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物理 > 无线电与电子物理 > 电磁兼容物理原理

浏览历史

电磁兼容物理原理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电磁兼容物理原理
  • 书号:9787030386243
    作者:陈志雨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188
    字数:222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20
  • 所属分类:
  • 定价: ¥78.00元
    售价: ¥61.6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商品库存: 3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为电子和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电磁兼容是一个在电子领域中新兴和日益受到重视的学科,从事生产、使用电子设备的科研和技术人员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电磁兼容性的新问题。本书主要阐述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重点在物理原理的论述上。电磁干扰问题是千变万化的,很难都有现成的条条框框来套用,而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去分析和解决。因此,深刻、透彻地理解各种电磁干扰现象的物理本质和公式、方法的来源,无论对正确运用各种公式方法,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教材力求深入浅出地论述各种电磁干扰现象的物理机制,其中并附有少量必不可少的相关微波天线基础知识。本书不一定是电磁兼容课程的全部内容,但大部分电磁兼容课程内容的原理部分都可以在本书得到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电磁兼容概述
    1.1 电磁兼容学科概述
    1.1.1 电磁兼容学科基本内容
    1.1.2 干扰源与耦合途径
    1.1.3 电磁兼容分析方法的特点
    1.2 常用电磁兼容术语解释
    第2章 电磁辐射与远近场的基本概念
    2.1 电、磁偶极天线与电磁对偶原理
    2.1.1 电偶极天线的场
    2.1.2 磁偶极天线的场
    2.1.3 等效磁矩与电磁对偶性
    2.1.4 阻抗特性
    2.2 远近场概念
    2.2.1 电、磁偶极的远近场
    2.2.2 远场特性
    2.2.3 近场特性
    2.3 波阻抗与远近场判别法
    2.3.1 波阻抗的定义,平面波的波阻抗
    2.3.2 近场波阻抗
    2.3.3 远近场的实际判别方法
    2.4 地面上方的偶极子、镜像原理
    2.4.1 镜像法
    2.4.2 垂直/水平电、磁偶极的镜像
    2.5 口面天线与等效原理
    2.5.1 口面天线与唯一性定理
    2.5.2 面元的等效方法
    2.5.3 等效原理的应用
    2.5.4 三种等效方法
    2.6 矩形口面的辐射
    2.6.1 口面场均匀分布时矩形口面的辐射场
    2.6.2 导电平面上缝隙的辐射
    第3章 干扰的耦合途径和抑制
    3.1 传导性耦合的基本形式
    3.1.1 电路性耦合
    3.1.2 导线的电阻和趋肤深度
    3.1.3 电容性耦合
    3.1.4 电感性耦合
    3.1.5 典型传导性耦合
    3.2 互感系数与互容系数
    3.2.1 平行导线间的互感系数与互容系数
    3.2.2 地面影响的物理解释
    3.2.3 电感性耦合与电容性耦合的比较
    3.3 传导性耦合的抑制
    3.3.1 电路性耦合的抑制方法
    3.3.2 感应耦合的抑制方法
    3.4 辐射耦合与抑制
    3.4.1 辐射耦合计算方法
    3.4.2 辐射耦合抑制方法
    第4章 接地
    4.1 安全接地
    4.1.1 机箱外壳的接地
    4.1.2 防雷接地
    4.1.3 接地方法与接地电阻要求
    4.1.4 圆柱体接地电阻
    4.1.5 一种简单的土壤电阻率自测方法
    4.2 人体放电与设备安全
    4.2.1 人体放电的原理
    4.2.2 ESD破坏性途径
