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定义、发展沿革、特点、组成、载体形态、形成方式与过程、分类、目录、检索、鉴别与整理、典藏与传播等。书中所言之古典科技文献,除科技图书外,还包含了古代科技档案和后期产生的期刊。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概述 1
一、相关定义 1
二、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起源与发展 5
三、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内容构成 7
四、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种类构成 10
五、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特点 19
第二节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学概述 21
一、中国古典科技文献学的定义 21
二、中国古典科技文献学的研究内容 24
三、中国古典科技文献学的研究方法 25
四、研究中国古典科技文献学的意义 28
第二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组成(一)—科技图书 32
第一节 天文图书 32
一、专门性天文著作 33
二、历代史书中的“天学三志” 36
三、文件、档案类汇编 39
四、地方志中的天文部分 41
五、实录中的天文部分 42
六、其他古籍中的天文部分 43
第二节 地理图书 44
一、地理志类 44
二、图经和图集类 49
三、行役类和域外地理类 51
第三节 农业图书 54
一、按体裁和内容划分的中国古代农业图书的类型 54
二、按撰修者和地域性划分的中国古代农业图书的类型 62
三、按属性划分的中国古代农业图书的类型 63
第四节 手工业图书 64
一、中国古代机械方面图书 64
二、中国古代纺织方面图书 67
三、中国古代陶瓷方面图书 68
四、中国古代矿冶方面图书 68
五、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术方面图书 70
第五节 建筑图书 71
一、宫殿、城池类建筑图书 72
二、园林、寺庙类建筑图书 73
三、陵墓类建筑图书 74
四、规划标准类建筑图书 76
五、图纸汇编类图书 77
六、综合性建筑图书 78
第六节 医药图书 80
一、综合性经典医药图书 80
二、本草类医药图书 81
三、方剂类医药图书 82
四、医案类医药图书 83
五、临床各科医药医书 84
六、记载医学知识的非医药图书 85
第七节 气象图书 87
一、官私史书 87
二、类书、政书 88
三、地方志 89
四、私人游记、日记 89
五、宗教著作 90
六、农书、占候书 91
七、文人著作 92
八、医药书、兵书 93
第八节 水文图书 95
一、水文专著图书 95
二、注疏类水文图书 96
三、游记类水文图书 97
四、图录类水文图书 99
第三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组成(二)—科技档案 100
第一节 天文档案 100
一、天象记录 101
二、历法 101
三、历谱 102
四、天文图 103
五、占书 105
第二节 地理档案 106
一、按载体分类 106
二、按地域范围分类 107
三、按使用性质分类 108
四、按表现形式分类 109
第三节 农业档案 110
一、奏折类农业档案 110
二、图册类农业档案 110
三、出土类农业档案 111
四、正史、方志、著述中包含的农业档案 113
第四节 手工业档案 113
一、棉纺织手工业档案 113
二、瓷器手工业档案 114
三、盐铁业管理手工业档案 115
四、建筑工程及水利工程手工业档案 116
第五节 建筑档案 117
一、图纸类 117
二、法典性文件汇编 118
三、文件类 119
四、模型类 120
第六节 医药档案 121
一、医案档案 122
二、本草档案汇编 123
三、方剂档案 124
四、其他非专业性记录 125
第七节 气象档案 126
一、法律条文类 126
二、占候术类 127
三、气象观测记录类 129
第八节 水文档案 130
一、甲骨水文档案 131
二、敦煌遗书中的水文档案 132
三、题刻碑文类 132
四、水文图 133
五、水文奏折 135
六、汇编类水文档案 136
第四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组成(三)—期刊 139
第一节 中文期刊—《吴医汇讲》 139
一、《吴医汇讲》的期刊属性 140
二、《吴医汇讲》的形式特征 140
三、《吴医汇讲》的内容特征 140
第二节 外国人创办的中文科技期刊 141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42
二、《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144
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45
四、《各国消息》 146
第五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载体形态 148
第一节 物质载体形态的演变 148
一、石刻 148
二、甲骨 151
三、金文 157
四、简牍 160
五、缣帛 163
六、纸张 165
第二节 信息载体形态的演变 170
一、结绳记事 171
二、契刻记事 172
三、图形 172
四、文字 173
第六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形成 175
第一节 记录 175
一、记录的缘由 176
二、记录的先决条件 180
三、记录的形成主体 183
四、记录的类型 184
五、记录的内容构成 186
六、记录的管理 188
第二节 著述 197
一、著述释义 197
二、著述的形成主体 200
三、著述的类型及内容构成 207
四、著述的整理 211
第三节 抄纂 220
一、“抄纂”释义 221
二、抄纂的类型 222
三、抄纂的成果 224
四、抄纂的不足 235
第四节 翻译 238
一、我国古代科技文献翻译概述 238
二、汉晋至隋唐科技文献的翻译 240
三、辽金至宋科技文献的翻译 246
四、元至明初科技文献的翻译 249
五、明末至清前期的科技文献翻译 253
第七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分类 260
第一节 古典科技文献的分类方法概述 260
一、我国古典文献分类法的发展演变 260
二、古典科技文献的分类方法 265
第二节 四部法中的科技文献分类 267
一、经部中科技文献分类 267
二、史部中科技文献分类 272
三、子部中科技文献分类 282
四、集部中科技文献分类 288
第八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目录 292
第一节 中国古典综合文献目录 292
一、古典目录学的起源 292
二、古典目录学的结构 296
三、古典目录学的类别 299
第二节 中国古典专科文献目录 301
一、专科目录的起源 301
二、专科目录的研究对象及主要类别 302
第九章 古典科技文献的检索 309
第一节 文献检索的概念、类型和方式 309
一、文献检索的概念 309
二、文献检索的类型 310
三、检索的方法 312
四、检索的途径 314
五、检索的基本步骤 316
第二节 古典科技文献的检索工具 318
一、手工检索工具 318
二、计算机信息检索工具 323
第三节 检索效率的评定 327
一、评定标准 328
二、影响因素 329
第十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鉴别与整理 331
第一节 版本的鉴别与选择 332
一、版本的含义 332
二、版本学 334
三、版本的类型 335
四、版本的鉴定方法 350
五、版本选择 382
第二节 文献真伪的鉴别 384
一、伪书的界定及其产生原因 384
二、古籍作伪的手法 387
三、辨伪的意义与方法 390
四、伪书的价值 392
五、中国古典科技文献中的伪书 393
第三节 校勘 395
一、校勘及校勘的重要性 396
二、文献的错讹及其原因 397
三、校勘的基本方法 399
四、校勘成果的处理 407
第四节 标点与注释 409
一、标点 410
二、注释 414
第五节 汇编与辑佚 422
一、汇编 422
二、辑佚 424
第十一章 中国古典科技文献的典藏与传播 433
第一节 国家典藏 433
一、先秦时期的国家科技文献典藏 433
二、秦汉时期的国家科技文献典藏 445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科技文献典藏 453
四、隋唐时期的国家科技文献典藏 456
五、宋代的国家科技文献典藏 463
六、元代的国家科技文献典藏 466
七、明代的国家科技文献典藏 471
八、清代的国家科技文献典藏 476
第二节 私人典藏 478
一、私人典藏产生的背景与根源 478
二、私人典籍收藏 482
第三节 学校典藏 490
一、学校典藏的历史演变 490
二、学校典藏的来源及所藏科技文献 497
第四节 寺观典藏 498
一、寺院文献收藏 498
二、道观文献收藏 505
三、典藏制度 510
第五节 传播 511
一、档案利用 511
二、图书出版 514
三、对外交流 523
参考文献 525
索引 540
后记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