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比较系统地叙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前沿的一些实用与最新技术。全书共8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概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网络安全等的功能、实现协议与最新技术。各章后面均附有习题。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演变 1
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
1.1.2 计算机网络的未来趋势 4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与分类 4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5
1.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8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0
1.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1.3.2 OSI/RM参考模型 16
1.3.3 TCP/IP体系结构 19
1.3.4 OSI/RM中的几个术语 20
习题一 24
第2章 物理层 25
2.1 物理层功能与协议 25
2.1.1 物理层的基本服务功能 25
2.1.2 物理层协议的类型 26
2.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6
2.2.1 基本术语和数据通信系统 26
2.2.2 模拟传输系统 28
2.2.3 数字传输系统 31
2.3 信道的极限容量 34
2.3.1 数据速率 34
2.3.2 信道容量 35
2.4 同步与多路复用技术 36
2.4.1 数据通信方式 36
2.4.2 同步技术 38
2.4.3 多路复用技术 39
2.5 数据交换技术 44
2.5.1 线路交换 45
2.5.2 报文交换 46
2.5.3 分组交换 46
2.5.4 交换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48
2.6 物理层下的传输介质 49
2.6.1 有线传输介质 50
2.6.2 无线传输介质 55
2.7 互联网接入技术 58
2.7.1 接入技术的分类 58
2.7.2 xDSL技术 59
2.7.3 HFC接入技术 60
2.7.4 光纤接入技术 61
2.7.5 无线接入技术 63
习题二 65
第3章 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 66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66
3.1.1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66
3.1.2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 68
3.2 差错控制 69
3.2.1 差错产生的原因及其特性 69
3.2.2 差错控制机制 70
3.2.3 奇偶校验码 71
3.2.4 循环冗余编码 73
3.3 点到点协议 75
3.3.1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 75
3.3.2 PPP协议的帧格式 76
3.3.3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 77
3.4 面向位的控制规程HDLC 78
3.4.1 HDLC的两种链路配置和三种工作方式 79
3.4.2 HDLC的帧格式 79
3.5 局域网概述 82
3.5.1 局域网技术与类型 82
3.5.2 局域网参考模型 83
3.5.3 IEEE802协议和以太网标准 85
3.6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87
3.6.1 ALOHA介质访问方法 87
3.6.2 CSMA和CSMA/CD介质访问方法 87
3.7 以太网 90
3.7.1 性能评价 90
3.7.2 集线器与交换机的扩展 93
3.7.3 虚拟局域网 96
习题三 97
第4章 网络层 99
4.1 网络层的功能与服务 99
4.1.1 网络层功能及模型 99
4.1.2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00
4.2 IPv4协议 105
4.2.1 IP协议概述 105
4.2.2 IPv4分组的格式 105
4.2.3 IP分组的转发流程107
4.3 IPv4地址 109
4.3.1 IP地址的分类 109
4.3.2 子网的划分 110
4.3.3 IP地址与MAC地址 112
4.3.4 地址解析协议与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113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114
4.4.1 ICMP报文的种类 115
4.4.2 ICMP的应用实例 116
4.4.3 ICMPv6 117
4.5 路由选择协议 118
4.5.1 相关概念 118
4.5.2 最短通路路由选择 121
4.5.3 路由信息协议 122
4.5.4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126
4.5.5 边界网关协议 131
4.5.6 路由器与第三层交换技术135
4.6 Internet组播139
4.6.1 IP组播 140
4.6.2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142
4.6.3 组播选路 144
4.6.4 在局域网上实现硬件组播 144
