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铁磁学的物理图象和基本理论,全书贯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出版.上册专门讨论物质磁性的起源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中册介绍技术磁化理论与磁路设计原理;下册论述交流磁化理论和磁共振理论.本书为中册,共分五章(即第七章至第十一章),前四章主要从磁畴理论角度出发,论述磁性材料的静态技术特性,最后一章介绍永磁体磁路的设计及应用,关于磁晶各同异性的微观理论、低温下的特异磁性和非晶态磁性等亦有所论述.本书末尾还附有参考文献和附录.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铁磁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磁性材料研究和生产及其他有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 上册
绪论
第一章 物质的抗磁性和顺磁性
第二章 自发磁化的唯象理论
第三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
第四章 自旋波理论
第五章 金属磁性的能带模型理论
第六章 格林函数方法
中册
绪论
第七章 铁磁性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现象
7·1 铁磁(亚铁磁)性的基本特点——自发磁化和
7·2 磁性材料中的基本现象及能量表述
7·2·1 磁晶各间异性
7·2·1·1 六角晶体的磁晶各问异性能
7·2·1·2 立方晶体的磁晶各间异性能
7·2·1·3 用转矩磁强汁测量磁晶各同异性的原理
7·2·1·4 磁晶各问异性的等效场——各间异性场
7·2·2 磁致伸缩
7·2·2·1 磁致伸缩的测量原理
7·2·2·2 磁致伸缩的理论说明
7·2·2·3 立方晶系中磁致伸缩的唯象表述
7·2·2·4立方晶系中的磁弹性能、弹性能和应力能
7·2·3 磁荷(极)与退磁
7·2·3·1 退磁场的产生
7·2·3·2 运用磁荷观点计算球体的退磁场
7·2·3·3 外场能和退磁能
7·3 磁晶各向异性的微观理论
7·3·1 巡游电子模型
7·3·2 单离子模型
7·3·2·1 3d磁性离子微观各问异性能的计算
7·3·2·2 4f磁性离子微观各间异性能的计算
习题
第八章 磁畴结构
8·1 畴璧
8·1·1 单轴晶体内的180°畴壁
8·1·2 三轴晶体内的180°畴壁
8·1·3 考虑磁弹性能后三轴晶体内的180°畴壁
8·2 铁磁薄膜内的畴璧
8·3 从能量观点说明大块材料分成磁畴的原因
8·4 单轴晶体的理论畴结构
8·4·1 片形畴
8·4·2 封闭畴
8·4·3 片形畴的变异——棋盘结构、蜂窝结构、波纹踌壁和片形-楔形畸结构
8·4·4 封闭畴的变异——匕首封闭畴
8·4·5 半封闭的畴结构
8·5 立方晶体的理论畴结构
8·5·1 三轴晶体[100](001)面上的畴结构
8·5·2 三轴晶体[110](001)面上的畴结构
8·5·3 四轴晶体[111](110)面上的畴结构
8·6 树枝状磁畴
8·7 不均匀物质中的磁畴
8·8 单畴颗粒
8·8·1 磁晶各问异性较弱的颗粒的临界半径
8·8·2 立方晶体单畴颗粒的临界半径
8·8·3 单轴晶体单畴颗粒的临界半径
8·9 磁泡
8·9·1 引言
8·9·2 圆柱形磁畴的静态理论
8·9·3 产生磁泡的材料
8·10 观察磁畴的实验方法概要粉纹法的理论条件
8·11 磁畴照片剪辑
习题
第九章 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
9·1 磁化和反磁化的概况
9·2 单轴单晶体的磁化过程
9·2·1 片形畴的运动变化
9·2·2 片形畴运动变化的理论分析
9·3 三轴单晶体的磁化过程
9·4 单晶体磁化过程的普遍理论
9·4·1 计算单晶体磁化曲线的理论原则
9·4·2 Fe单晶体的(00l)面上的磁化曲线
9·4·3 Ni单晶体的(110)面上的磁化曲线
9·5 多晶体的磁化,畴壁运动的阻力
9·6 可逆壁移过程决定的起始磁化率
9·6·1 参杂阻碍畴壁运动的壁移磁化(参杂理论)
9·6·2 应力阻碍畴璧运动的壁移磁化(应力理论)
9·6·2·1 180°壁的可逆位移
