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定位系统研究站近10年的综合放牧试验的研究资料为基础撰写而形成的,较全面地阐述了天然草原植物-家畜放牧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与生态环境保护者和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息息相关。本书共包括5篇15章的内容,分别从不同的放牧制度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生产力及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植物-家畜间相互关系、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适宜放牧率的决策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经济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规律和放牧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家畜生产性能对放牧制度的响应分析,确定了适宜的放牧管理制度,提出了草地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生物经济原则,为合理利用草原资源、防止草原退化和改良草原退化草场提供了管理措施。
本书可供草原和植物生态、草原管理、放牧家畜营养等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及草地畜牧业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序言
前言
绪论 试验地区的背景及试验设计
第一节 试验地区的生物环境
第二节 草原畜牧业现状
第三节 放牧生态试验设计
第Ⅰ篇 草原植物及植物群落
第一章 草原植物的适应策略
第一节 主要植物形态特征的变化
第二节 冷蒿和星毛委陵菜的构件变化
第三节 糙隐子草种群的补偿性生长
第四节 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对糙隐子草种群的影响
第五节 小糠草无性繁殖特征的变化
第六节 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 植物群落生产力和牧草品质
第一节 地上初级生产力
第二节 地下生物量
第三节 地上地下生物量间的关系
第四节 放牧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 草原植物多样性
第一节 植物种数-面积关系
第二节 多种丰富度
第三节 植物多样化
第四节 草场异质性
第五节 结论和建议
第四章 植物群落的放牧演替
第一节 草原群落特征的变化
第二节 主要植物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
第四节 土壤种子库
第五节 结论和建议
第Ⅱ篇 放牧绵羊的生产性能及其营养需要
第五章 放牧绵羊体增重和繁殖性能
第一节 放牧羯羊体增重
第二节 放牧绵羊繁殖性能
第三节 个体增重和单位面积增重
第四节 结论和建议
第六章 放牧绵羊羊毛生产
第一节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羊毛生产
第二节 不同饲养管理下羊毛生产
第三节 不同放牧率下羊毛生产
第四节 不同放牧方式下羊毛生产
第五节 羊毛生产与体重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第六节 结论和建议
第七章 放牧绵羊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 绵羊干物质消化率
第二节 营养状况及预测
第三节 蛋白质营养需要
第四节 干物质采食量的维持需要
第五节 结论和建议
第Ⅲ篇 放牧绵羊-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第八章 放牧绵羊的牧食行为
第一节 不同放牧率下绵羊牧食行为
第二节 不同放牧季节下绵羊牧食行为
第三节 牧食行为参数间的关系
第四节 牧食行为与草场群落特征间的关系
第五节 牧食地点的空间分布
第六节 结论和建议
第九章 放牧绵羊的食性多样化
第一节 放牧绵羊食性的季节性变化
第二节 放牧率对放牧绵羊食性的影响
第三节 放牧绵羊食性与草原群落结构间的关系
第四节 放牧绵羊的食物多样性与草场植物多样性间的关系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Ⅳ篇 放牧生态系统管理
第十章 适宜放牧制度的决策分析
第一节 适宜放牧率
第二节 适宜放牧时期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经济原则
第一节 草场不退化原则
第二节 牧草最大生物学效率原则
第三节 风险-利润权衡原则
第四节 结论和建议
第Ⅴ篇 研究展望
第十二章 草原植物形态和生理对刈牧的响应
第一节 个体植物的响应
第二节 植物种群结构的响应
第三节 结论和建议
第十三章 草原植物的放牧抗性
第一节 放牧抗性的概念
第二节 放牧抗性的功能解释
第三节 放牧抗性功能的策略
第四节 放牧抗性假设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规律的解释
第五节 结论和建议
第十四章 放牧家畜食性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直接观察法
第二节 牧草采食法
第三节 瘤胃内容物法
第四节 粪便分析法
第五节 瘘管法
第六节 显微技术
第七节 红外反射和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第八节 饱和碳烷法
第九节 结论和建议
第十五章 遥感技术在放牧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利用卫星对地球环境观测的原理与历史
第二节 遥感技术在草原调查中的应用
第三节 遥感监测在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应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