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博物馆馆藏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大,品种繁多,而且制作精美,体系完整,体现出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对于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特别是楚国的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从保存状态来看,部分青铜器存在有害锈、破损、残缺、变形、穿孔、锈蚀、开裂等病害,严重威胁文物安全,亟待保护修复。为此,荆州博物馆将其申报为专项保护项目,对其进行了科学的保护修复工作。本书是此次保护修复工作的成果集合。该项目在传统保护修复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病害调查与评估、修复前材料及工艺筛选试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修复方案 , 在文物保护理念的运用和古代青铜器的综合保护修复方面具有创新性 , 保护修复效果良好。同时,通过X射线、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离子色谱仪、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确保了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同类器物的保护修复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CONTENTS
序 i
导论 001
第一节 荆州历史沿革 001
第二节 荆州自然环境 002
第三节 荆州文物资源 002
第四节 工作经过与编写说明 003
第一章 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概况 005
第一节 项目实施背景 005
第二节 保护修复项目基本情况 007
第二章 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内容、目标、阶段 009
第一节 项目实施内容 009
第二节 项目实施目标 009
第三节 项目实施阶段 010
第三章 中国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 012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传统修复技术源流 012
第二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传统修复技术研究 013
第三节 青铜器传统修复技术与工艺科学化问题研究 018
第四章 馆藏青铜器保存现状调查 020
第一节 馆藏青铜器保存现状和主要损坏因素分析 020
第二节 分析检测 027
第五章 馆藏青铜器保护项目实施方法及步骤 049
第一节 保护修复遵循的文物保护理念与修复原则 049
第二节 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路线 050
第三节 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步骤 052
第六章 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过程 058
第一节 礼器的保护修复 058
第二节 乐器的保护修复 073
第三节 兵器的保护修复 077
第四节 车马器的保护修复 085
第五节 生活用器的保护修复 090
第六节 工具的保护修复 098
第七章 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实例 102
第一节 用加芯焊技术修复青铜剑 102
第二节 翻模技术在残损青铜器补配中的应用 106
第三节 青铜器保护修复中随色做旧技术 112
第四节 熊家冢出土镶嵌红铜几何纹铜壶保护修复 117
第五节 破碎铜镜镜面弧度的修复 124
第六节 战国青铜天平盘的保护修复 127
第七节 青铜器补配材料和修复方法的合理选用 128
第八节 馆藏青铜缶保护修复 133
第九节 馆藏青铜剑的“青铜病”防治及保护 136
第十节 荆州雨台山战国墓地出土铁足铜鼎的保护修复 138
第十一节 荆州雨台山古墓群出土青铜簠保护修复 143
第十二节 战国蟠螭纹青铜鼎修复研究 149
第八章 项目成果 154
第一节 项目管理 154
第二节 文物保护实验室建设 156
第三节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 156
第四节 丰富馆藏珍贵文物 158
第五节 相关课题研究 159
第六节 文物科技保护经验 159
第七节 项目成果发布 160
参考文献 163
附录A 荆州博物馆部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档案 166
A1 铁足铜鼎(5:1522) 166
A2 铜鼎(7:1280) 169
A3 铜鼎(7:1980) 172
A4 铜鼎(7:1981) 175
A5 铜壶(7:1950) 178
A6 铜壶(7:1982) 181
A7 铜壶(7:1983) 184
A8 铜盥缶(7:1920) 187
A9 铜钫(5:5447) 190
A10 铜甗(5:5574) 193
A11 铜簠(7:1913) 196
A12 铜钲(5:6178) 199
A13 铜镜(5:5595) 202
A14 铜镜(5:5598) 205
A15 铜灯(5:5575) 208
A16 铜剑(5:6510) 211
A17 铜戈(5:6485) 214
A18 铜戈(5:6156) 217
A19 铜剑(5:13429) 220
A20 铜车軎(5:6073) 223
A21 铜车箍(5:6490) 226
A22 铜合页(5:6090) 229
A23 铜夹刻刀(5:5522) 232
A24 铜凿(5:6006) 235
A25 铜天平盘(5:5811) 238
附录B 荆州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验收 241
附录C 青铜器修复前后对比图录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