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报告(2022)》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商协会(STM)联合编写,是中国推进开放科学实践的一项重要举措。双方秉承独立、客观的原则,实事求是地搜集数据、查找文献、剖析问题、总结规律,梳理不同国家和地区各具特色的开放获取政策与实践,展现丰富多彩的开放获取出版生态,探讨面临的多种多样的现实问题,为读者全面了解国际开放获取发展演变和中国的发展进程提供一手的数据和详实的资料。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导言 1
1 全球范围的开放获取实践 3
1.1 开放获取的出现 3
1.2 开放获取的不同方式 4
1.3 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 5
1.4 开放获取的资助方式 7
1.5 研究人员在开放获取环境中的实践和偏好 13
1.6 预印本(另参见第3.7节) 14
1.7 版权许可 15
1.8 国际开放获取倡议 18
1.9 国家和区域性资助机构的要求 22
2 中国的开放获取出版 25
2.1 开放获取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25
2.2 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国际开放获取论文情况 28
2.3 中国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的认知 36
2.4 中国的开放出版模式 38
2.5 中国的开放数据 44
2.6 中国的开放学术平台 47
2.7 中国开放获取国际合作情况 52
2.8 中国科协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56
3 开放获取出版中的科研诚信 59
3.1 持续聚焦开放获取出版中的科研诚信 59
3.2 同行评议 61
3.3 出版伦理 62
3.4 已发表内容的再使用 63
3.5 写作和编辑服务 64
3.6 可信赖期刊与掠夺性期刊 65
3.7 版本控制 65
3.8 出版和科研影响力 67
3.9 存档 69
3.10 数据管理与共享(FAIR原则) 71
4 开放获取环境中的国际合作出版 74
4.1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74
4.2 博睿(Brill) 75
4.3 EDP Sciences(EDP) 76
4.4 爱思唯尔(Elsevier) 77
4.5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78
4.6 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P) 79
4.7 科爱(KeAi) 80
4.8 牛津大学出版社(OUP) 81
4.9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 81
4.10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 82
4.11 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 84
4.12 威立(Wiley) 86
4.13 威科(Wolters Kluwer) 88
结语 89
附录 91
附录一 报告所含链接列表 91
附录二 贡献者 101
附录三 致谢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