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生命科学 > 生物化学 > 施普林格气味手册(中)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施普林格气味手册(中)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施普林格气味手册(中)
  • 书号:9787030652652
    作者:王凯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966
    字数:74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238.00元
    售价: ¥188.0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套书(上、中、下三册)根据原著2017版翻译,分别从气味分子特征及其合成路径、食品和风味、气味分析及感官评价、气味感知和生理效应、气味感知的心理-生理特征、人体气味及其对沟通和行为的影响、语言与文化中的气味等方面对气味和气味物质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本册共计26章,主要阐述了人体嗅觉生理结构和感知机制、气味生理效应、气味感知的生理心理研究、人体气味化学分析、信号交流和行为影响等内容。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序
    原书前言
    原书主编简介
    第22章 气味感知 493
    22.1 嗅觉系统的结构 493
    22.2 嗅觉感觉神经元 494
    22.2.1 电化学信号传导 495
    22.3 气味识别 496
    22.3.1 编码气味受体的基因多样性 497
    22.3.2 气味受体蛋白的分子结构 499
    22.4 气味受体基因的表达 500
    22.4.1 空间表达方式 501
    22.4.2 神经元与受体一一对应规则 501
    22.5 嗅觉神经元气味受体特异性传导路径 503
    22.5.1 嗅觉感觉图的结构 504
    参考文献 506
    第23章 鼻周围受体的生理机制 515
    23.1 嗅上皮中的外源性代谢酶 518
    23.2 细胞色素P450酶 519
    23.3 探索嗅觉P450酶的底物和抑制剂范围 520
    23.4 生物转化酶在嗅觉中作用的动物试验证据 522
    23.5 人体嗅觉感受器研究 523
    23.6 讨论 524
    参考文献 525
    第24章 气味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 530
    24.1 代谢和吸收的基础机制 530
    24.1.1 阶段1:官能团化 531
    24.1.2 阶段2:生物结合 531
    24.1.3 阶段3:排泄 532
    24.2 重要气味类型的代谢 532
    24.2.1 醇和醛 532
    24.2.2 酯类 532
    24.2.3 硫醇 533
    24.2.4 萜烯类 534
    24.2.5 苯丙烷类 539
    24.3 结论和展望 542
    参考文献 542
    第25章 副嗅系统 546
    25.1 嗅觉的子系统组织 546
    25.2 犁鼻系统 548
    25.2.1 犁鼻器信号传导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 548
    25.2.2 副嗅系统的解剖结构 551
    25.2.3 信息素 553
    25.3 间隔器 554
    25.4 Gruneberg神经节 555
    25.5 主嗅上皮中的非经典嗅觉信号传导通路 555
    25.5.1 表达微量胺相关受体(TAAR)的神经元 556
    25.5.2 表达受体鸟苷酸环化酶-D(GC-D)的神经元 557
    25.6 人类副嗅系统? 558
    25.7 术语表 559
    参考文献 561
    第26章 气味感知障碍 572
    26.1 嗅觉丧失的流行病学 572
    26.2 嗅觉障碍的定义 572
    26.2.1 嗅觉定量障碍 572
    26.2.2 嗅觉定性障碍 573
    26.3 耳鼻喉科检查 573
    26.4 调查问卷 575
    26.5 嗅觉测试的心理物理学方法 576
    26.6 电生理/影像技术 577
    26.6.1 嗅电图(EOG) 577
    26.6.2 化学感受事件相关电位(CSERP)5 77
    26.6.3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578
    26.7 嗅觉障碍的原因和症状 579
    26.7.1 昀常见的原因 579
    26.7.2 不常见的病因 580
    26.8 症状/生活质量 581
    26.9 嗅觉障碍的自发性恢复 581
    26.10 嗅觉障碍的治疗 582
    26.10.1 SND相关嗅觉丧失的手术治疗 582
    26.10.2 SND相关嗅觉丧失的保守治疗 582
    26.10.3 URTI后/创伤后嗅觉丧失的保守治疗 583
    26.11 结束语和展望 583
    参考文献 584
    第27章 人和动物的嗅觉能力比较 597
    27.1 嗅觉灵敏度 600
    27.2 嗅觉辨别能力 604
    27.3 物种间嗅觉能力的定性比较 607
