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冶金工程 > (第三卷)环境演变对中国西部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第三卷)环境演变对中国西部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第三卷)环境演变对中国西部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 丛书总主编:秦大河
  • 书号:7030100506
    作者:秦大河
  • 外文书名:
  •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 页数:
    字数:283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3-29
  • 所属分类:冶金工程
  • 定价: ¥56.00元
    售价: ¥44.24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第三卷。本卷是在第一、二卷对我国 西部气候生态环境不同时间尺度演变过程与规律以及未来10年、30年、50年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气候变化、气候事件、水资源变化、土地退化、冻土退化、冻雪灾害、山地灾害对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最后就西部能源工程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评估,并从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特点,提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对策。
读者对象:高校教师、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科研院所有关研究人员,以及各级政府有关领导和管理干部。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三卷 前言
    第十六章 气候变化对西部发展的影响
    提要
    16·1气候变化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16·1·1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方法及脆弱性分析
    16·1·2西部脆弱区的分布及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6·1·3气候变化对自然地带的影响
    16·1·4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6·2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16·2·1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16·2·2气候变化对牧业的影响
    16·2·3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
    16·3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影响
    16·3·1干旱
    16·3·2沙尘暴
    16·3·3寒潮
    16·3·4洪涝
    16·4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水资源变化对西部发展的影响
    提要
    17·1西部水资源现状
    17·1·1西部水资源概况
    17·1·2西南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17·1·3西北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17·1·4西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调配是西部大开发的必要物质基础
    17·1·5西部大型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
    17·2西北内陆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及其对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17·2·1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转化
    17·2·2内陆河流域山前平原的地下水天然补给及其组成
    17·2·3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阶段
    17·2·4生态地下水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7·3西部未来气候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及典型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17·3·1西部未来气候、水资源的可能变化预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3·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及共承载力
    17·3·3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及其承载力
    17·3·4黑河流域水资源可能变化及共承载力
    17·4黄河断流的影响
    17·4·1黄河流域概况
    17·4·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7·4·3黄河断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7·4·4黄河断流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
    17·5湖泊变化的影响
    17·5·1湖泊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17·5·2青海湖水位下降及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5·3博斯腾湖咸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5·4艾比湖水面缩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5·5居延海消失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5·6滇池富营养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7·6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土地退化对西部发展的影响
    提要
    18·1土地退化对西部农林牧业的影响
    18·1·1农耕地退化及其影响
    18·1·2森林退化及其影响
    18·1·3草地退化对西部的影响
    18·2土地荒漠化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
    18·2·1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18·2·2水土流失的影响
    18·2·3土壤盐渍化的危害
    18·3土地退化对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8·3·1土地退化的影响
    18·3·2西部生态环境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影响
    18·4土地退化的对策和措施
    18·4·1当前土地退化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8·4·2防治土地退化的对策
    18·4·3防治土地严重退化的具体策略
    18·5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冻土退化、冰雪灾害和山地灾害对西部发展的影响
    提要
    19·1冻土退化的影响
    19·1·1冻土退化对工程建筑稳定性的影响及工程设计原则
    19·1·2冻土退化对草场退化及土地沙化的影响
    19·1·3冻土退化对地下水和森林的影响
    19·2冰雪灾害
    19·2·1牧区雪灾分布、危害与防治对策
    19·2·2雪崩分布、危害与防治对策
    19·2·3风吹雪的分布、危害与防治措施
    19·2·4冰湖溃决洪水
    19·2·5黄河凌汛
    19·3山地灾害对西部经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19·3·1对城镇与工矿建设的影响
    19·3·2对交通与生命线工程建设的影响
    19·3·3对水利工程与能源基地建设的影响
    19·3·4对土地利用与农田建设的影响
    19·3·5对山区旅游开发的影响
    19·3·6山地灾防的宏观对策
    19·4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环境演变对西部人群健康的影响
    提要
    20·1西部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
    20·1·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短
    20·1·2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偏高
    20·1·3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较高
    20·1·4死因构成表现出发展中国家的死因模式
    20·2生态环境异常与地方性疾病危害
    20·2·1克山病与大骨节病
    20·2·2地方性碘缺乏病
    20·2·3地方性氟中毒
    20·2·4地方性砷中毒
    20·2·5风沙尘肺
    20·2·6鼠疫
    20·2·7高山病(高原病)
    20·3气候、生态、环境变化对疾病可能影响的预测
    20·3·1对环境硒及有关疾病的可能影响
    20·3·2对环境碘和地方性碘缺乏病的可能影响
    20·3·3对环境氟和地方性氟中毒的可能影响
    20·3·4对风沙尘肺的可能影响
    20·3·5对疫源地生态景观和鼠疫的可能影响
    20·3·6对疟疾的可能影响
    20·3·7重大工程建设对健康的可能影响
    20·4防制地方性疾病的对策
    20·4·1防制对策的现状与评估
    20·4·2发展经济、改良生态环境与防治相结合的综合对策
    20·5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西部重大国民经济建设实施的影响评估
    提要
    21·1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21·1·1能源开发与输送工程建设
    21·1·2交通建设
    21·1·3水利建设
    21·2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及其影响
    21·2·1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调整方向
    21·2·2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21·2·3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业的先导作用
    21·3生态环境建设的预期效果
    21·3·1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
    21·3·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21·3·3防沙治沙工程
    21·3·4天然林保护工程
    21·3·5草地生态建设
    21·4实施西部开发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
    21·4·1矿业开发要预防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1·4·2制订青藏高原工程环保系统措施
    21·4·3大力引用国际先进科技,广泛应用气候能源资源,减轻生态负荷
    21·4·4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城镇化发展
    21·5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与建议
    提要
    22·1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2·1·1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1·2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与建设目标
    22·2实现西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关键措施
    22·2·1开发利用气候、云水资源
    22·2·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22·2·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治水土流失
    22·2·4防治土地荒漠化,减缓沙尘暴影响
    22·2·5因地制宜地开展退耕还林(草)与还湖工作
    22·2·6保护西部生物多样性
    22·2·7保护西部生态环境
    22·2·8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22·2·9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必要的生态移民工程
    22·2·10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科技攻关
    22·3重点生态区生态环境治理建议
    22·3·1黄土高原
    22·3·2草原区
    22·3·3西北干旱区
    22·3·4西南喀斯特地区
    22·3·5青藏高原
    22·4加强重点经济区和经济带建设
    22·4·1西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
    22·4·2长江上游经济带
    22·4·3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
    22·5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卷 名词解释
    第三卷 作者名单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