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地理 > 地球信息科学 >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与实践

相同语种的商品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与实践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与实践
  • 书号:9787030758217
    作者:蔡海生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196
    字数:312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01
  • 所属分类:地球信息科学
  • 定价: ¥148.00元
    售价: ¥116.9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从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内涵表征与评价内容、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评价方法与分析模型等几个角度出发,讨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分析不同尺度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差异。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书集成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因素评判与定量表征、结果分析与实际应用,结合江西省全域、鄱阳湖区及其县域、保护区等不同尺度开展实例分析,提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的改进对策,并探讨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研究的总体特征和未来展望,以期为开展区域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提供新视角、为认知区域国土空间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提供新方法、为实现区域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和生态管理提供新途径。
本书从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内涵表征与评价内容、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评价方法与分析模型等几个角度出发,讨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分析不同尺度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差异。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书集成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因素评判与定量表征、结果分析与实际应用,结合江西省全域、鄱阳湖区及其县域、保护区等不同尺度开展实例分析,提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的改进对策,并探讨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研究的总体特征和未来展望,以期为开展区域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提供新视角、为认知区域国土空间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提供新方法、为实现区域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和生态管理提供新途径。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7
    1.2 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方法 8
    1.2.1 研究基本思路 8
    1.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9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关键问题 11
    1.3.1 生态脆弱性与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11
    1.3.2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胁迫下的生态脆弱性关联分析 11
    1.3.3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优化调控及生态管理机制分析 12
    第2章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概述 13
    2.1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2.1.1 国外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4
    2.1.2 国内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5
    2.1.3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20
    2.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2.2.1 国外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22
    2.2.2 国内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27
    2.2.3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33
    第3章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2
    3.1 脆弱生态环境和生态脆弱性 42
    3.1.1 脆弱生态环境与退化生态环境 42
    3.1.2 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 42
    3.1.3 绝对脆弱性与相对脆弱性 43
    3.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内涵特征分析 43
    3.2.1 脆弱生态的内涵和机理分析 43
    3.2.2 生态脆弱性的特征和表现分析 44
    3.2.3 生态脆弱性静态和动态评价的客观依据 45
    3.3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理论 46
    3.3.1 国土空间利用研究基础理论 46
    3.3.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研究基础理论 50
    3.4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 53
    3.4.1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静态评价技术与方法 53
    3.4.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技术与方法 55
    3.4.3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技术与方法展望 58
    第4章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60
    4.1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因子选择 60
    4.1.1 评价因子选择的基本原则 60
    4.1.2 评价因子选择的基本范畴 61
    4.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
    4.2.1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模型 62
    4.2.2 评价指标简单说明 63
    4.3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模型方法 66
    4.3.1 评价指标分级赋值 66
    4.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7
    4.3.3 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 72
    第5章 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 75
    5.1 研究区域概况及其数据库构建 75
    5.1.1 研究区域概况 75
    5.1.2 研究区域国土空间数据库构建 79
    5.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84
    5.2.1 国土空间自然潜在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84
    5.2.2 国土空间人为干扰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86
    5.2.3 国土空间现实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88
    5.2.4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分析 91
    5.2.5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转移矩阵分析 92
    5.2.6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 93
    5.2.7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96
    5.2.8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生态综合响应分析 98
    第6章 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分区及治理对策 101
    6.1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分区 101
    6.1.1 国土空间生态自然潜在脆弱性分区 101
    6.1.2 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人为干扰脆弱性分区 103
    6.1.3 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现实脆弱性分区 106
    6.1.4 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自然潜在脆弱性相对变化分区 110
    6.1.5 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人为干扰脆弱性相对变化分区 111
    6.1.6 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现实脆弱性相对变化分区 113
    6.1.7 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脆弱综合调控分区 115
    6.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分区治理对策 118
    6.2.1 基于国土空间生态建设视角 120
    6.2.2 基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视角 121
    6.2.3 基于社会经济高质发展视角 122
    第7章 区域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案例分析 124
    7.1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专题研究 124
    7.1.1 鄱阳湖区国土空间生态现状概述 124
    7.1.2 区域国土空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127
    7.1.3 鄱阳湖区国土空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30
    7.1.4 鄱阳湖区国土空间生态环境质量调控对策分析 137
    7.2 万年县生态脆弱性评价专题研究 139
    7.2.1 万年县国土空间生态现状概述 139
    7.2.2 万年县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142
    7.2.3 万年县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 146
    7.2.4 万年县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调控对策分析 150
    7.3 万安县生态脆弱性评价专题研究 151
    7.3.1 万安县国土空间生态现状概述 151
    7.3.2 万安县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160
    7.3.3 万安县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动态评价 162
    7.3.4 万安县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调控对策分析 166
    7.4 武功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专题研究 168
    7.4.1 武功山自然保护区国土空间生态现状概述 168
    7.4.2 武功山自然保护区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171
    7.4.3 武功山自然保护区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 174
    7.4.4 武功山自然保护区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调控对策分析 178
    第8章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总体特征与研究展望 180
    8.1 总体特征 180
    8.1.1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的表征复合性 180
    8.1.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动态性 180
    8.1.3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的评价相对性 181
    8.1.4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的发展可控性 182
    8.1.5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的结果适用性 182
    8.2 研究展望 183
    8.2.1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尺度问题 183
    8.2.2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数据处理问题 183
    8.2.3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问题 183
    8.2.4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方法问题 184
    8.2.5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调控及其保障问题 184
    8.2.6 国土空间生态脆弱性研究主要趋势问题 184
    参考文献 186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