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人口学 > 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书号:9787030501394
    作者:张果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160
    字数:2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31
  • 所属分类:
  • 定价: ¥60.00元
    售价: ¥47.4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中国显著“城市倾向”的城镇化发展过程抽走了农村优质要素,产生了一系列农村发展问题。该过程在人口学上的特点是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农民工)和留守农村人口发展都面临困境。本书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口发展问题。本书分为9章,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四川省农村人口现状引发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转移的不完全性及其博弈分析、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发展机制、四川省农村及农村人口发展典型模式探索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1章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
    1.1研究背景1
    1.1.1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出背景2
    1.1.2农村留守人口特殊群体问题的突出背景3
    1.1.3四川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的事实3
    1.1.4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发展带来新契机4
    1.2研究意义5
    1.2.1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关乎能否承担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历史重任5
    1.2.2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关乎能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6
    1.2.3解决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6
    1.2.4解决新型城镇化后人口与新农村建设内在的机制问题7
    参考文献8
    第2章四川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现状9
    2.1四川省农业发展现状9
    2.1.1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传统农业的发展9
    2.1.2农业专业化不足,未形成分工合理的农业生产体系11
    2.1.3农业投入增长缓慢,农业机械化水平低11
    2.1.4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匮乏12
    2.2四川省农村建设现状14
    2.2.1农村的人口结构现状15
    2.2.2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17
    2.2.3农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20
    2.2.4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与现状24
    参考文献28
    第3章四川省农村人口发展现状29
    3.1四川省农村人口总体概况调查29
    3.1.1四川省农村农民居住方式29
    3.1.2农村人口基本情况31
    3.2四川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农民工)现状调查32
    3.2.1农民工的概念32
    3.2.2农民工的特征34
    3.2.3四川省农民工的形成、发展与规模34
    3.2.4四川省农民工结构分析37
    3.3四川省农村留守人口生存现状分析39
    3.3.1四川省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40
    3.3.2四川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42
    3.3.3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44
    参考文献46
    第4章四川省农村人口生活、生产和发展问题48
    4.1四川省农村留守人口存在的问题48
    4.1.1四川省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48
    4.1.2四川省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51
    4.1.3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54
    4.2四川省农村土地撂荒问题57
    4.2.1撂荒、土地撂荒的概念57
    4.2.2四川省农村土地撂荒现象及原因分析58
    4.2.3土地撂荒造成的影响59
    4.3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60
    4.3.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60
    4.3.2四川省农村人口现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61
    4.4四川省农村存在的社会问题62
    参考文献64
    第5章四川省农村人口现状引发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66
    5.1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外流与农村生产要素匮乏66
    5.1.1农民工进城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66
    5.1.2农村留守的弱势人群难以担当新农村建设的重任68
    5.1.3城市扩张对四川省农村土地资源的占用70
    5.2现代农业发展与土地撂荒、耕地侵占71
    5.2.1现代农业的内涵和意义71
    5.2.2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农民缺失72
    5.2.3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与耕地撂荒问题、土地流转制度缺失72
    5.3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动与新农村建设的滞后73
    5.3.1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提出73
    5.3.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74
    5.3.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75
    5.3.4新农村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动时相对滞后75
    5.4幸福家庭的构建与农村劳动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的“三分离”76
    5.4.1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的“三分离”现状76
    5.4.2农村劳动“三分离”现状对幸福家庭及和谐社会构建造成障碍77
    参考文献77
    第6章中国城乡分割与城乡矛盾的福利经济学分析79
    6.1福利经济学与中国城乡非均衡发展80
    6.1.1福利分析工具与帕累托最优80
    6.1.2城乡差距:从初始禀赋的非均衡到帕累托改进路径的偏差81
    6.2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偏误与实践危机83
    6.3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转移的不完全性及其博弈分析84
    6.3.1农村人口转移的不完全性84
    6.3.2农村人口转移不完全性的博弈分析85
    6.4总结与讨论86
    参考文献87
    第7章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发展机制89
    7.1当前中国(四川省)农村人口问题的基本特征89
    7.1.1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家庭人口群体分化89
    7.1.2农村优势人口的“劳动三分离”90
    7.2农村人口与城镇、农村发展的内在机制90
    7.2.1农村城镇单向流动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机制90
    7.2.2农村优势人口单向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91
    7.3农村弱势人口艰难驱动新农村发展机制92
    7.3.1农村优势人口剩余量严重不足93
    7.3.2农村弱势人口艰难驱动新农村建设93
    7.3.3现代农业发展的劳动力已经女性化和老龄化93
    7.4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双向互动机制94
    7.4.1“三化”互动,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94
    7.4.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95
    7.4.3高校毕业生支持新农村建设96
    7.5总结与讨论96
    参考文献97
    第8章四川省农村及农村人口发展典型模式探索98
    8.1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区农村(人口)发展模式——平原模式98
    8.1.1城乡空间统筹,近郊区、远郊区、偏远地区城乡市场无缝融合模式99
    8.1.2案例分析:成都市青白江区城乡统筹引领下的农村人口发展模式99
    8.2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地区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丘陵低山模式106
    8.2.1劳动力、劳动者、劳动者家庭“三统一”下的农民工家庭市民化模式106
    8.2.2公平劳动力价格的农村人口发展106
    8.2.3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下城乡(人口)共荣发展107
    8.2.4案例分析:南充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下的农村人口发展模式107
    8.2.5案例分析:巴中市恩阳区农业“产村相融,精准扶贫”的发展模式111
    8.3新型城镇化一般推进地区农村(人口)发展模式——高原山地模式115
    8.3.1新农村建设“拉力”下的人口红利再分配模式115
    8.3.2惠及农村留守人口利益的专项工程模式115
    8.3.3“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模式116
    8.3.4案例分析:广元市青川县山区农业生态有机发展模式117
    参考文献120
    第9章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问题的几点政策举措121
    9.1建立多元化劳动力转移模式,实现城乡、区域劳动力均衡121
    9.1.1城乡劳动力均衡转移121
    9.1.2区域劳动力均衡转移122
    9.2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家庭城镇化和家庭人口转移123
    9.3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实现劳动力就业、创业方式的农村转向124
    9.4完善土地制度、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125
    9.4.1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利益的权益保障125
    9.4.2现代农业的发展及要素保障125
    9.5实施惠及农村留守人群利益的工程126
    9.5.1建设公平的城乡教育体系126
    9.5.2建设完善的养老体系127
    9.5.3建设合理的医疗保险体系128
    9.6构建维护农村留守人群权益的网络129
    9.6.1构建社会援助网络130
    9.6.2构建治安防范网络130
    9.6.3构建矛盾调解网络131
    参考文献132
    附录133
    索引14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