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系统介绍射电天文干涉测量与综合孔径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下册(第9~17章):第9章对VLBI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第10章介绍如何测量可见度函数并反演亮度分布;第11章主要分析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压缩感知技术;第12章介绍取得极大进展的天体测量技术;第13章介绍传播路径上的湍流等中性介质对干涉测量的影响;第14章介绍传播路径上的电离层等电离介质对干涉测量的影响;第15章介绍范西泰特?策尼克定理,以及空间相干和散射;第16章介绍射频干扰的来源、影响以及分析抑制方法;第17章扩展讨论了干涉测量的其他应用。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下册)
9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333
9.1 早期进展 333
9.2 VLBI和常规干涉的区别 336
9.2.1 观测视场问题 337
9.3 VLBI系统的基本性能 340
9.3.1 时间和频率误差 340
9.3.2 钝化基线 345
9.3.3 VLBI观测的噪声 346
9.3.4 信号搜索过程中的误差概率 350
9.3.5 相干和非相干平均 354
9.4 多元阵列的条纹拟合 357
9.4.1 全局条纹拟合 357
9.4.2 各种条纹检测方法的相对性能 359
9.4.3 三基线积或双频谱 360
9.4.4 多阵元条纹搜索 361
9.4.5 多元阵列的非相干平均 362
9.5 相位稳定性和原子频率标准 362
9.5.1 相位波动分析 362
9.5.2 振荡器相干时间 369
9.5.3 精密频率标准 371
9.5.4 铷和铯频率标准 374
9.5.5 氢脉泽频率标准 376
9.5.6 本振稳定度 379
9.5.7 相位定标系统 380
9.5.8 时间同步 380
9.6 数据存储系统 381
9.7 处理系统与算法 386
9.7.1 条纹旋转损失(ηR) 386
9.7.2 条纹边带抑制损失(ηS) 389
9.7.3 离散延迟步长损失(ηD) 391
9.7.4 处理损失小结 392
9.8 带宽综合 394
9.8.1 爆发模式观测 396
9.9 VLBI的相控阵单元 396
9.10 空间VLBI 401
9.11 卫星定位 404
扩展阅读 406
参考文献 406
10 定标与成像 417
10.1 可见度定标 417
10.1.1 可计算或可监测量的修正 417
10.1.2 定标源的使用 418
10.2 从可见度推导强度 420
10.2.1 直接傅里叶变换成像 420
10.2.2 可见度数据的加权 421
10.2.3 离散傅里叶变换成像 426
10.2.4 卷积函数与混叠 427
10.2.5 混叠与信噪比 430
10.2.6 宽视场成像 431
10.3 闭合关系 433
10.4 可见度模型拟合 437
10.4.1 简单模型拟合的基本考虑 438
10.4.2 模型参数拟合的例子 440
10.4.3 方位向对称源的建模 443
10.4.4 超宽展源的建模 446
10.5 谱线观测 448
10.5.1 VLBI谱线观测 449
10.5.2 通带内空间频率的变化 452
10.5.3 谱线测量精度 452
10.5.4 谱线观测的表征与分析 453
10.6 其他事项 454
10.6.1 测量强度的解译 454
10.6.2 鬼图像 454
10.6.3 图像的误差 456
10.6.4 观测的计划与降额 457
10.7 宇宙精细结构观测 458
10.7.1 宇宙微波背景 458
10.7.2 再电离时期 459
附录10.1 用月亮边缘作为定标源 459
附录10.2 谱线的多普勒频移 461
附录10.3 史料 465
附录10.3.1 一维廓线成像 465
附录10.3.2 模拟傅里叶变换 465
扩展阅读 466
参考文献 466
11 高级成像技术 474
11.1 CLEAN反卷积算法 474
11.1.1 CLEAN算法 474
11.1.2 CLEAN算法的应用与性能 476
11.2 最大熵法(MEM) 479
11.2.1 MEM算法 479
11.2.2 CLEAN与MEM比较 480
11.2.3 高级反卷积过程 482
11.3 自适应定标与成像 483
11.3.1 混合成像 483
11.3.2 自定标 485
11.3.3 只用可见度幅度数据成像 488
11.4 高动态范围成像 488
11.5 图像拼接 489
11.5.1 生成拼接图像的方法 492
11.5.2 短基线测量 493
