计假设
15.3.3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15.3.4 构建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
15.4 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
15.4.1 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披露比较
15.4.2 信息的披露质量要求
15.4.3 环境会计报告体系
15.5 本章总结
第16章 管理会计的最新成果
16.1 管理会计观念的更新
16.1.1 市场观念
16.1.2 企业整体观念
16.1.3 动态管理观念
16.1.4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16.1.5 企业价值观念
16.2 管理会计的内容和研究方向的拓展
16.2.1 管理会计内容的拓展
16.2.2 管理会计研究方向的拓展
16.3 战略管理会计
16.3.1 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和特点
16.3.2 战略管理会计内容架构
16.4 智力资本管理会计
16.4.1 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内涵
16.4.2 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目标、对象与基本假设
16.5 本章总结
第17章 泛会计概念提出
17.1 现行会计模式的局限性
17.1.1 现行会计系统已面临着严峻挑战
17.1.2 现行会计模式的局限性
17.1.3 库恩的科学范式与会计本质的再认识
17.2 价值管理:一个构建会计模式的全新视角
17.2.1 企业价值与价值管理概念
17.2.2 价值管理的理论
17.2.3 价值管理与会计管理
17.3 泛会计(价值管理)的内容
17.3.1 从企业管理三个层面来考察泛会计的内容
17.3.2 从价值管理的构成要素来考察泛会计内容
17.3.3 从与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关系考察泛会计内容
17.4 西方主要企业价值模型介绍
17.4.1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17.4.2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17.4.3 剩余收益
17.4.4 经济增加值
17.4.5 市场增加值
17.4.6 未来增加价值
17.4.7 股东增加值
17.4.8 投资现金流收益率
17.4.9 可持续增长率
17.4.10 平衡计分卡
17.5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