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工程 > 河口近岸典型生态系统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河口近岸典型生态系统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河口近岸典型生态系统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
  • 书号:9787030761026
    作者:林贤彪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62
    字数:34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1-01
  • 所属分类:环境工程
  • 定价: ¥178.00元
    售价: ¥140.6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采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围绕河口、海湾、邻近海域、泥质潮滩、盐沼湿地、红树林、养殖塘、海洋牧场等生态系统开展沉积物关键氮循环过程研究。旨在准确地定量和估算河口近岸沉积物中氮素转化速率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更好地认识该生态系统活性氮的归趋、转化情况,以期为控制河口近岸氮素平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博士后文库”序言
    前言
    第1章 河口近岸沉积物氮循环 1
    1.1 氮循环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氮循环研究历程 1
    1.1.2 河口近岸氮循环研究意义 3
    1.2 河口近岸氮循环研究进展 4
    1.2.1 反硝化研究进展 4
    1.2.2 厌氧氨氧化研究进展 9
    1.2.3 DNRA研究进展 12
    1.2.4 硝化作用研究进展 14
    1.2.5 固氮研究进展 15
    1.2.6 氮矿化与同化研究进展 16
    1.3 氮循环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7
    第2章 利用薄膜进样质谱测定河口近岸沉积物硝化与硝酸盐同化过程 20
    2.1 引言 20
    2.2 材料与方法 21
    2.2.1 15NO3-测定方法 21
    2.2.2 15NO3-还原条件和标准曲线的优化 22
    2.3 结果与讨论 23
    2.3.1 15NO3-还原条件的优化 23
    2.3.2 REOX/MIMS精确度和准确度 26
    2.3.3 测定总硝化与硝酸盐同化速率 28
    2.3.4 REOX/MIMS优缺点及应用 28
    2.4 本章小结 32
    第3章 最大浑浊带对河口沉积物硝酸盐还原过程的影响 33
    3.1 引言 33
    3.2 材料与方法 36
    3.2.1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36
    3.2.2 站点理化性质测定 37
    3.2.3 氮转化速率测定 38
    3.2.4 微生物功能基因测定 39
    3.2.5 统计与分析 40
    3.3 结果与讨论 41
    3.3.1 水体和沉积物理化参数变化 41
    3.3.2 NOx-去除过程的变化 43
    3.4 讨论 47
    3.4.1 浑浊度介导的初级生产力对沉积物NOx-去除过程的影响 47
    3.4.2 氮损失、氮保留及其生态环境意义探讨 53
    3.5 本章小结 56
    第4章 最大浑浊带对河口沉积物氮矿化与同化过程的影响 57
    4.1 引言 57
    4.2 材料与方法 58
    4.2.1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58
    4.2.2 站点理化性质测定 59
    4.2.3 氮转化速率测定 59
    4.2.4 微生物功能基因测定 60
    4.2.5 统计与分析 60
    4.3 结果与分析 61
    4.3.1 水体及沉积物理化性质 61
    4.3.2 微生物介导的氮转化过程 62
    4.3.3 氮转化过程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66
    4.4 讨论 68
    4.4.1 藻类来源有机物对河口表层沉积物氮矿化和同化过程影响 68
    4.4.2 环境因素对氮矿化与氨同化过程的调节作用 72
    4.4.3 生态环境意义 74
    4.4.4 方法评估 76
    4.5 本章小结 76
    第5章 海湾沉积物硝酸盐还原过程研究 78
    5.1 引言 78
    5.2 材料与方法 79
    5.2.1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79
    5.2.2 沉积物理化性质测定 80
    5.2.3 氮转化速率测定 80
    5.2.4 统计与分析 81
    5.3 结果与分析 81
    5.3.1 站点理化性质时空分布特征 81
    5.3.2 硝酸盐还原速率及比例时空分布特征 87
    5.3.3 关键控制因素 89
    5.4 讨论 90
    5.4.1 盐度梯度下硝酸盐还原过程关键控制因素探讨 90
    5.4.2 国内外对比及生态环境意义探讨 93
    5.5 本章小结 96
    第6章 海洋牧场表层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 98
    6.1 引言 98
    6.2 材料与方法 100
    6.2.1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100
    6.2.2 环境参数测定 101
    6.2.3 氮转化速率测定 101
    6.2.4 微生物菌群特征测定 101
    6.2.5 Illumina扩增子测序 102
    6.2.6 统计与分析 102
    6.3 结果与分析 103
    6.3.1 站点理化性质 103
    6.3.2 硝酸盐还原过程 104
    6.3.3 功能基因丰度 105
    6.3.4 nosZ与nrfA功能基因组成与多样性 106
    6.3.5 氮转化速率与功能基因特征关联 108
    6.4 讨论 110
    6.4.1 轻度厌氧对硝酸盐还原过程的影响 110
    6.4.2 生态环境意义探讨 115
