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明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经历有传奇色彩。他是我国模糊数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模糊数学以外也取得了多个重要的成果。他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学界一位杰出的领军人物。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特别是推动我国西部的数学教育事业,以及引领四川大学数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善于思考,勇于担当,有锋芒,有情怀,把毕生的精力和才华挥洒在祖国的数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中。
本书用感人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刘应明。读者可以从他的学问、事业、理念、实践、人生等方面得到许多启发。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序
刘应明简介 1
第一篇 闽江少年,北大学子
第一章 乱世出英豪,薪火永相传 5
第一节 生于乱世,刘家福星 5
第二节 有福之州,薪火相传 7
第二章 名士多磨难,英雄出少年 8
第一节 洪山桥镇的清贫少年 8
第二节 寄宿格致中学的十岁男孩 9
第三节 福州一中,文理兼修的少年英才 9
第三章 追梦在北大,遨游在数海 12
第一节 “北大,很让人向往” 12
第二节 初窥数学的殿堂 13
第三节 名师与高徒 15
第四节 北大人的特质,“要敢于先天下之先,言他人之不能言” 17
第五节 刘应明作为校友代表在北大数学学科百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19
第二篇 厚积薄发,学海弄潮
第四章 扎根川大,从这里崛起 25
第一节 扎根川大五十年 25
第二节 初露锋芒,阁楼里的修炼 27
第三节 石压笋斜出——曲折的成长过程 29
第四节 柯召、康乃尔和许琦之,慧眼识英才 32
第五节 转折——进入四川大学数学研究所 34
第六节 在科学的春天里驰骋 36
第七节 对四川大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39
第五章 奠基之作——从模糊数学到模糊拓扑学 41
第一节 模糊数学浅谈 41
第二节 一个奠基性成果的诞生 43
第三节 模糊数学方面的系统研究 44
第四节 拓扑学方面的系统研究 46
第五节 与中国模糊数学事业的不解之缘 49
第六章 引领川大数学学科建设的历程 55
第一节 接班,登上学术带头人的舞台 55
第二节 学术队伍的建设和延揽人才 56
第三节 从一级学科博士点到全国重点学科 60
第四节 从“211 工程”“985 工程”到长江数学研究中心 64
第五节 跨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之路 68
第七章 着眼大局,立足四川,辐射西部 70
第一节 着眼发展中国数学事业的大局 70
第二节 推动和协助我国多所高校的学科建设 74
第三节 扶持四川数学事业 89
第四节 心系西部数学事业 93
第三篇 桃李春风,教坛宏图
第八章 刘应明的教育思想侧记 105
第一节 教师——令人羡慕的职业 105
第二节 数学教育,关乎个人与国家 107
第三节 让数学从幕后走向前台,让数学更贴近生活 112
第四节 数学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 113
第五节 记者访谈数则 114
第九章 研究生教育的理念与成效 119
第一节 高基点、高标准、全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科技人才 119
第二节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21 世纪建设人才 126
第三节 桃李芬芳,英才辈出 130
第四节 “学生们”心中的刘老师 140
第十章 探索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格局 145
第一节 创建四川大学“国家数学人才培养基地” 145
第二节 四川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首批入选“珠峰计划” 149
第十一章 数学普及,从青少年中培育与发掘数学英才 154
第一节 背景及领导机构 154
第二节 数学普及与数学课外活动 156
第三节 培养与发掘青少年数学英才 160
第四篇 心系国是,情寄山河
第十二章 社会活动掠影 173
第一节 政坛履责,浩然正气 173
第二节 以建设高素质参政党为目标,奋力推进九三学社社务工作 180
第三节 参加四川省科协领导工作,关心青少年成长,长期引导四川省数学会工作 185
第十三章 生活情趣掠影 189
第一节 友人眼中的刘应明 189
第二节 刘应明的随笔与游记选辑 190
第五篇 大江东去,风骨流芳
第十四章 七十寿庆,誉满神州 207
第一节 川大“牛”院士过生,中国数学界“牛人”都来了 207
第二节 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会刊Fuzzy Sets and Systems出版刘应明院士70华诞专刊 212
第三节 回归故里,看望恩师 215
第十五章 落日余晖,留照后人 217
第一节 病房与领奖台 217
第二节 捐资助学,生命不息 218
第十六章 千秋余意,悼念与缅怀 221
第一节 社会各界的悼念与缅怀 221
第二节 部分唁函唁电摘录 223
第三节 四川大学的缅怀与告慰 226
附录A 刘应明生平活动年表 239
附录B 刘应明著作目录 243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