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本科课程“作物生理生态学”基础上,结合相关高校实验教学内容,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大田作物为对象,从表型监测、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3个层面,遴选整理了相关生理生态学实验分析方法和技术。书中部分实验技术是经典实验技术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也有部分实验由编者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后整理而成。本书共10章内容,每个实验均设置了实验目的、原理、用品、步骤、作业和参考文献。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作物光合生理生态实验 1
实验一 作物光合速率的测定 1
实验二 不同光强对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7
实验三 作物群体光合速率的测定 10
实验四 作物消光系数的测定 12
实验五 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测定 14
实验六 LED光源及其光谱能量分布的测定 16
实验七 光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8
第二章 作物温度生理生态实验 21
实验一 田间红外辐射器增温处理方法 21
实验二 土壤温(湿)度的测定 22
实验三 高温对作物花粉活力的影响 24
实验四 小麦冬季增温实验 25
实验五 低温对小麦种子萌发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7
实验六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9
实验七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0
实验八 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酶活性的影响 32
第三章 作物水分生理生态实验 35
实验一 土壤水分含量、水势及渗透压测定及相互关系分析 35
实验二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37
实验三 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测定 39
实验四 作物萎蔫系数的测定 41
实验五 PEG法模拟作物干旱实验 43
实验六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 45
第四章 作物营养生理生态实验 52
实验一 作物溶液培养法观察缺素症 52
实验二 作物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54
实验三 作物矿质元素磷、钾含量的测定 56
实验四 总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58
实验五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60
实验六 稻田氮损失的测定 62
实验七 养分利用率试验设计 65
第五章 作物二氧化碳生理生态实验 68
实验一 CO2浓度增加系统设计 68
实验二 CO2浓度增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70
实验三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73
实验四 CO2浓度升高对叶片微结构的影响 75
实验五 CO2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76
实验六 利用 LI-8100A土壤呼吸仪测定土壤呼吸 78
第六章 作物激素分析实验 81
实验一 作物伤流强度测定方法 81
实验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83
实验三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85
实验四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87
实验五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90
实验六 细胞分裂素合成酶活性测定方法 91
实验七 细胞分裂素活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93
实验八 细胞分裂素单加氧酶活性测定方法 94
第七章 作物分子生理实验 96
实验一 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基因表达量 96
实验二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表达量 99
实验三 双向电泳检测差异表达蛋白质 102
实验四 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表达部位 111
实验五 GUS染色确定基因的表达部位 116
实验六 烟草表皮细胞的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118
第八章 作物表型分析实验 121
实验一 作物氮素营养的快速检测方法 121
实验二 叶面积指数快速测量方法 123
实验三 作物生物量无损监测方法 127
实验四 作物株高无损检测方法 129
第九章 作物品质生理生态实验 131
实验一 稻米碾磨品质的测定 131
实验二 稻米外观品质的测定 133
实验三 稻米食味品质人工品尝实验 134
实验四 蛋白质组分的测定 136
实验五 氨基酸的测定 138
实验六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140
实验七 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测定——粉质仪法 142
实验八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快速黏度分析仪法(RVA法) 146
实验九 小麦粉面筋含量的测定 147
实验十 棉籽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149
实验十一 棉纤维品质指标检测技术 152
实验十二 游离棉酚含量的测定 155
第十章作物幼苗材料培养 157
实验一 几种水稻育秧技术的比较 157
实验二 小麦幼苗的溶液培养方法 162
实验三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164
实验四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