9·6·2·2 不可逆的180°壁移磁化
9·6·2·3 应力阻碍90°壁的运动
9·7 可逆畴转过程决定的起始磁化率
9·7·1 外磁场对各类磁畴对称取同的恒导磁材料
9·7·1·1 恒导磁材料的性能
9·7·1·2 恒导磁材料内的转动磁化过程
9·7·2 由磁晶各同异性控制的可逆转动磁化
9·7·3 应力作用下的可逆转动磁化
9·8 磁化过程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μi的提高
9·8·1 铁镍合金起始磁导率的提高
9·8·2 软磁铁氧体起始磁导率的提高和温度稳定性
9·8·2·1 提高起始磁导率的几个途径
9·8·2·2 起始磁导率的温度系数司题
9·9 多晶磁性材料在强磁场下的磁化曲线——趋近饱和定律
9·10 不可逆磁化过程
9·10·1 不可逆壁移磁化
9·10·1·1 内应力作用下的不可逆壁移
9·10·1·2 参杂物作用下的不可逆壁移
9·10·2 不可逆转动磁化
9·11 磁畴理论在大功率软磁材料申的应用——硅钢片磁性的提高
9·11·1 硅钢的性能
9·11·2 晶粒定向
9·11·3 硅钢片磁性与磁畴结构
9·11·3·1 主畴运动引起的损耗
9·11·3·2 附加畴运动引起的损耗
习题
第十章 磁性材料的反磁化过程
10·1 引言
10·2 应力和参杂阻碍畴壁不可逆移动决定的矫顽力
10·2·1 应力阻碍畴壁不可逆移动决定的矫顽力
10·2·2 参杂阻碍畴壁不可逆移动决定的矫顽力
10·3 磁矩不可逆转动决定的矫顽力
10·3·1 磁晶各向异性控制的矫顽力
10·3·2 形状各向异性控制的矫顽力
10·3·3 单畴颊粒集合体的矫顽力
10·4 由反磁化核的形成和长大决定的矫顽力
10·5 矫顽力新理论简介
10·5·1 点缺陷对畴壁的钉扎
10·5·2 面缺陷对踌壁的钉扎
10·5·3 在脱溶物或晶体表面上反磁化核的成长
10·5·3·1 脱溶薄片上的形核场
10·5·3·2 晶粒表面上的形核场
10·5·3·3 反磁化核长大的挣脱钉扎场
10·5·4 窄畴壁与低温下的特大矫顽力
10·5·4·1 低温磁硬(度)材料的特征
10·5·4·2 窄畴壁的特点
10·5·4·3 窄畴壁与缺陷的相互作用
10·5·4·4 在RnTm金属互化物中,无序置换对窄畴壁的钉扎
10·5·4·5 窄畴壁的热激活
10·6 多晶磁性物质内自发磁化强度在空间的分布及剩余磁化强度的计算
10·6·1 在四种关键的磁化状态下,多晶体的自发磁化强度在空间的分布
10·6·2 多晶磁性材料中剩余磁化强度的计算
10·7 永磁性
10·7·1 标志永磁性能好坏的几个参量
10·7·2 最大磁能积(B·H)m的理论估计和实际测定
10·7·3 永磁材料概要
10·8 矩磁性
10·8·1 矩磁的一般特性
10·8·2 提高矩磁材料主要特性的原则
10·8·2·1 提高剩磁比Rr的原则
10·8·2·2 缩短开关时间的原则
10·8·3 矩磁材料概要
10·9 非晶态合金的技术磁性
10·9·1 非晶合金条带的技术磁性
10·9·2 非晶合金的磁畴结构和磁化过程
习题
第十一章 永磁体磁路设计原理
11·1 引言
11·2 静态磁路中永磁体的设计
11·2·1 静态磁路对永磁体的要求
11·2·2 静态磁路的基本方程
11·2·3 漏磁系数kf的计算
11·2·4 静态磁路的设计实例
11·2·4·1 扬声器磁路中磁体的计算,
11·2·4·2 内磁式电表磁路中磁体的计算
11·2·4·3 自屏蔽式核磁共振仪磁铁中磁路的计算
11·2·4·4 磁悬浮轴承中磁体的计算
11·3 动态磁路中永磁体的设计
11·3·1 回复曲线、回复磁导率与有用回复能量
11·3·2 有用回复能量与机械功的关系
11·3·3 动态磁路的设计举例
11·3·3·1 牵引磁体和磁力吸盘
11·3·3·2 磁性偶合器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I 磁学基本公式在MKSA制和CGS制中的表示
附录II 主要磁学量在两种单位制申的换算表
附录III 常用物理常数表
索引
下册
第十二章 各向同性的铁磁物质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磁性质
第十三章 磁化强度的一致进动和铁磁共振
第十四章 磁化强度的非一致迸动
第十五章 亚铁磁共振和反铁磁共振
第十六章 微波铁氧体器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