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内容包括草类植物种子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和物质组成,休眠和萌发,种子质量检验,原种与良种生产,种子生产的农业技术措施,种子收获、加工与贮藏,种子审定,苜蓿内生根瘤菌种子,种子的经营管理等,既包含草类植物种子科学基础知识的有关内容,也包含新品种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及良种繁育、良种种子生产田建设等实践操作性的内容。本教材总结凝练了草类植物种子科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生产技术,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草类植物种子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具有知识与创新相互衔接,科学与技术前后呼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种子、良种、种业重点,体现种子科学发生、发展的特色。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草类植物种子学及其研究内容 1
一、种子的含义 1
二、草类植物的概念及草类植物种子学的研究范畴 1
三、草类植物种子学的研究内容 2
第二节 草类植物种子学的相关学科 2
第三节 草类植物种子在我国经济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3
第四节 草类植物种子科学研究进展 3
一、国外草类植物种子科学研究进展 3
二、我国草类植物种子科学研究进展 5
第五节 草类植物种子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8
一、国外草类植物种子产业现状与发展 8
二、我国草类植物种子产业现状与发展 9
第二章 种子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和物质组成 13
第一节 草类植物种子的形态结构 13
一、种子外部形态 13
二、种子形态结构 14
三、种子解剖结构 17
第二节 种子的分类和识别 19
一、重要草类植物种子的形态结构 19
二、重要草类植物种子检索表 31
第三节 草类植物种子的化学成分和物质组成 49
一、草类植物种子的化学成分 49
二、草类植物种子的物质组成 53
第三章 草类植物种子休眠 72
第一节 草类植物种子休眠的概念和意义 72
一、草类植物种子休眠的概念 72
二、草类植物种子休眠的意义 73
第二节 草类植物种子的休眠类型 73
一、种皮引起的休眠 73
二、胚休眠 75
三、抑制物质引起的休眠 76
四、外界条件诱导的二次休眠 76
五、综合休眠 77
第三节 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78
一、物理方法 78
二、化学方法 80
三、生物方法 81
四、综合方法 81
第四章 草类植物种子的萌发 83
第一节 草类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 83
一、吸胀 83
二、萌动 84
三、发芽 85
第二节 草类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基础 85
一、萌动种子细胞溶质渗透与细胞膜修复 86
二、萌动种子线粒体发育 86
三、萌动种子DNA修复 87
四、萌动种子钝化酶和RNA活化 87
五、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贮藏物质的转化 87
六、种子萌发的能量代谢与蛋白质、核酸合成 89
第三节 影响草类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 90
一、种子萌发的内在生理条件 90
二、种子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 91
第五章 草类植物种子质量检验 94
第一节 草类植物种子质量检验的目的、作用和程序 94
一、草类植物种子质量检验的目的和作用 94
二、草类植物种子质量检验的程序 95
第二节 扦样 96
一、扦样原则和种子批 96
二、样品种类、扦样程序和分样程序 109
第三节 净度分析 114
一、净度分析的意义 114
二、净度分析组分的划分 114
三、净度分析的程序 122
第四节 发芽试验 127
一、发芽试验的意义 127
二、发芽试验程序 128
第五节 水分测定 148
一、水分测定的意义 148
二、水分测定程序 149
第六节 其他植物种子数测定 152
一、其他植物种子数测定的意义 152
二、其他植物种子数测定程序 153
第七节 生活力测定 154
一、生活力测定的意义 154
二、生活力测定程序 155
第八节 重量测定 165
一、重量测定的意义 165
二、重量测定程序 166
第六章 原种生产 168
第一节 原种的定义和标准 168
第二节 原种生产应用的选择方法 168
一、混合选择法 168
二、单株选择法 169
三、改良混合选择法 171
第三节 三圃制原种生产 172
一、三圃制原种生产程序 172
二、三圃制原种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73
第四节 二圃制原种生产 173
第五节 原种生产的注意事项 174
