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中贫困县监测的主要任务及要求,研究了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多尺度多维度贫困县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有效组织多维贫困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县级多维贫困监测与评价模型,开发对应的软件系统,分别选取片区、省、市研究示范区,剖析了贫困县在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维度的减贫与发展状况,通过挖掘各个区域的贫困特征与致贫因素,更加高效直接的瞄准贫困区域,以期在人地关系和谐的前提下,实现贫困县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7
1.4 技术路线 18
1.5 本章小结 25
第2章 面向贫困识别的多源多尺度数据组织 27
2.1 面向贫困识别与监测的多源多尺度数据分析 27
2.2 面向贫困识别与监测的多源多尺度空间数据的组织 36
2.3 面向贫困识别与监测的多源多尺度空间数据库设计 56
2.4 面向贫困识别与监测的多源多尺度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应用与分析 71
2.5 本章小结 83
第3章 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84
3.1 县级人口多维贫困度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84
3.2 基于PI-LSM模型的县级贫困识别与测量 103
3.3 多尺度贫困关系分析与政策建议 120
3.4 本章小结 128
第4章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129
4.1 研究区概况 129
4.2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132
4.3 研究方法 133
4.4 6个片区大尺度实证研究 146
4.5 吕梁单片区尺度的实证研究 157
4.6 六片区与吕梁片区研究对比 167
4.7 本章小结 170
第5章 贫困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 171
5.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171
5.2 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 174
5.3 大别山片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异性分析 182
5.4 片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及预测 191
5.5 2015年片区各类资源承载力预测 201
5.6 大别山片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203
5.7 本章小结 208
第6章 贫困地区交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209
6.1 分析方法与模型构建 209
6.2 武陵山片区交通优势度时空分异变化 216
6.3 武陵山片区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耦合分析 225
6.4 武陵山片区交通优势度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预测和评价 237
6.5 本章小结 248
第7章 贫困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250
7.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方法 251
7.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方法 254
7.3 武陵山片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的结果分析 255
7.4 连片特困区贫困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时空演变及其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关系 264
7.5 本章小结 277
第8章 多维贫困识别空间信息系统 279
8.1 系统概要设计 279
8.2 系统详细设计 290
8.3 平台开发与测试 332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361
9.1 总结 361
9.2 展望 362
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