    4.2.3 二次放电
    4.2.4 静电防护措施
    4.3 信号接地
    4.3.1 信号接地的分类
    4.3.2 电子电路接地要点
    4.3.3 信号地与屏蔽盒(机壳)的连接
    4.3.4 导线在屏蔽罩外部的接地问题
    4.4 地环路的抗干扰措施
    4.4.1 地环路引起的干扰
    4.4.2 共模扼流圈原理
    4.4.3 同轴线抑制地环干扰的作用
    4.5 电缆屏蔽层的接地
    4.5.1 屏蔽层接地方式对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的影响
    4.5.2 屏蔽层单点接地和两点接地
    第5章 屏蔽
    5.1 静电屏蔽与磁屏蔽
    5.1.1 静电屏蔽
    5.1.2 低频磁屏蔽
    5.2 高频电磁屏蔽
    5.2.1 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
    5.2.2 屏蔽效能
    5.3 板、筒、球的高频屏蔽效能与磁屏蔽效能
    5.3.1 高频屏蔽效能与磁屏蔽效能公式
    5.3.2 高频屏蔽效能与磁屏蔽效能的关系
    5.4 同轴电缆的转移阻抗
    5.4.1 刚性管状电缆的转移阻抗
    5.4.2 编织屏蔽体的转移阻抗
    5.5 缝与孔的屏蔽
    5.5.1 孔缝屏蔽效能
    5.5.2 孔缝屏蔽措施要点
    5.6 通风窗的屏蔽效能
    5.6.1 波导观点
    5.6.2 场方程解
    5.6.3 孔大小与孔间距对屏蔽效能的影响
    5.6.4 金属丝网的屏蔽效能与反射衰减
    5.6.5 通风窗屏蔽措施
    第6章 滤波
    6.1 反射式电磁干扰滤波器
    6.1.1 反射式低通滤波器基本类型与原理
    6.1.2 反射系数与阻抗失配
    6.2 电源EMI滤波器
    6.2.1 电源EMI滤波器的结构
    6.2.2 电容等级与泄漏电流
    6.2.3 电源滤波器的网络结构与阻抗搭配
    6.2.4 电源EMI滤波器的安装
    6.3 开关电源滤波器与共模辐射
    6.3.1 开关电源及其噪声干扰特点
    6.3.2 开关电源的共模辐射
    6.4 吸收式滤波器
    6.4.1 铁氧体的复磁导率
    6.4.2 铁氧体芯的阻抗
    6.4.3 吸收式滤波器的应用
    第7章 印制电路板的电磁兼容设计
    7.1 传输线基础
    7.1.1 传输线一般理论
    7.1.2 微带传输线
    7.2 PCB的基本结构
    7.2.1 单层板和多层板
    7.2.2 层布局原则
    7.2.3 镜像原理与环路面积
    7.2.4 单面板和双面板走线要点
    7.3 PCB的共模辐射与差模辐射
    7.3.1 辐射和敏感度的互易性
    7.3.2 共模电流与差模电流
    7.3.3 局部电感与接地噪声电压
    7.3.4 PCB的共模辐射与差模辐射
    7.4 数字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
    7.4.1 电磁兼容设计的带宽
    7.4.2 传输延迟与信号完整性
    7.4.3 阻抗匹配方法与布线要点
    7.5 多层板及系统设计
    7.5.1 20H原则与3W原则
    7.5.2 分区与连接
    7.5.3 去耦电容
    7.5.4 系统的安排和连接
    第8章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8.1 电磁兼容测试设备
    8.1.1 LISN与接收机
    8.1.2 测试天线
    8.2 电磁兼容测试场地
    8.2.1 屏蔽室与屏蔽半暗室
    8.2.2 TEM及GTEM小室
    8.3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8.3.1 标准的制定
    8.3.2 国军标及测试方法简介
    第9章 GTEM小室的应用
    9.1 电磁兼容测量
    9.1.1 EMS测量
    9.1.2 辐射EMI测量
    9.2 在天线和散射领域的测量
    9.2.1 天线测量
    9.2.2 电小尺寸散射体的RCS测量
    9.3 在RFID领域的测量
    9.3.1 读写距离测量
    9.3.2 Delta RCS测量
    9.3.3 标签方向性的测量
    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