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之一。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基础入门课程,是针灸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是阐述经络的组成、循行、作用以及腧穴的分类、主治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及附录,上篇为经络腧穴概述,主要介绍经络系统的组成、作用和临床应用,以及腧穴的分类、命名、特定穴、作用和临床应用。中篇为经络腧穴各论,主要介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经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人体常用的经外奇穴。下篇为经络腧穴现代研究。附录部分包括常用经络腧穴歌诀、常用腧穴穴名释义、常用古代体表标志释义等扩展知识。本书的特色是突出中医针灸思维,体现“重经典、强实训”的针灸学科特色,如增加腧穴配伍、现代研究等相关内容,以期能扩展读者知识面及阅读量。此外,本教材还采用二维码的形式,增加经典针灸医案和经络循行病候经典原文的音频诵读等内容,更方便读者学习。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上篇 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 经络概论 2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发展 3
一、经络概念的形成 3
二、经络理论的发展 3
第二节 经络系统概貌 5
一、十二经脉 5
二、奇经八脉 10
三、十二经别 10
四、十二经筋 11
五、十二皮部 11
六、十五络脉 12
第三节 经络的分部关系 12
一、根结 12
二、标本 14
三、气街 15
四、四海 16
第四节 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18
一、经络的作用 18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18
第二章 腧穴概论 21
第一节 腧穴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2
一、“以痛为输”阶段 22
二、定位命名阶段 22
三、分类归经阶段 23
四、近现代研究阶段 24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24
一、腧穴的分类 24
二、腧穴的命名 26
第三节 特定穴 27
一、五输穴 27
二、原穴 29
三、络穴 30
四、郄穴 31
五、背俞穴 32
六、募穴 32
七、八会穴 33
八、八脉交会穴 34
九、下合穴 35
十、交会穴 35
第四节 腧穴的作用 36
一、输注气血,疏通经络 36
二、反映病证,协助诊断 36
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36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37
一、分经主治规律 37
二、分部主治规律 38
第六节 腧穴的临床应用 39
一、诊断 39
二、治疗 39
第七节 腧穴定位法 40
一、体表标志法 40
二、骨度分寸法 40
三、手指比量法 42
四、简易取穴法 42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 十二经络与腧穴 46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46
一、手太阴经络 47
二、手太阴肺经腧穴 50
第二节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55
一、手阳明经络 56
二、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58
第三节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68
一、足阳明经络 69
二、足阳明胃经腧穴 73
第四节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90
一、足太阴经络 91
二、足太阴脾经腧穴 94
第五节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103
一、手少阴经络 104
二、手少阴心经腧穴 106
第六节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112
一、手太阳经络 113
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115
第七节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123
一、足太阳经络 124
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128
第八节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152
一、足少阴经络 153
二、足少阴肾经腧穴 156
第九节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166
一、手厥阴经络 166
二、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169
第十节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174
一、手少阳经络 175
二、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177
第十一节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186
一、足少阳经络 187
二、足少阳胆经腧穴 190
第十二节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207
一、足厥阴经络 208
二、足厥阴肝经腧穴 210
第四章 奇经八脉 219
第一节 督脉 219
一、督脉经络 220
二、功能与病候 222
三、督脉腧穴 222
第二节 任脉 237
一、任脉经络 237
二、功能与病候 239
三、任脉腧穴 240
第三节 冲脉 251
一、冲脉循行与病候 251
二、功能 253
第四节 带脉 254
一、带脉循行与病候 254
二、功能 255
第五节 阴跷脉、阳跷脉 256
一、阴跷脉、阳跷脉循行与病候 256
二、功能 260
第六节 阴维脉、阳维脉 260
一、阴维脉、阳维脉循行与病候 260
二、功能 263
第五章 经外奇穴 265
第一节 头颈部奇穴 266
第二节 胸腹部奇穴 271
第三节 背腰部奇穴 271
第四节 上肢部奇穴 275
第五节 下肢部奇穴 278
下篇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六章 经络的现代研究 284
第一节 经络的循经感传现象 285
一、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与调查 285
二、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 285
三、循经感传现象的机制 287
四、循经感传的病理现象 288
第二节 经络与组织结构关系 289
一、经络与血管的关系 289
二、经络与淋巴管的关系 289
三、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290
四、经络与肌肉的关系 293
第三节 经络实质的假说 294
一、神经-体液调节相关说 294
二、经络-内脏-皮质相关说 294
三、二重反射说 294
四、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 296
五、第三平衡系统说 297
六、经络电通路假说 299
七、经络波导假说 299
八、循经感传的脊髓脑干神经网络假说 300
第七章 腧穴的现代研究 302
第一节 腧穴的形态结构研究 303
一、腧穴的解剖学结构研究 303
二、腧穴的组织学结构研究 304
第二节 腧穴生物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305
一、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 305
二、腧穴的化学特性研究 307
第三节 腧穴的功能研究 308
一、腧穴功能的特异性研究 308
二、腧穴的病理反应及诊断研究 309
三、腧穴的刺激效应研究 310
附录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