一、圃地选择与保种隔离 174
二、原种生产田的栽培与管理 175
三、原种收获与贮藏 175
四、原种混杂原因及预防措施 176
第七章 良种繁育 178
第一节 良种概念及其作用 178
一、良种的概念 178
二、草类植物良种应具备的条件 178
三、良种在草业生产中的作用 181
第二节 良种繁育及其任务 182
一、良种繁育的概念 182
二、良种繁育的任务 182
第三节 良种生产制度 182
一、国外的良种生产制度 182
二、我国的良种生产制度 183
三、一级种子田 184
四、二级种子田 185
第四节 草类植物种子田的栽培管理 185
一、种子田与牧草生产田栽培管理的区别 185
二、种子田的栽培管理技术 186
第五节 加速良种繁殖的方法 186
一、精量稀播与高倍繁殖 186
二、异地或异季加代繁殖 186
三、无性繁殖 187
四、组织或细胞培养繁殖 187
第六节 品种混杂退化及其危害 187
一、混杂退化的相关含义 187
二、混杂退化的危害 190
第七节 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190
一、机械混杂 190
二、生物学混杂 191
三、自然变异 191
四、不正确的人工选择 192
五、不良的栽培管理条件 192
六、育成品种的分离重组 192
七、环境条件的影响 193
八、遗传基础贫乏 194
第八节 良种混杂退化的防治方法 194
一、因地制宜做好良种的合理布局和搭配 194
二、建立健全良种的保纯制度 194
三、采用适宜的隔离措施 195
四、去杂去劣 195
五、改变生长条件,提高良种种性 195
六、加强人工选择 196
第九节 不同授粉方式草类植物的良种繁育 198
一、自花授粉草类植物的良种繁育 198
二、异花授粉草类植物的良种繁育 199
三、杂交种种子生产 199
四、常异花授粉草类植物的良种繁育 203
第十节 商品种子的分级繁育和世代更新 203
一、分级繁育 203
二、世代更新 204
三、保纯繁殖生产和循环选择生产 205
第八章 草类植物种子生产的农业技术措施 206
第一节 草类植物种子田的选择布局及土壤耕作 206
一、种子田的选择和布局 207
二、种子田的土地要求 209
第二节 种子田播种技术 209
一、播种方式和方法 209
二、播种时间及播种量 211
第三节 田间管理 212
一、田间杂草防除 213
二、施肥 216
三、灌溉 220
四、病虫害防治 222
五、人工辅助授粉 224
第九章 种子收获、加工与贮藏 226
第一节 种子收获 226
一、种子的收获时间 226
二、种子的收获方法 228
第二节 种子干燥 228
一、种子干燥原理 229
二、种子干燥方法 230
第三节 种子清选与分级 231
一、清选原理 231
二、清选方法 233
三、种子分级 238
第四节 种子包装 247
一、包装容器及材料 247
二、包装方法 248
第五节 种子贮藏 248
一、贮藏原理 249
二、种子贮藏库 251
三、种子贮藏方法 253
四、种子贮藏库管理 254
第十章 草类植物种子审定 257
第一节 种子审定及发展 257
一、种子审定及其意义 257
二、种子审定的内容和方法 258
三、种子审定的发展 259
第二节 草品种种子审定资格及等级 260
一、种子审定资格 260
二、审定种子的等级 261
第三节 种子审定的标准和要求 262
一、种子审定的田间管理 262
二、种子收获加工过程中的管理要求 269
第四节 草类植物种子审定程序 269
一、申请 269
二、田间检查 270
三、种子收获和加工中的监督检查 272
四、种子的室内检验 272
五、贴标签和封缄 272
六、对照检验 273
第十一章 苜蓿内生根瘤菌种子 275
第一节 苜蓿与根瘤菌共生的遗传基础 275
第二节 苜蓿与根瘤菌共生育种 276
一、共生育种的概念 276
二、苜蓿与根瘤菌共生育种概况 276
第三节 优良根瘤菌种质资源筛选 277
一、高效结瘤固氮根瘤菌株筛选 277
二、促进生长根瘤菌株筛选 278
三、抗逆性根瘤菌株筛选 279
四、复合功能根瘤菌菌株筛选 280
五、优良根瘤菌种质资源筛选程序 281
第四节 内生根瘤菌种子构建 281
一、苜蓿和根瘤菌专一性共生组合筛选 281
二、内生根瘤菌种子构建方法 283
第五节 种子内生根瘤菌传代能力和传代有效性 288
第十二章 草类植物种子的经营管理 295
第一节 种子企业经营管理 295
一、种子企业经营计划 295
二、企业组织管理 297
三、企业经营决策 297
四、经营控制 298
第二节 生产要素管理 299
一、人力资源管理 299
二、财务管理 303
三、物资与设备管理 307
四、企业技术管理 309
第三节 营销管理 310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 310
二、目标市场选择 314
三、种子营销组合策略 315
第四节 投资项目管理 318
一、草类植物种子投资项目 318
二、投资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320
三、投资项目评估 322
案例Ⅰ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紫花苜蓿良种繁育田建设 325
案例Ⅱ 新疆天山北坡冲积平原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田建设 332
案例Ⅲ 柱花草种子生产田建设 339
案例Ⅳ 西北冷凉地区饲用燕麦种子生产田建设 344
主要参考文献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