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文学 > 0503 新闻传播学 > 认知传播学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认知传播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认知传播学
  • 书号:9787030644411
    作者:欧阳宏生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70
    字数:315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08.00元
    售价: ¥85.3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认知传播学》在充分论证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梳理了认知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认知传播融合创新的基本条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阐述了认知传播学的本质特性、功能与任务,揭示了认知传播与传播主体、接受主体及其体认过程与典型模式、效果与测评的基本规律,说明了认知传播视阈下如何进行内容生产和认识其文化价值及社会环境,论述了认知传播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的关系。《认知传播学》作为一本跨学科研究的专著,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认知传播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具有前沿性、学术性、系统性、应用性、科学性等特征。它对于活跃传播思想、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效果、更好地建立内容生产机制、正确评估内容传播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绪论 1
    一、认知传播学的核心概念 1
    二、认知传播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三、认知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建构 6
    第一章 认知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9
    第一节 前口语及口语传播时期的认知传播 10
    一、前口语传播:基于客观环境的个体感知 10
    二、语言的诞生:诉诸声觉编码的群体规约 11
    三、口语传播:奠定社会雏形的意象开拓 11
    第二节 文字及印刷传播时期的认知传播 12
    一、文字的诞生:从声觉到视觉的传播超越 12
    二、印刷术的发明:认知符码的时空拓展 13
    三、文学的兴盛:符码意识形态的超现实认同 14
    第三节 电子传播时期的认知传播 15
    一、听觉解码:广播的认知史 15
    二、视觉解码:电视的认知史 16
    三、想象解码:电影的认知史 16
    四、电子传播时期的解码特征 17
    第四节 后电子时期的认知传播 17
    一、虚拟交互:互联网络的认知史 18
    二、主体编码:自媒体的认知特色 18
    三、时空跨越:接触终端的认知性格 18
    第二章 认知传播学的融合创新 20
    第一节 认知传播学融合创新的缘由 20
    一、趋势:“跨学科”正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范式 21
    二、解“困”认知传播学融合创新的必要性 22
    第二节 认知传播学融合创新的理论借鉴 24
    一、认知科学诞生:奠定认知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24
    二、传播学的重思:“认知”打开全新研究思路 29
    第三节 认知传播学融合创新的方法交叉 31
    一、方法移植:认知传播学中的实验研究 31
    二、方法辐射:认知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 34
    三、方法聚合:认知传播学中的文化研究 35
    四、方法比较:认知传播学中的定性研究 37
    第三章 认知传播学的本质特性 40
    第一节 包容性与前沿性 40
    一、包容性:跨学科视阈的反身与外拓 41
    二、前沿性:超越文本的更迭与延伸 42
    第二节 现代性与实践性 43
    一、现代性:动态变迁的敏感与互动 43
    二、实践性:多重领域的学理与运用 45
    第三节 系统性与学术性 46
    一、系统性:逻辑框架的理性与完善 46
    二、学术性:承应然学科的人文与自然 49
    第四章 认知传播学学科的功能与任务 51
    第一节 升华主体理性 51
    一、升华认知传播学的合目的理性 51
    二、升华认知传播学的主体理性 52
    三、升华认知传播学的建构理性 54
    第二节 指导实践运作 55
    一、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55
    二、提供学诲并重的学科思想 56
    三、提供学用结合的实践需要 57
    第三节 洞悉社会变迁 58
    一、了解传播主体行为的变迁机制 58
    二、了解传播渠道构成的变迁机制 59
    三、了解接受主体呈现的变迁机制 60
    四、了解传播效果认可的变迁机制 61
    第五章 认知传播与传播主体 63
    第一节 传播主体的形成 64
    一、传播主体的身份构成 64
    二、传播主体的本质特征 68
    第二节 传播主体的认知特征 70
    一、传播主体的能动性认知 71
    二、传播主体认知能动的循环性生成 74
    三、传播主体认知能动的社会性建构 77
    四、传播主体认知能动的符码性表征 80
    第三节 传播主体的认知传播机制 85
    一、“机制”和“认知传播” 85
    二、传播主体在认知传播机制中的功能 89
    三、传播主体在认知传播机制中的效能因素 92
    第四节 传播主体的认知传播效果 94
    一、认知传播效果的形成 95
    二、传播主体的本体认知传播效果 98
    三、传播主体的客体认知传播效果 100
    第六章 认知传播与接受主体 104
    第一节 接受主体的特征 104
    一、接受主体的演变与发展 105
    二、接受主体的认知特征 106