    27.3.1 收集关于化学环境的信息 607
    27.3.2 觅食和食物选择 607
    27.3.3 空间定位 607
    27.3.4 社会交往 607
    27.3.5 生殖 608
    27.3.6 学习与记忆 608
    27.4 总结 608
    参考文献 609
    第28章 哺乳动物嗅觉受体的异位表达 615
    28.1 异位表达的嗅觉受体的发现 615
    28.2 异位表达OR的功能性 616
    28.3 嗅觉受体作为细胞间识别分子 616
    28.4 迁移和寻路过程中的嗅觉受体 617
    28.5 嗅觉受体的诊断和治疗潜力 617
    28.6 异位表达的嗅觉受体的内源性配体 624
    28.7 嗅觉受体在非嗅觉组织中的信号传导通路 624
    28.8 真的是异位表达吗? 626
    28.9 异位表达的OR研究:挑战和前景 627
    参考文献 628
    第29章 香料和气味物质:TRP通道的激活剂 636
    29.1 TRP通道——嗅觉、化学感受和味觉 636
    29.2 激活TRP通道的植物次生化合物 640
    29.3 香料的健康益处 641
    29.4 TRP通道激活剂的负面作用 643
    29.5 结论 644
    参考文献 644
    第30章 气味化合物的抗炎作用 650
    30.1 识别抗炎活性气味化合物的意义 650
    30.1.1 气味化合物的化学分析进展 650
    30.1.2 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炎症的气味化合物 651
    30.1.3 气味化合物的传统应用 651
    30.2 抗炎活性的潜在机制 652
    30.2.1 Toll样受体的抗原检测 652
    30.2.2 参与炎症的细胞内信号通路 654
    30.2.3 TLR信号诱导的促炎性因子 654
    30.3 气味化合物抗炎活性的评估 654
    30.3.1 研究气味抗炎作用的体外细胞模型 655
    30.3.2 研究气味物质抗炎作用的体内和体外实验环境 656
    30.4 抗炎气味物质的识别 656
    30.4.1 气味化合物预吸收的抗炎作用 656
    30.4.2 气味化合物吸收后的抗炎活性 657
    30.5 风险评估 657
    30.5.1 侧柏酮的毒性 658
    30.5.2 丁香酚及相关化合物的毒性 658
    30.6 总结和展望 659
    参考文献 659
    第31章 气味物质的皮肤致敏作用 663
    31.1 皮肤致敏的分子机制 664
    31.2 重点气味物质的致敏分子结构类别 665
    31.2.1 脂肪醛 665
    31.2.2 芳香醛 666
    31.2.3α,β-不饱和醛 666
    31.2.4α,β-不饱和醇 667
    31.2.5α,β-不饱和酮 667
    31.2.6 取代酚 668
    31.2.7 活性酯 668
    31.2.8 萜烯类 668
    31.3 皮肤致敏试验 669
    31.3.1 动物试验 669
    31.3.2 人体试验——预测性和诊断性试验 670
    31.3.3 体外/计算机模型评估 672
    31.4 气味过敏的流行病学 673
    31.4.1 皮肤病患者的香精过敏 673
    31.4.2 一般人群的香精过敏 673
    31.4.3 控制皮肤致敏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673
    参考文献 674
    第32章 新生儿芳香疗法 679
    32.1 新生儿芳香疗法数据 680
    32.1.1 新生儿芳香疗法和疼痛数据 680
    32.1.2 新生儿应激的芳香疗法 681
    32.1.3 芳香疗法与新生儿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综合征 682
    32.1.4 新生儿芳香疗法和能量消耗 682
    32.1.5 研究的缺陷 682
    32.2 可能的解释 683
    32.2.1 从生理学角度考虑 683
    32.2.2 与成人研究相比对 683
    32.2.3 本质 684
    32.3 新生儿学相关研究和芳香疗法 684
    参考文献 684
    第33章 皮层嗅觉处理 687
    33.1 嗅觉 687
    33.2 嗅上皮 688
    33.3 嗅球 689
    33.4 中枢嗅觉通路和网络 689
    33.5 结论 691
    参考文献 692
    第34章 气味效价感知的行为和神经决定因素 696
    34.1 气味效价和行为 696
    34.1.1 气味效价感知与适应行为的相关性 696
    34.1.2 在实验环境中评估气味效价感知 697
    34.2 气味效价的决定因素 700
    34.2.1 分子特征对气味效价感知的影响 700
    34.2.2 对气味效价感知的背景影响 702
    34.3 人类大脑中的效价编码 704
    34.3.1 气味的皮层下和边缘处理——自动威胁检测的途径? 704
    34.3.2 皮层对象处理对气味效价感知的作用 705
    34.4 结论 707
    参考文献 708
    第35章 气味和情绪 714
    35.1 情绪是一种多元现象 715
    35.2 基本情绪 715
    35.3 维度方法 716
    35.4 超出效价:感觉的情况 717
    35.5 从传统模型到评估 719
    35.6 情绪在嗅觉中的功能 720
