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构造地质学》按照“思想方法与构架—新理论与应用—专题知识与实践—知识综合与运用”思路构思,分四卷先后出版。本书为第三卷,是本套教材的核心卷,以中小尺度构造为重点内容,同时兼顾与显微构造和大地构造的衔接和延伸。主要包括节理、面理、线理、韧性剪切带、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构造、变质核杂岩等传统构造地质学内容,以及特殊类型的褶皱、应变分配、自洽多尺度模拟方法等新理论和新方法。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构造岩石学基础 1
1.1 构造岩的概念与类型 1
1.1.1 断层角砾和断层泥 2
1.1.2 玻化岩 3
1.1.3 构造角砾岩 6
1.1.4 碎裂岩系列 7
1.1.5 糜棱岩系列 8
1.1.6 复杂构造岩 10
1.1.7 不同构造岩的叠加与鉴别 11
1.2 构造岩与构造层次 12
1.3 高压-超高压构造岩及其意义 15
1.3.1 弱变形榴辉岩的显微构造特征和变形机制 16
1.3.2 高压-超高压变质糜棱岩显微构造特征和变形机制 17
1.3.3 大地构造意义 21
1.4 L-构造岩 21
1.4.1 概述 21
1.4.2 收缩型L-构造岩的识别 24
1.4.3 L-构造岩的形成机理 27
1.4.4 有关问题讨论 32
思考题 34
参考文献 34
第2章 特殊类型的褶皱 43
2.1 膝褶 43
2.1.1 膝褶的几何学特征 44
2.1.2 影响膝褶的因素 45
2.1.3 膝褶带形成机理讨论 48
2.2 侧生褶皱和侧生构造 52
2.2.1 侧生褶皱类型和形态 52
2.2.2 侧生褶皱的运动学指向问题 56
2.2.3 实例简介 56
2.3 伸展褶皱简介 58
思考题 59
参考文献 59
第3章 节理和脉 62
3.1 节理 62
3.1.1 节理的概念和特征 62
3.1.2 节理的运动学和应力特征 64
3.1.3 节理的形成 65
3.1.4 节理与构造应力和应变 67
3.1.5 节理的生长与形态 69
3.1.6 节理的相互作用与相对年龄 72
3.2 脉 75
3.2.1 脉的形成 75
3.2.2 脉的内部结构和脉的类型 76
3.2.3 脉的排列方式 80
3.2.4 实例分析 83
3.3 显微脉实例介绍 84
思考题 85
参考文献 85
第4章 脆性构造运动学 86
4.1 脆性断层运动学判别原理 86
4.1.1 矿物生长纤维和缝合线 86
4.1.2 次级破裂或次级剪切 87
4.1.3 脆性构造岩 89
4.2 断层与应力分析 91
4.2.1 共轭断层系 92
4.2.2 复杂断层群 93
4.2.3 利用断层滑动反演古应力 94
4.3 断层滑动数据的运动学分析 97
4.3.1 断层面解 97
4.3.2 运动学资料的运用 98
4.4 野外运动学分析实践 99
4.4.1 实践训练 99
4.4.2 分析参考 101
思考题 102
参考文献 102
第5章 面理和劈理 104
5.1 面理和劈理的概念 104
5.1.1 面理 104
5.1.2 劈理 105
5.1.3 铅笔劈理和断离劈理 107
5.2 褶劈理和伸展褶劈理 109
5.2.1 褶劈理 109
5.2.2 伸展褶劈理及相关问题讨论 114
5.3 面理的发育 118
5.3.1 面理与褶皱 118
5.3.2 面理与构造应变椭球XY面的关系 120
5.3.3 面理与应变和体积损失 123
5.3.4 面理与岩性和变质环境 125
5.4 面理叠置 126
5.5 有关破劈理问题讨论 131
5.5.1 国内教材有关“破劈理”的论述 131
5.5.2 问题讨论 131
5.6 运动方向判定实践 132
5.6.1 实践训练 132
5.6.2 分析参考 133
思考题 134
参考文献 134
第6章 线理 139
6.1 基本术语与类型 139
6.2 与塑性变形有关的线理 140
6.2.1 物线理 141
6.2.2 皱纹线理 143
6.2.3 窗棂构造 144
6.3 与脆性变形有关的线理 145
6.3.1 矿物纤维线理 145
6.3.2 擦痕或擦面线 147
6.4 线理与运动学问题 148
6.4.1 有关断层的运动学 149
6.4.2 拉伸线理与运动学 149
6.4.3 C-面上的条纹线理与运动学 151
6.4.4 褶皱枢纽和相关线理 153
6.5 布丁构造 155
6.5.1 布丁构造与缩胀构造 155
6.5.2 几何形态、黏度和应变 156
6.5.3 不对称的布丁化及其旋转 159
6.5.4 面理布丁化 162
6.5.5 布丁化与应变椭圆 164
思考题 165
参考文献 166
第7章 韧性剪切带 167
7.1 概念与类型 167
7.1.1 脆性与塑性剪切带比较 170
7.1.2 韧性剪切带特征 170
7.2 理想的塑性剪切带 172
7.2.1 被动标志体的偏移与偏转 174
