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地理信息服务中引入空间认知、本体论、全息论等内容,构建全息地理信息服务理论框架,充分利用地理本体理论、本体模型构建、地理信息关联、地理过程重构、地理信息服务等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了全息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包括地理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关系模型。通过全息地理信息关联与地理过程重构,建立完整、统一、共享的地理信息,搭建全息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满足跨学科、跨专业的服务需求,推动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全息地理信息服务概论 2
1.1.1 产生背景 2
1.1.2 意义 6
1.1.3 发展现状 8
1.2 内容体系 17
1.3 内容组织 18
第2章 全息地理信息服务理论框架 21
2.1 地理与地理认知 21
2.1.1 地理 21
2.1.2 地理认知 22
2.2 本体与地理本体 23
2.2.1 哲学本体 23
2.2.2 信息本体 23
2.2.3 地理本体 25
2.3 全息理论与全息地理学 27
2.3.1 全息理论 27
2.3.2 全息地理学 29
2.4 全息地理信息服务 30
2.4.1 地理信息 30
2.4.2 地理信息服务 31
2.4.3 全息地理信息服务流程 31
2.5 本章小结 36
第3章 全息地理空间数据本体表达 37
3.1 全息地理空间数据表达形式 37
3.1.1 多模式表达 37
3.1.2 多尺度表达 38
3.1.3 多形态表达 38
3.1.4 多时态表达 38
3.1.5 多主旨表达 39
3.2 地理空间数据本体建模方法 39
3.2.1 建模元语 39
3.2.2 建模语言 41
3.2.3 构造准则 42
3.2.4 建模方法 42
3.2.5 建模工具 43
3.3 空间特征表达 44
3.3.1 空间关系本体模型框架 44
3.3.2 基于求交的描述模型 44
3.3.3 区域连接演算模型 46
3.3.4 方位关系 49
3.3.5 度量关系 51
3.4 地理特征表达 52
3.4.1 一般信息 53
3.4.2 RDFS 特性 53
3.4.3 等价/不等价特性 55
3.4.4 属性类型约束 56
3.4.5 属性特征 56
3.4.6 基数限定 58
3.4.7 类的交集 59
3.5 本章小结 59
第4章 全息地理空间数据本体模型 60
4.1 本体模型概念框架 60
4.2 空间数据全息元 62
4.2.1 空间数据多尺度全息元 62
4.2.2 空间数据区域分块全息元 63
4.2.3 空间数据分层全息元 64
4.2.4 空间数据对象全息元 64
4.2.5 空间数据空间关系全息元 71
4.2.6 全息空间数据本体模型 71
4.3 地理数据全息元 73
4.3.1 自然资源全息元 75
4.3.2 人文社会经济全息元 79
4.3.3 城市地理全息元 80
4.3.4 生态环境全息元 81
4.3.5 全息地理数据本体模型 81
4.4 全息地理空间数据本体模型特点 82
4.5 本章小结 83
第5章 全息地理信息关联 85
5.1 全息地理信息关联框架 85
5.2 空间数据全息关联 87
5.2.1 关联规则 87
5.2.2 拓扑关系关联 89
5.2.3 距离关系关联 93
5.2.4 方向关系关联 97
5.3 地理数据全息关联 100
5.3.1 地理数据关联 100
5.3.2 语义关联关系 100
5.3.3 时间关联关系 101
5.3.4 地理数据关联规则 101
5.3.5 语义关联计算 101
5.3.6 时间关联计算 105
5.4 本章小结 106
第6章 全息地理过程重构与应用 108
6.1 全息地理过程重构 108
6.1.1 地理过程数学模型 108
6.1.2 地理空间离散化 111
6.1.3 地理过程推理 112
6.2 越野通行能力分析 114
6.2.1 因素分析 115
6.2.2 越野通行能力模型构建 119
6.3 洪水灾害预警 125
6.3.1 因素分析 125
6.3.2 预报模型 127
6.3.3 洪水预报模型计算 128
6.4 本章小结 131
第7章 全息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133
7.1 平台架构 133
7.2 平台功能 134
7.3 全息地理信息计算机服务平台 136
7.3.1 二维地理空间分析 137
7.3.2 三维地理空间分析 138
7.3.3 地理空间数据服务 139
7.4 全息地理信息移动服务平台 141
7.4.1 移动服务平台组成 141
7.4.2 移动服务平台功能 143
7.5 本章小结 146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147
主要参考文献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