4.7 虚拟专用网与网络地址转换 145
4.7.1 虚拟专用网 145
4.7.2 网络地址转换 146
4.8 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 147
4.8.1 IPv6解决的问题 147
4.8.2 IPv6的基本头部与扩展头部 149
4.8.3 IPv6的地址空间 151
4.8.4 IPv4到IPv6的过渡 153
4.9 多协议标记交换协议 154
4.9.1 MPLS概述 154
4.9.2 MPLS的工作原理 155
4.9.3 MPLS的标记和标记栈 156
4.9.4 转发等价类 157
习题四 157
第5章 传输层 160
5.1 传输层的功能模型 160
5.1.1 传输层的抽象模型 160
5.1.2 传输层的套接字与服务原语 161
5.1.3 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163
5.2 传输层协议 164
5.2.1 网络层的服务质量 164
5.2.2 传输层的两类协议 165
5.3 流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166
5.3.1 停-等协议 166
5.3.2 滑动窗口的概念 169
5.3.3 一位滑动窗口协议 171
5.3.4 全部重发流水线协议 172
5.3.5 选择重发流水线协议 173
5.3.6 最大窗口尺寸的确定 174
5.4 传输控制协议 174
5.4.1 TCP的功能特点 175
5.4.2 TCP的报文段格式 176
5.4.3 TCP的连接管理 178
5.4.4 TCP的流量控制 179
5.4.5 TCP的拥塞控制 184
5.5 用户数据报协议 190
5.5.1 UDP概述 190
5.5.2 UDP的头部格式 190
习题五 191
第6章 应用层 193
6.1 应用层协议原理 193
6.1.1 网络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 194
6.1.2 进程间通信及套接字 195
6.1.3 应用程序的服务需求及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97
6.1.4 应用层协议 200
6.2 Web应用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201
6.2.1 Web应用的核心技术 201
6.2.2 超文本传输协议 204
6.2.3 HTTP报文格式 205
6.2.4 跟踪用户的Cookie技术 209
6.2.5 Web缓存服务 210
6.3 因特网中的电子邮件 212
6.3.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213
6.3.2 电子邮件报文格式 214
6.3.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214
6.3.4 邮件访问协议POP3和IMAP 217
6.3.5 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充 219
6.4 域名系统 220
6.4.1 DNS提供的服务 220
6.4.2 DNS的工作机制 221
6.4.3 DNS资源记录 226
6.4.4 DNS报文格式 227
6.5 文件传输协议 228
6.5.1 FTP的工作原理 229
6.5.2 小型文件传输协议 230
6.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231
习题六 234
第7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236
7.1 无线网络概述 236
7.1.1 无线网络体系结构 236
7.1.2 无线链路特征 238
7.2 802.11无线局域网 239
7.2.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240
7.2.2 802.11的物理层 242
7.2.3 802.11的MAC层 243
7.2.4 802.11的帧格式 245
7.2.5 802.11的高级特性 247
7.3 无线区域网 248
7.3.1 无线个人区域网 248
7.3.2 无线城域网 252
7.4 移动性管理及移动IP 254
7.4.1 子网内的移动性 255
7.4.2 跨子网的移动性 256
7.4.3 移动IP 261
7.4.4 无线和移动对高层协议的影响 263
7.5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264
7.5.1 GSM蜂窝网络体系结构 265
7.5.2 GSM蜂窝网络的呼叫建立 266
7.5.3 GSM蜂窝网络的移动切换 267
7.5.4 从3G到5G的演变 269
习题七 272
第8章 网络安全 274
8.1 网络安全概述 274
8.1.1 网络安全性威胁因素 275
8.1.2 网络安全服务 277
8.1.3 网络安全机制 278
8.2 加密与认证技术 280
8.2.1 密码算法与密码体制的基本概念 280
8.2.2 单钥密码体制 282
8.2.3 公钥密码体制 283
8.2.4 数字签名技术 285
8.2.5 身份认证技术 289
8.3 网络安全协议 290
8.3.1 IPSec协议 290
8.3.2 SSH协议 292
8.3.3 SSL协议 293
8.3.4 SET协议 295
8.4 防火墙技术 296
8.4.1 防火墙基本概念296
8.4.2 防火墙基本技术298
8.4.3 防火墙系统结构300
8.5 入侵检测技术 303
8.5.1 入侵检测基本概念 303
8.5.2 入侵检测基本方法及实现 305
8.6 网络攻击及其防范 306
8.6.1 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307
8.6.2 DoS攻击与DDoS攻击 308
习题八 310
参考文献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