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面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提出了“本底调查测度—多维认知—科学识别—价值重塑—规划调控—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从理论到实践的生态空间保护和监管研究范式。以全国、沿海地区、典型城市等不同尺度区域为研究对象,针对人类活动影响调控、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效能复合等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目标,从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多维度出发,针对生态空间类型与功能指标遥感信息提取、生态空间格局与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及其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网络与优先保护区域识别、生态空间保护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与分区保护研究等重点问题展开论述,为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面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的生态空间保护和监管研究范式 1
第一节 生态系统管理内涵 2
一、生态系统管理 2
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展望 4
三、生态系统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5
第二节 生态空间保护和监管研究回顾与展望 6
一、生态空间类型与功能测度 6
二、生态空间与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7
三、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 8
四、生态空间规划与管理 9
第三节 生态空间保护与监管研究范式 10
一、生态空间保护和监管研究的理论支撑 10
二、面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的生态空间保护和监管逻辑框架与研究范式 13
参考文献 16
第二章 生态空间类型与功能遥感信息提取 2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21
第二节 基于高分辨率高光谱数据和小光斑激光雷达数据的滩涂植被精细分类方法研究 22
一、滩涂植被遥感精细分类特征提取 23
二、滩涂植被遥感精细分类模型构建 30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33
第三节 面向均质植被响应单元的滩涂植被生物量多尺度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37
一、多源数据收集 38
二、均质植被响应单元的提出 38
三、均质植被响应单元的构建 44
四、生物量多尺度遥感估算模型构建 46
五、生物量多尺度遥感估算结果与精度评价 47
六、最佳研究尺度、最优模型配置和最大贡献因子确定 49
七、讨论 54
第四节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湿地植被有机碳含量估算研究 57
一、研究方法 58
二、植被有机碳及光谱特征 60
三、植被有机碳反演模型估算与比较 63
四、讨论 70
参考文献 72
第三章 生态空间格局与人类活动影响 76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76
第二节 全国自然地理因子与国土空间格局 76
一、自然地理因子空间格局 76
二、国土空间结构与分布 80
第三节 全国生态空间格局与分布规律 81
一、生态空间总体格局特征 81
二、重点生态保护建设区空间格局 82
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83
四、国内外典型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对比 84
第四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影响 84
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空间演变影响 84
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影响 89
第五节 人类活动对沿海地区生态风险影响 91
一、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92
二、陆地生态系统生境质量与影响因素 95
三、人类活动对近海区域的生态风险 97
第六节 土地利用视角下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 99
一、湿地变化预测与风险评估方法 99
二、典型城市湿地变化及其压力源 101
三、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及预测 103
参考文献 107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及其相互关系 11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第二节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及其区域差异 112
一、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方法 112
二、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划分 114
三、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变化分析 116
四、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关系差异分析 119
第三节 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与环境公正 120
一、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指数构建与相互关系研究方法 121
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 123
三、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指数时空分异 124
四、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126
五、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格局与生境质量的相互关系 127
六、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失衡与环境正义之间的关系 131
第四节 烟台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与空间流转 132
一、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与空间流转研究方法 132
二、烟台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演变 136
三、烟台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机制 141
四、烟台市固碳服务空间流转 144
第五节 多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差异 147
一、多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差异性分析 148
二、多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差异性 153
参考文献 154
第五章 生态系统网络与优先保护区域识别 159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59
第二节 沿海地区生态系统保护优先区域识别 160
一、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生境退化指数空间分布 161
二、沿海地区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区域空间分布 161
第三节 大都市区生态网络构建和优先保护区精细化识别 162
一、生态网络构建及其关键区域精细化识别方法 163
二、大都市区生态功能空间格局 166
三、大都市区生态网络与优先保护区空间格局 169
四、区域尺度生态网络识别方法改进 174
第四节 城市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和修复区域诊断与识别 176
一、城市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和修复区域识别方法 177
二、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181
三、城市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和修复区域空间分布 185
第五节 海岸带区域生态风险与海洋利用方式冲突 189
一、城市海岸带区域生态风险与受损退化区域空间分布 190
二、海洋利用方式冲突分析 196
三、陆海统筹城市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和修复区域 197
四、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措施 198
参考文献 201
第六章 生态空间保护的经济与环境效应 204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4
第二节 生态退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05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 205
二、生态退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方法 206
三、生态退耕与区域社会经济因子的空间演变特征 208
四、生态退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9
第三节 生态系统保护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 214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 214
二、生态系统保护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 215
三、沿海地区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指标状况时空分布特征 218
四、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22
五、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 224
第四节 生态空间保护对大气PM2.5的去除作用和影响 .227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 227
二、生态空间保护对大气PM2.5去除作用和影响的研究方法 228
三、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大气PM2.5浓度的影响 230
四、土地利用/覆被与大气PM2.5浓度时空演变 232
五、林地对大气PM2.5污染的减缓影响 235
参考文献 242
第七章 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与分区保护研究 247
第一节 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保护分区的认知 247
一、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空间保护分区 247
二、生态空间分区管制 249
第二节 盐城市大丰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249
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249
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253
三、生态保护红线用途管制措施 256
第三节 烟台市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259
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259
二、生态保护红线用途管制措施 261
第四节 全国生态空间分区保护 266
一、全国生态空间分区与保护措施 266
二、全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保护和修复 273
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