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1节 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第2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2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1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含义
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2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含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3章 脏象
第1节 脏象学说的内容和特点
第2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3节 精气血津液
一、精
二、气
三、血
四、津液
五、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4章 经络
第1节 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2节 十二经脉
第3节 奇经八脉
第4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5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5章 病因病机
第1节 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四、其他致病因素
第2节 病机
一、正邪相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机失常
第6章 诊法
第1节 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第2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3节 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饮食口味
五、问睡眠
六、问二便
七、问小儿及妇女
第4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7章 辨证
第1节 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2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3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四、血分证
五、卫气营血的传变
第8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第1节 防治原则
一、预防为主
二、治病求本
三、扶正祛邪
四、调整阴阳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2节 治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消法
八、补法
第9章 中药
第1节 中药基本知识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二、中药的炮制
三、中药的性能
四、中药的用法
第2节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二、辛凉解表药
第3节 祛风湿药
第4节 祛湿药
一、化湿燥湿药
二、利水渗湿药
三、清热利湿药
第5节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二、清热解毒药
三、清热凉血药
四、清热燥湿药
五、清热解暑药
六、清热明目药
七、清虚热药
第6节 消导药
第7节 催吐药
第8节 泻下药
一、攻下药
二、润下药
三、逐水药
第9节 祛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二、清化热痰药
三、止咳平喘药
第10节 温里药
第11节 理气药
第12节 理血药
一、活血药
二、止血药
第13节 补益药
一、补气药
二、补血药
三、补阴药
四、补阳药
第14节 固涩药
一、收敛止汗药
二、涩肠止泻药
三、涩精缩尿药
四、固崩止带药
第15节 平肝熄风药
第16节 安神药
第17节 开窍药
第18节 驱虫药
第19节 外用药
第10章 方剂
第1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二、方剂的剂型
三、方剂与治法
四、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第2节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二、辛凉解表剂
第3节 治风剂
一、疏散外风
二、平熄内风
第4节 祛湿剂
第5节 清热剂
第6节 和解剂
第7节 消导剂
第8节 催吐剂
第9节 泻下剂
第10节 化痰止咳平喘剂
第11节 温里剂
第12节 理气剂
第13节 理血剂
第14节 补益剂
第15节 固涩剂
第16节 安神剂
第17节 开窍剂
第18节 驱虫剂
第19节 外用剂
第11章 内科病证
第1节 感冒
第2节 咳嗽
第3节 喘证
第4节 心悸
第5节 胸痛
第6节 失眠
第7节 郁证
第8节 胃痛
第9节 呕吐
第10节 泄泻
第11节 便秘
第12节 胁痛
第13节 黄疸
第14节 头痛
第15节 眩晕
第16节 中风
第17节 水肿
第18节 淋证
第19节 消渴
第20节 痹证
第12章 妇、儿、外科病证
第1节 月经先期
第2节 月经后期
第3节 崩漏
第4节 闭经
第5节 痛经
第6节 带下病
第7节 不孕症
第8节 痄腮
第9节 疳积
第10节 痈
第11节 疔
第13章 针灸
第1节 腧穴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二、腧穴的分类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四、特定穴
五、腧穴的定位法
第2节 常用腧穴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三、督脉
十四、任脉
第3节 经外穴
第4节 针灸方法
一、针法
二、灸法
第5节 其他疗法
一、三棱针
二、皮肤针
三、皮内针
四、耳针疗法
五、拔罐疗法
六、推拿疗法
参考文献
附 方剂笔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