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针对本科生所设计的通识课教材。全书分为导论、经、史、子、集五个部分,究国学之根柢,贯其枝叶。本书阐述了“国学”的内涵、价值与研读方法。遵循中国学术的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以经部为重),对其中相关的国学典籍进行精当地介绍与梳理,使学生获得有关国学的基本常识,能对国学的基本流派、经典论著等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课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社会相关人员的阅读材料。
样章试读
目录
- 一片真情在国学(代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什么是“国学”
二、国学的分类及典籍
三、为什么要学国学
四、怎样学国学
第二章 经部文献
第一节 概说
一、“经”的意义
二、经书的范围
三、“十三经”简述
四、“经”的价值
五、经学学派
第二节 《周易》
一、《周易》释名
二、周易的作者和创作时代
三、《周易》之内容
四、《易》的种类
五、《周易》之价值
六、正确的研《易》观及路径
七、经典赏析
第三节 《尚书》
一、《尚书》之名
二、《尚书》的作者
三、《尚书》的种类与篇数
四、《尚书》的内容
五、《尚书》的体例
六、经典赏析
第四节 《诗经》
一、《诗经》是怎样的一部书
二、《诗经》的作者及编订成书
三、《诗经》的经学阐释
四、《诗经》的分类
五、《诗经》的内容
六、《诗经》的艺术特色
七、经典赏析
第五节 “三礼”
一、“三礼”概说
二、《周礼》
三、《仪礼》
四、《礼记》
五、经典赏析
第六节 《春秋》及“三传”
一、《春秋》
二、《春秋左氏传》
三、《春秋公羊传》
四、《春秋穀梁传》
五、“三传”之异
第七节 《论语》《孟子》
一、《论语》
二、《孟子》
第八节 《孝经》《尔雅》
一、《孝经》
二、《尔雅》
第三章 史部
第一节 史部概说
一、史的意义
二、中国史独特的文化价值
三、史的分类
四、史家的“四长”
第二节 纪传 编年 政书
一、纪传
二、编年
三、政书
第三节 国别体史书
一、《国语》
二、《战国策》
第四节 史评与史论
一、史评与史论的由来
二、《史通》
三、《文史通义》
第四章 子部
第一节 子部概说
一、“子学”之义
二、诸子的渊源
三、诸子的派别
第二节 儒家
一、孔子
二、孟子
三、荀子
第三节 道家
一、老子
二、庄子
第四节 法家 墨家
一、法家
二、墨家
第五章 集部
第一节 集部概说
一、总集
二、别集
第二节 《楚辞》导读
一、“楚辞”释义
二、楚辞的形成及其特色
三、屈原的生平及思想
四、《离骚》
五、屈原的其他作品
六、《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七、屈原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诗文评
一、“诗文评”释义
二、诗文评论的类别
三、诗文评论的发展
四、诗文评论的内容
五、中国诗文评论的特色
第四节 诗学概说
一、“诗”释义
二、诗的范围及体制
三、诗的要素及作法
四、乐府诗
五、古体诗
六、近体诗
七、经典赏析
第五节 词学概说
一、词的起源
二、词的体制
三、词的特征
四、填词之要点
五、经典赏析
第六节 曲学概说
一、曲的兴起和繁盛
二、曲和词的关系
三、曲的分类和体制
四、曲谱和曲律
五、经典赏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