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关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具有强烈的实践目的。他将人类文化与社会实践的特有形式关联起来,关注人在世界中的基本状态,并通过生活实践来获得哲学智慧。与前人相比,维特根斯坦更加注重共同体的习俗、惯例、制度、传统等因素对人们社会实践的影响。维特根斯坦的这种实践哲学观可以看作是对人们日常生活形式的延续,标志着哲学从形而上学研究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从“不食人间烟火”回归到世俗之中。本书试图从语用实践、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及行动实践四个维度来厘清维特根斯坦的实践哲学思想,并对其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重新进行阐发。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v
绪言 1
第一章 实践哲学概念的历史嬗变 13
第一节 实践与实践哲学的内涵 13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观 16
第三节 近代意义上的实践哲学观 18
第四节 现代意义的实践哲学观 22
第五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论的实践特征 28
第二章 “语言游戏”的实践特征 33
第一节 “语言游戏”对本质主义的解构 33
第二节 “语言游戏”对生活形式的整合 43
第三节 “语言游戏”对私人语言的批判 50
第四节 “语言游戏”对指称模式的批判 61
第五节 语言习得的规范性 70
第六节 结束语 84
第三章 “生活形式”的实践特征 86
第一节 “生活形式”是语言活动的保障 86
第二节 “生活形式”是日常实践的基础 95
第三节 结束语 100
第四章 “遵守规则”的实践特征 104
第一节 遵守规则与规则之张力 104
第二节 “遵守规则”是学习中的必然 123
第三节 规则是一种规范性 141
第四节 数学证明的非客观性 156
第五节 结束语 167
第五章 “意义在于使用”的实践特征 171
第一节 打开意义使用的黑箱 171
第二节 “意义在于使用”的普适性 178
第三节 “意义在于使用”的语境主义 185
第四节 “意义在于使用”的两种解释 197
第五节 结束语 206
第六章 结语 210
参考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