    35.7 结论 721
    参考文献 721
    第36章 厌恶性嗅觉条件反射 726
    36.1 关于参与哺乳动物厌恶性嗅觉条件反射的神经回路剖析 728
    36.2 厌恶性嗅觉条件反射诱导的结构和功能可塑性 730
    36.2.1 体感刺激US 730
    36.2.2 化学感受刺激 734
    36.2.3 自然发生的CS-US关联 735
    36.3 临床适用性 736
    36.3.1 焦虑和创伤相关疾病 737
    36.3.2 多发性化学物质过敏 737
    36.3.3 治疗前化疗恶心 738
    36.3.4 成瘾和物质相关性病症 738
    36.3.5 嗅觉厌恶条件反射的低效治疗 739
    36.4 结论 739
    参考文献 740
    第37章 依赖性记忆中气味线索的作用 751
    37.1 基于气味的背景依赖性记忆 751
    37.2 自传体嗅觉记忆 753
    致谢 755
    参考文献 755
    第38章 婴儿和儿童对气味的识别 758
    38.1 胎儿鼻腔化学感受 758
    38.1.1 羊水气味 760
    38.1.2 胎儿化学感受 760
    38.2 新生儿 762
    38.2.1 性质 762
    38.2.2 强度 763
    38.2.3 空间位置 764
    38.2.4 熟悉/陌生 764
    38.2.5 愉悦效价 765
    38.3 从语前婴儿至青春期前儿童 767
    38.3.1 性质 768
    38.3.2 强度 770
    38.3.3 熟悉/陌生 770
    38.3.4 愉悦效价 772
    38.4 结论和展望 773
    致谢 775
    参考文献 775
    第39章 嗅觉和进食行为 783
    39.1 代谢对气味感知的影响 784
    39.2 气味暴露的预期影响 785
    39.3 消耗 786
    39.4 鼻腔气味对进食行为的影响 787
    39.5 方法学考量 789
    39.6 结论 790
    参考文献 790
    第40章 嗅觉与睡眠 796
    40.1 睡眠:结构和测量 796
    40.1.1 NREM 797
    40.1.2 睡眠1期(N1) 797
    40.1.3 睡眠2期(N2) 797
    40.1.4 慢波睡眠(SWS或N3) 799
    40.1.5 REM(R) 799
    40.1.6 觉醒和不眠(W) 799
    40.2 睡眠的生理机制 800
    40.2.1 动物为什么会睡觉? 800
    40.3 不同于大多数形式的感官刺激:嗅觉刺激不会干扰睡眠 801
    40.3.1 纯嗅觉气味和轻微的三叉神经气味物质不会引起清醒 801
    40.4 气味可起到助眠作用:从芳香疗法到神经科学 803
    40.5 睡眠中嗅觉信息的处理 804
    40.5.1 嗅觉神经生理学的独特性可能是睡眠与嗅觉之间独特相互作用的基础 805
    40.6 嗅觉系统和清醒-睡眠调节系统高度相关 806
    40.7 嗅觉在睡眠期间心理活动中作用的研究 806
    40.7.1 气味作为记忆和巩固研究的线索 807
    40.7.2 在睡眠中学习新的嗅觉关联 808
    40.7.3 气味刺激对梦境的影响 809
    40.8 嗅觉和睡眠障碍 810
    40.8.1 睡眠中施用气味治疗睡眠呼吸障碍 810
    40.9 结束语 811
    参考文献 812
    第41章 鼻内三叉神经系统 819
    41.1 三叉神经系统的神经解剖结构概略 819
    41.1.1 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核 819
    41.1.2 中枢神经系统信号处理的解剖结构 820
    41.2 化学感受三叉神经的神经解剖结构 820
    41.2.1 外周结构和受体 820
    41.2.2 中枢神经信息处理的结构 820
    41.3 三叉神经感觉 821
    41.3.1 受体和知觉 821
    41.4 三叉神经系统的评估 824
    41.4.1 行为学方法 825
    41.4.2 电生理方法 826
    41.4.3 脑部成像 828
    41.5 嗅觉与三叉神经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828
    41.5.1 刺激 829
    41.5.2 间接相互作用 829
    41.5.3 外周相互作用 829
    41.5.4 中枢水平的相互作用 830
    41.6 三叉神经系统的临床方面 830
    41.6.1 嗅觉功能障碍和三叉神经感觉 830
    41.6.2 三叉神经功能障碍与嗅觉感觉 831
    致谢 831
    参考文献 831
    第42章 嗅觉感觉中的交叉模式整合 838
    42.1 鼻前嗅觉和鼻后嗅觉 839
    42.1.1 概念定义 839
    42.1.2 鼻前嗅觉与鼻后嗅觉的比较 839
    42.2 嗅觉和其他感觉线索间的交叉模式对应 842
    42.2.1 嗅觉和视觉线索间的交叉模式对应 842
    42.2.2 嗅觉和味觉线索间的交叉模式对应 844
    42.2.3 嗅觉和听觉线索间的交叉模式对应 844
    42.3 视觉线索对嗅觉感觉的影响 845
    42.3.1 双模式线索间的一致性 845
    42.3.2 文化背景 848
    42.4 味觉线索对嗅觉感觉的影响 848
    42.4.1 双模式线索间的一致性 849
    42.5 听觉线索对嗅觉感觉的影响 850