7.2.2 面理和应变 174
7.2.3 线理 176
7.2.4 简单剪切带 177
7.2.5 扩张/压缩带 177
7.2.6 扩张/压缩剪切带 178
7.3 一般剪切带 178
7.3.1 一般剪切带的特征 178
7.3.2 次简单剪切带 181
7.4 非平面应变剪切带 182
7.5 糜棱岩 183
7.5.1 糜棱岩的特征和类型 183
7.5.2 糜棱岩发育动力学 187
7.5.3 糜棱岩发育的变质条件 189
7.6 剪切指向的判定 192
7.6.1 标志体的错移 193
7.6.2 面理和剪切条带 194
7.6.3 斜面理 197
7.6.4 矿物鱼构造 199
7.6.5 残碎斑晶系 204
7.6.6 变斑晶系 210
7.6.7 褶皱和布丁 214
7.6.8 碎裂的残斑 219
7.6.9 应变影 221
7.6.10 四分构造 226
7.7 观察与实践 228
7.7.1 实践训练 228
7.7.2 分析参考 232
思考题 237
参考文献 237
第8章 逆冲推覆构造 241
8.1 有关术语 242
8.2 逆冲构造的几何学 245
8.2.1 叠瓦状逆冲断层系 245
8.2.2 双重构造 246
8.2.3 断坡-断坪的几何学和运动学 252
8.2.4 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形式 256
8.3 逆冲推覆构造与褶皱的关系 258
8.3.1 褶皱推覆体 258
8.3.2 逆冲断层与褶皱 260
8.4 薄皮构造 270
8.4.1 薄皮构造特征 270
8.4.2 前陆和后陆的构造样式比较 271
8.4.3 北美西部的两个构造带比较 272
8.5 逆冲推覆作用的力学悖论 273
8.5.1 Hubbert和Rubey的突破 273
8.5.2 著名的啤酒罐实验 274
8.5.3 逆冲岩片并非整体移动 274
8.6 楔形模型与造山楔 275
8.6.1 楔形模型的提出 275
8.6.2 造山楔 276
8.7 观察与实践 278
8.7.1 实践训练 278
8.7.2 分析参考 281
思考题 284
参考文献 284
第9章 走滑构造 287
9.1 走滑断层与转移断层概念 287
9.1.1 走滑断层 287
9.1.2 转移断层 288
9.2 走滑构造的发育过程 290
9.2.1 走滑构造的实验研究 290
9.2.2 走滑剪切带中的各类构造 292
9.3 转换挤压与转换拉张 301
9.3.1 应变椭球 303
9.3.2 线性构造 305
9.4 应变分配简介 307
9.4.1 概述 307
9.4.2 板块边界和大尺度的应变分配 309
思考题 310
参考文献 310
第10章 变质核杂岩 312
10.1 概述 312
10.2 变质核杂岩特征及过程 313
10.2.1 拆离断层特征及过程 313
10.2.2 下部岩石特征及过程 316
10.2.3 上部岩石特征及过程 316
10.3 变质核杂岩、片麻岩穹窿与同构造岩浆穹窿 317
10.4 变质核杂岩的成因机制 317
10.4.1 变质核杂岩运动学模型与核部杂岩的揭露过程 317
10.4.2 变质核杂岩的动力学机制及控制因素 319
10.5 变质核杂岩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325
10.5.1 造山后重力垮塌 325
10.5.2 克拉通破坏 326
10.5.3 俯冲大洋板块回撤 328
10.5.4 洋脊慢速-超慢速扩张 330
思考题 335
参考文献 335
第11章 构造分析新进展——从运动学到完备力学,从单尺度到多尺度 345
11.1 大变形运动学分析概述 345
11.2 韧性剪切应变带的运动学模拟 351
11.3 运动学研究的局限性 353
11.4 自洽多尺度模拟理论和方法 355
11.4.1 应力张量、应变张量和本构方程 357
11.4.2 经典的Eshelby 包体/ 异质体理论 359
11.4.3 广义Eshelby 理论及其在多尺度问题中的应用 361
11.4.4 MOPLA 模拟的MATLAB 程序 364
11.5 MOPLA 的应用 366
思考题 366
参考文献 367
附录1 造山带研究23问 370
Appendix 1 23 questions in the study of orogenic belts 377
附录2 我国关键区域构造问题 387
参考文献 390
Appendix 2 The key regional tectonic problems in China 391
References 396
附录3 糜棱岩与片岩和片麻岩的比较 397
附录4 符号说明 398
附录5 中小构造研究18问405
Appendix 5 18 questions in small-scale structural study 410
跋——编后感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