    第二节 接受主体的认知传播机制 111
    一、微观系统中接受主体的认知传播机制 111
    二、中观系统中接受主体的认知传播机制 114
    三、宏观系统中接受主体的认知传播机制 116
    第三节 接受主体与传播效果 118
    一、接受主体的效果呈现 118
    二、媒介环境与接受效果 120
    第七章 认知传播的体认过程与典型模式 125
    第一节 认知传播的体认过程 125
    一、大脑的感知功能 125
    二、认知传播中的注意机制 126
    三、认知传播中的记忆存储与输出 127
    四、认知传播的思维活动 128
    第二节 认知传播的典型模式 129
    一、个体的自我互动认知 130
    二、人际传播中的互动认知 131
    三、社会传播中的互动认知 132
    第八章 认知传播的效果与测评 133
    第一节 认知传播效果形成的影响因素 133
    一、认知传播效果形成与社会因素 134
    二、认知传播效果形成与传受主体心理因素 135
    第二节 认知传播效果的测评 137
    一、认知传播效果的测评原则 137
    二、认知传播效果测评的科技支撑 139
    第九章 认知传播与内容生产 143
    第一节 内容生产的实质与革新 144
    一、内容生产的含义 144
    二、内容生产的突破与革新 146
    第二节 认知传播与内容生产的关系 150
    一、内容生产为认知传播提供对象和话题 150
    二、认知传播是内容生产的动力和目的 154
    第三节 认知传播中的内容生产影响衡量 157
    一、重思传媒内容生产主体及其观念 158
    二、传媒内容生产中的格局重构 160
    第四节 认知传播对内容生产的效用评估 163
    一、合理构建内容生产保障体系 163
    二、理性剖析内容生产的内涵 164
    第十章 认知传播的文化价值 166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与时代特性 166
    一、文化的内涵 167
    二、文化表征的时代特性 170
    第二节 认知传播视阈中的文化内涵 173
    一、认知传播与文化的关系辨析 173
    二、认知传播视野中的文化内涵 175
    第三节 认知传播的微观文化价值 177
    一、认知传播的文化价值逻辑 177
    二、微观文化价值 180
    第四节 认知传播的宏观文化价值 182
    一、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183
    二、提升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 184
    第十一章 认知传播的社会环境 187
    第一节 社会环境的构成与演变 187
    一、社会环境的类别 188
    二、社会环境的演变历程 190
    第二节 认知传播与微观社会环境 192
    一、微观社会环境的概念内涵 193
    二、微观社会环境的作用实施 195
    第三节 认知传播与宏观社会环境 199
    一、宏观社会环境的组成要素 199
    二、宏观社会环境对认知传播的影响 204
    三、个案:中国人的认知传播 205
    第十二章 认知传播与哲学 207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中的认知传播 207
    一、认知传播的哲学根源 207
    二、哲学在认知传播中的作用 212
    第二节 认知传播对哲学的拓展 214
    一、哲学研究新趋势形成 214
    二、认知传播影响科学哲学的人文走向 216
    第三节 认知传播与哲学交叉实践之意义 217
    一、推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 217
    二、“认知”问题成为传播学研究重心 218
    三、提供传播学的反思视角 219
    第十三章 认知传播与心理学 220
    第一节 心理学视野中的认知传播 220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 222
    二、结构主义心理学 223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224
    四、格式塔心理学 225
    五、认知心理学 226
    第二节 认知传播的心理学理念借鉴 227
    一、心理学应用于认知传播的研究方法 227
    二、认知传播借鉴心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231
    第三节 认知传播与心理学的跨界发展 235
    一、认知传播致效之关键:心理系统 236
    二、认知传播与心理互为依存 237
    第十四章 认知传播与语言学 240
    第一节 认知传播中的语言特性 240
    一、语言的符号性 241
    二、语言的系统性 242
    三、语言的模糊性 242
    第二节 语言的认知传播功能 243
    一、交际功能 243
    二、思维功能 244
    三、文化功能 245
    第三节 认知传播对语言学理论的延伸 245
    一、传播主体的认知编码:始于语言,超越语言 245
    二、接受主体的认知:跨越语言与非语言的信息处理模式247
    第十五章 认知传播与符号学 249
    第一节 符号学视野中的认知传播 249
    一、符号学发展的关系图谱 249
    二、以符号体认为中介的认知传播 251
    第二节 认知传播对符号学的思维拓展 252
    一、在“真相”与“幻象”的认知互动中构建常识社会学 252
    二、符号化传播的认知拓展 254
    第三节 认知传播与符号学的融合价值 255
    一、认知传播与社会符号学的融合 256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接 257
    第十六章 认知传播与社会学 260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认知传播 260
    一、社会学与社会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争鸣 260
    二、认知传播与社会认同模式的搭建 262
    第二节 认知传播对社会学的观念传承 264
    一、社会认知相关理论对认知传播的启发 264
    二、社会文化认知理论对认知传播的贡献 267
    第三节 认知传播与社会学的跨界价值 268
    一、认知传播与现实社会的构建 268
    二、认知传播与社会整合 269
    后记 271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