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本书从观测方面阐述恒星光球的基本知识,重点阐述恒星连续谱和吸收线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模型的计算和观测技术及资料分析.书中广泛应用傅里叶变换作为处理观测资料的基本手段.本书共分十八章,广征博引,插图丰富,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本书内容.本书可作为天体物理专业教材,也可供天文工作者、物理工作者参考.
目录
- 第一章 预备知识
1.1 什么是恒星大气?
1.2 光谱型
1.3 星等和色指数
1.4 气体定律
1.5 速度分布
1.6 热动平衡条件下原子的激发和电离
1.7 一些重要的图表和资料
第二章 傅里叶变换
2.1 定义
2.2 一些常用变换
2.3 数据抽样和数据窗
2.4 卷积
2.5 与δ函数的卷积
2.6 高斯函数和色散轮廓的卷积
2.7 几个有用的定理
2.8 分辨定理
2.9 抽样和混淆
2.10 变换的数值计算
2.11 傅里叶域之间的噪声传递
第三章 分光工具
3.1 望远镜
3.2 摄谱仪——一些普遍关系
3.3 衍射光栅
3.4 定向反射光栅
3.5 定向波长的真值
3.6 荫蔽效应
3.7 光栅的鬼线、卫线和异常
3.8 摄谱仪狭缝放大率和光谱纯度
3.9 干涉仪
第四章 探测器
4.1 什么是照相底片?
4.2 光电倍增管
4.3 量子效率和分光响应
4.4 探测器的暗输出
4.5 线性和照相底片
4.6 光电倍增管的线性和其他特性
4.7 空间分辨率
4.8 噪声
4.9 其他的探测器
第五章 辐射场
5.1 比强度
5.2 流量
5.3 K积分和辐射压力
5.4 吸收系数和光学深度
5.5 发射系数和源函数
5.6 纯各向同性散射
5.7 纯吸收
5.8 爱因斯坦系数
第六章 黑体及其辐射
6.1 经验关系式
6.2 普朗克辐射定律
6.3 黑体辐射的计算
6.4 作为辐射标准的黑体
第七章 辐射传能和对流传能
7.1 转移方程及其形式解
7.2 各种几何条件下的转移方程
7.3 辐射流积分
7.4 平均辐射强度和K积分
7.5 指数积分
7.6 辐射平衡
7.7 灰色大气情形
7.8 对流传能
7.9 产生对流的条件
第八章 连续吸收系数
8.1 连续吸收的来源
8.2 受激发射因子
8.3 中性氢
8.4 负氢离子
8.5 含氢的其他连续吸收体
8.6 负氦离子
8.7 金属
8.8 散射
8.9 其他不透明源
8.10 总吸收系数
第九章 光球模型
9.1 流体静力学方程
9.2 太阳中的温度分布
9.3 其他恒星中的温度分布
9.4 Pg-Pe-T关系
9.5 模型计算的完成
9.6 几何深度标
9.7 连续谱的计算
9.8 模型的特性:压力关系
9.9 化学组成的影响
9.10 随温度的变化
9.11 光球模型表
9.12 小结
第十章 恒星的连续谱及其测量
10.1 扫描仪和多色仪
10.2 连续谱的观测
10.3 绝对定标
10.4 测光标准星
10.5 实测的连续谱
10.6 由光球模型得出的连续谱
10.7 谱线的吸收
10.8 从模型与从实测所得恒星连续谱的比较
10.9 热流量
第十一章 线吸收系数
11.1 原子的自然吸收
11.2 自然致宽的阻尼常数
11.3 压力致宽
11.4 撞击近似
11.5 γn的理论计算
11.6 γn的数值计算
11.7 撞击模型的局限性
11.8 氢线的离子致宽
11.9 电子对氢线的附加致宽
11.10 热运动致宽
11.11 综合的吸收系数
11.12 谱线的质量吸收系数
11.13 其他致宽机制
第十二章 谱线的测量
12.1 折轴光栅分光仪
12.2 照相镜
12.3 谱线的光电测量
12.4 仪器轮廓
12.5 重建过程
12.6 噪声及其干扰
12.7 傅里叶噪声滤子
12.8 离散傅里叶变换
12.9 其他的方法
12.10 干涉仪的仪器轮廓
12.11 δ函数谱
12.12 仪器轮廓的测量
12.13 杂散光
12.14 杂散光的测量
12.15 杂散光的改正
12.16 低分辨率的谱线测量
12.17 傅里叶域的选择
12.18 分光光度标准星
第十三章 恒星光谱线的性质
13.1 谱线的转移方程
13.2 谱线的源函数
13.3 能级的粒子数
13.4 Sv的其他形式
13.5 局部热动平衡条件下谱线轮廓的计算
13.6 谱线的贡献函数和形成深度
13.7 谱线强度的变化
13.8 温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13.9 压力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13.10 丰富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13.11 理论与观测的比较
第十四章 化学分析
14.1 我们能测定什么呢?
14.2 生长曲线:标度关系
14.3 生长曲线:其他特性
14.4 理论模型的生长曲线:历史回顾
14.5 用生长曲线求丰富度
14.6 相对分析
14.7 综合方法
14.8 太阳的化学组成
14.9 恒星的丰富度
14.10 几点说明
第十五章 恒星的温度和半径的测量
15.1 斑纹光度测量
15.2 干涉仪
15.3 月掩星
15.4 食双星
15.5 表面亮度法
15.6 热流量法
15.7 由绝对流量求半径
15.8 由绝对流量求有效温度
15.9 由光球模型求有效温度
15.10 帕邢连续谱
15.11 巴耳末跳变
15.12 氢线
15.13 作为温度指示物的金属线
第十六章 光球压力的测量
16.1 作为压力指示物的连续谱
16.2 氢线
16.3 其他强谱线
16.4 较弱的谱线
16.5 重力-温度图
16.6 氦丰富度
16.7 由目视双星得到的表面重力
16.8 食双星的有关数据
16.9 表面重力沿主星序的变化
第十七章 恒星的自转
17.1 转致轮廓
17.2 自转的测量
17.3 转致轮廓的傅里叶分析
17.4 自转轴投影的统计改正
17.5 观测的主序星的自转
17.6 观测的主星序之上的星的自转
17.7 疏散星团中恒星的自转
17.8 快速自转
17.9 双星子星的自转
17.10 结论
第十八章 恒星光球中的湍流
18.1 由速度到光谱
18.2 谱线计算中的微观湍流
18.3 谱线计算中的宏观湍流
18.4 湍流对谱线轮廓的影响
18.5 测量湍流的技术
18.6 宏观湍流的傅里叶分析
18.7 微观湍流的傅里叶分析
18.8 ξ在赫罗图中的表观变化
18.9 微观湍流与深度的关系和各向异性
18.10 宏观湍流的观测
18.11 短评
结语
附录A 常用常数表
附录B sincπσ表
附录C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FORTRAN程序
附录D 电离电势和配分函数
附录E 太阳光谱中的最强线
附录F 随机误差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