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探讨如何保持科学研究的谨慎与创造之间平衡,以释放科技界的颠覆性创新潜能的力作。简而言之,本书试图解答这样的悖论,即当今的科学所具有的变革性和创新潜力是空前的,但是科技界在开展科学活动时过于谨小慎微,因而无法将这些潜力转变为现实。书中蕴藏了许多原创性的思考,包括对决定科学创造性和谨慎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分类,运用大量的事实、案例、研究结论以及科学史经典故事,探讨如何重构科学生态系统从而恢复谨慎与创造的平衡。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序言/i
译者序/iii
致谢/vii
第一部分 在现实中追求创新/1
第一章 阴与阳/3
世界真变了吗?/6
平衡,还是失衡?/8
重新平衡/10
第二章 创造和谨慎之争的三种情境/12
科学产出与过程/12
生产者和赞助者/14
创造和谨慎冲撞下的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16
阅读本书的方法/21
第二部分 谨慎是因为钱吗?/23
第三章 将晶体管还是智能手机放进口袋?/25
在国家利益中的创造/26
在寻求繁荣中的创造/28
在追求利润中的创造/30
基础科学最好地服务于社会了吗?/35
联邦资助对创新所产生的影响加速衰微/37
谁的利益得到了最好服务?/41
概要总结/44
第四章 斯坦福的金蛋/46
运营一门大生意(大学)关于创新和谨慎的现实/47
向斯坦福大学学习/50
创业精神/51
有股东将会怎样?/54
谁从创新的崇拜者成为革命性创新者?/56
概要总结/59
第五章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60
当科学家不是为钱/60
探索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61
曲折和顺利;渺茫探索与迅速获利/64
直通成功和确保收益/66
探险家的两难境地/68
概要总结/68
第六章 重塑曲折的探索/70
概要总结/83
第三部分 谨慎是因为“科学的社会性”吗?/85
第七章 天才的痛苦与坚持/87
发展而来的团队倾向/87
社会发展的讽刺:利他主义也是利己主义的一种手段/88
社会发展为什么能孕育创造力?/90
利他主义缘何获胜?/92
变革性创新为何会赢?/94
概要总结/94
第八章 广场的激烈争论/96
开放讨论的优越性/97
绷紧开放讨论的弦/98
想法所有权的危害/100
针对占有权的支持和反对之争/103
概要总结/109
第九章 在人群中寻找灵感/110
连通性和创造性/110
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115
“大科学”的意义/117
如果大众不再开放/118
小集团思维的含义/121
概要总结/124
第十章 重塑团体的力量/125
概要总结/140
第四部分 谨慎是为了避开威胁吗?/141
第十一章 科学行进在危险边缘/143
创新伴随伦理风险/144
科学研究对人类实验对象的危害/145
威慑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147
为什么如此困难——药物研发的困境/149
概要总结/152
第十二章 鼓励冒险/153
道德最大化的风险/154
道德最大化与机会成本/156
创新最优化/157
概要总结/160
第十三章 创造力和恶意/162
“创造性人格”/163
当善意的科学家跨过底线的时候/164
居心不良的科学恶果/166
试图遏制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恶意/168
概要总结/170
第十四章 重塑自由/171
概要总结/180
第五部分 平衡/181
第十五章 开放/183
概要总结/190
第十六章 放手一搏/192
充满希望的可能性:珍妮利亚农场/192
令人羡慕的技术创新者——谷歌公司/196
概要总结/198
后记/199
参考文献/203
索引/252
译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