    42.5.1 双模式线索间的一致性 850
    42.5.2 文化背景 852
    42.5.3 背景声音 852
    42.6 三叉神经线索对嗅觉感觉的影响 853
    42.6.1 双模式线索间的一致性 853
    42.6.2 三叉神经线索诱导的气味定位 853
    42.6.3 三叉神经线索诱导的嗅觉感觉 853
    42.7 触觉线索对嗅觉感觉的影响 854
    42.7.1 双模式线索间的一致性 854
    42.7.2 黏度和硬度的影响 854
    42.8 结论 855
    参考文献 855
    第43章 人体气味的分析和化学 864
    43.1 人体汗液 864
    43.1.1 人体腋下气味的分析 864
    43.1.2 羧酸 865
    43.1.3 硫化物 867
    43.1.4 甾类化合物 870
    43.2 人尿液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871
    43.2.1 人尿液气味的分析 871
    43.2.2 羧酸 872
    43.2.3 硫化物 872
    43.2.4 含氮化合物 873
    43.2.5 酚类 873
    43.2.6 其他气味化合物 874
    43.3 人粪便和坑厕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875
    43.3.1 粪便气味分析 875
    43.3.2 羧酸 876
    43.3.3 硫化物 877
    43.3.4 含氮化合物 877
    43.3.5 酚类 877
    43.3.6 其他气味化合物 877
    43.4 结论 878
    参考文献 878
    第44章 人体腋下气味的生化和遗传 883
    44.1 细菌在气味形成中的重要性 883
    44.2 腋下定植形成特殊气味的细菌群 884
    44.3 人腋下分泌的特异性气味前体 884
    44.3.1 酸的前体 885
    44.3.2 巯基烷醇的前体 885
    44.3.3 类固醇的前体 886
    44.4 腋下细菌中的臭味释放酶及相应基因 887
    44.4.1 酸释放酶 887
    44.4.2 释放巯基烷醇的酶 887
    44.4.3 类固醇形成 889
    44.5 人类个体中释放的气味指纹 889
    44.6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对前体释放是否有影响? 889
    44.7 对气味形成和ABCC11多态性的种族影响 890
    44.8 展望:更有针对性的香体剂 891
    参考文献 892
    第45章 个体间体味差异 896
    45.1 人格 896
    45.2 性取向 897
    45.3 激素影响 897
    45.4 饮食 898
    45.5 疾病和障碍 901
    45.5.1 代谢性疾病 901
    45.5.2 感染性疾病 904
    45.5.3 肿瘤 905
    45.5.4 精神疾病 905
    45.6 结论 906
    致谢 906
    参考文献 906
    第46章 人体气味的处理 911
    46.1 嗅觉不敏感的谬论 912
    46.2 人体的化学信号 913
    46.3 人类发送者如何产生化学信号? 913
    46.3.1 腋窝区的腺体系统 913
    46.3.2 腋窝微生物群 914
    46.3.3 化学信号中有哪些组分? 914
    46.4 用于实验的人体腋窝化学信号 915
    46.4.1 对体味供者的限制 916
    46.4.2 采样介质 917
    46.4.3 采样类型 917
    46.4.4 采样的时间点和采样时长 918
    46.4.5 样本保存 918
    46.5 人类化学信号的中枢性处理 919
    46.5.1 枕叶皮层 919
    46.5.2 角回 919
    46.5.3 前(后)扣带回皮层 920
    46.6 避免危害的人体化学信号 920
    46.6.1 自我-其他个体的识别 920
    46.6.2 不同类型的其他个体:从亲属到陌生人 921
    46.6.3 与短暂性危害相关的化学信号:行为学证据 921
    46.7 对涉及避免危害的人类化学信号的中枢处理 923
    46.7.1 自身体味可激活自我-他人识别系统中的区域 923
    46.7.2 人体对他人体味熟悉程度的神经编码 924
    46.7.3 威胁性体味及其神经相关性 925
    46.8 人体化学信号的临床前景 926
    46.9 结论 927
    参考文献 928
    第47章 人体化学感受交流 939
    47.1 个体间交流 939
    47.1.1 社交交流 939
    47.1.2 化学感受交流 940
    47.2 人体中化学物质的释放 940
    47.3 人类对社交化学信号的感知 941
    47.4 单分子的化学感知交流 943
    47.4.1 男性体液相关物质 943
    47.4.2 女性体液相关物质 947
    47.4.3 方法学建议 949
    47.5 通过复合体液的化学感受交流 952
    47.5.1 与生殖相关的化学交流 952
    47.5.2 与避免危害相关的化学交流 953
    47.6 展望 955
    致谢 956
    参考文献 956
    彩图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