11.6 多频综合 495
11.7 非共面基线 497
11.8 一些特殊的图像分析技术 502
11.8.1 谱线数据的CLEAN和自定标 502
11.8.2 A-投影 502
11.8.3 剥离技术 503
11.8.4 低频成像 503
11.8.5 Lensclean算法 504
11.8.6 压缩感知 505
扩展阅读 508
参考文献 508
12 天体和大地测量的干涉仪技术 516
12.1 天体测量的要求 516
12.1.1 参考框架 518
12.2 基线矢量和源位置矢量求解 519
12.2.1 相位测量 519
12.2.2 用VLBI系统进行测量 521
12.2.3 相位参考(位置) 524
12.2.4 相位参考(频率) 528
12.3 地球的时间和运动 529
12.3.1 进动与章动 529
12.3.2 极移 530
12.3.3 世界时 531
12.3.4 极移测量和UT1 532
12.4 大地测量 534
12.5 自行与视差测量 535
12.6 太阳引力弯曲 539
12.7 天体脉泽成像 542
附录12.1 最小二乘分析 545
附录12.1.1 线性分析 546
附录12.1.2 非线性分析 553
附录12.1.3 域拟合与图像域拟合 554
附录12.2 相位参考的二级效应 555
扩展阅读 556
参考文献 556
13 传播效应:中性介质 567
13.1 原理 567
13.1.1 基础物理 568
13.1.2 折射和传播延迟 572
13.1.3 吸收 576
13.1.4 折射的起源 581
13.1.5 射电折射率 584
13.1.6 相位扰动 585
13.1.7 Kolmogorov湍流 589
13.1.8 不规则折射 595
13.2 站址评估和数据定标 595
13.2.1 不透明度测量 595
13.2.2 直接测量相位稳定性的站址测试 599
13.3 利用大气辐射定标 602
13.3.1 连续谱定标 603
13.3.2 22GHz水汽辐射测量 604
13.3.3 183GHz水汽辐射测量 607
13.4 利用定标减小大气相位误差 608
附录13.1 第二次世界大战雷达发展中22GHz线的重要影响 611
附录13.2 推导对流层相位结构函数 612
扩展阅读 616
参考文献 616
14 传播效应:电离介质 627
14.1 电离层 627
14.1.1 基础物理 628
14.1.2 折射和传播延迟 631
14.1.3 电离层延迟的定标 634
14.1.4 吸收 635
14.1.5 小尺度和大尺度不规则体 635
14.2 等离子体不规则体散射 637
14.2.1 高斯屏模型 637
14.2.2 幂律模型 641
14.3 行星际介质 643
14.3.1 折射 643
14.3.2 行星际闪烁(IPS) 646
14.4 星际介质 647
14.4.1 色散和法拉第旋转 648
14.4.2 衍射散射 650
14.4.3 折射散射 652
附录14.1 电离层的折射弯曲 654
扩展阅读 656
参考文献 657
15 范西泰特-策尼克定理、空间相干和散射 665
15.1 范西泰特-策尼克定理 665
15.1.1 非相干源的互相干函数 666
15.1.2 孔径衍射和天线响应 668
15.1.3 范西泰特-策尼克定理推导及应用中的假设 670
15.2 空间相干 671
15.2.1 入射场 672
15.2.2 源相干 673
15.2.3 完全相干源 675
15.3 散射和相干传播 675
参考文献 679
16 射频干扰 681
16.1 干扰检测 681
16.1.1 低频射电环境 683
16.2 干扰去除 683
16.2.1 置零抑制干扰信号 684
16.2.2 确定性置零的更多考虑 684
16.2.3 合成波束的自适应置零 685
16.3 有害门限估计 686
16.3.1 短基线和中等基线阵列 687
16.3.2 条纹频率平均 688
16.3.3 宽带信号的去相关 691
16.4 甚长基线系统 692
16.5 机载和空间发射机干扰 694
16.6 无线电频谱管理 695
扩展阅读 696
参考文献 696
17 有关的技术 699
17.1 强度干涉仪 699
17.2 月掩观测 703
17.3 天线测量 707
17.4 探测和跟踪空间碎片 711
17.5 干涉测量对地遥感 712
17.6 光学干涉测量 714
17.6.1 设备及应用 715
17.6.2 直接探测系统和超外差系统的灵敏度 718
17.6.3 光强干涉仪 719
17.6.4 斑点成像 720
扩展阅读 722
参考文献 723
索引 730
(上册)
1 介绍与历史回顾
2 干涉与综合孔径成像导论
3 干涉仪系统响应分析
4 几何关系、极化和干涉测量方程
5 天线与阵列
6 接收系统响应
7 系统设计
8 数字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