    6.5 本章小结 116
    第7章 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沉积物硝酸盐还原过程影响研究 117
    7.1 引言 117
    7.2 材料与方法 118
    7.2.1 研究区域概况和样品采集 118
    7.2.2 沉积物理化性质测定 119
    7.2.3 氮转化速率测定 119
    7.2.4 微生物功能基因测定 119
    7.2.5 统计与分析 119
    7.3 结果与分析 120
    7.3.1 沉积物理化性质 120
    7.3.2 硝酸盐还原过程速率及贡献比 121
    7.3.3 沉积物理化性质对硝酸盐还原过程的影响 123
    7.4 讨论 125
    7.4.1 沉积物硝酸盐还原过程的影响因素 125
    7.4.2 关于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128
    7.5 本章小结 130
    第8章 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对湿地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 132
    8.1 引言 132
    8.2 材料与方法 133
    8.2.1 研究区域及抽样 133
    8.2.2 环境参数测定 134
    8.2.3 氮转化速率测定 134
    8.2.4 微生物功能基因测定 134
    8.2.5 统计与分析 135
    8.3 结果与分析 135
    8.3.1 环境参数 135
    8.3.2 NOx-还原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36
    8.4 讨论 139
    8.4.1 探讨不同生长年限红树林沉积物NOx还原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 139
    8.4.2 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对脱氮和氮保留的影响及生态环境意义探讨 143
    8.5 本章小结 147
    第9章 围垦养殖对河口湿地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影响研究 148
    9.1 引言 148
    9.2 材料与方法 149
    9.2.1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149
    9.2.2 沉积物理化性质测定 150
    9.2.3 氮转化速率测定 150
    9.2.4 统计与分析 150
    9.3 结果与分析 151
    9.3.1 上覆水体理化性质 151
    9.3.2 沉积物理化性质 151
    9.3.3 硝酸盐异化还原速率及其百分比的时空分布特征 152
    9.4 讨论 154
    9.4.1 养殖塘硝酸盐异化还原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探讨 154
    9.4.2 沉积物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贡献比例的关键影响因素探讨 156
    9.4.3 养殖生态系统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157
    9.5 本章小结 160
    第10章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潮滩湿地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 161
    10.1 引言 161
    10.2 材料与方法 164
    10.2.1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164
    10.2.2 沉积物/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66
    10.2.3 氮转化速率测定 166
    10.2.4 统计与分析 166
    10.3 结果与分析 167
    10.3.1 土壤/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167
    10.3.2 硝酸盐还原过程 169
    10.4 讨论 172
    10.4.1 土地利用对红树林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72
    10.4.2 生态环境意义探讨 174
    10.5 本章小结 178
    第11章 城市河网-河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 179
    11.1 引言 179
    11.2 材料与方法 180
    11.2.1 研究区概况与样点采集 180
    11.2.2 环境参数测定 181
    11.2.3 硝酸盐还原速率测定 182
    11.2.4 微生物功能基因测定 182
    11.2.5 统计与分析 182
    11.3 结果与分析 182
    11.3.1 城市河网-河口及邻近海域环境参数 182
    11.3.2 城市河网-河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硝酸盐还原过程时空分布特征 184
    11.3.3 硝酸盐还原过程的关键控制影响因素 188
    11.4 讨论 189
    11.4.1 城市河网-河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硝酸盐还原过程关键控制因素探讨 190
    11.4.2 生态环境意义探讨 192
    11.5 本章小结 193
    第12章 河口沉积物氮循环关键过程、影响因素及环境意义 194
    12.1 引言 194
    12.2 材料与方法 195
    12.2.1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195
    12.2.2 站位理化性质 196
    12.2.3 理化性质与潜在速率测定 197
    12.2.4 DNA提取与定量PCR 198
    12.2.5 统计与分析 199
    12.3 结果与分析 200
    12.3.1 站位理化性质 200
    12.3.2 关键N循环过程活性空间分布特征 204
    12.3.3 关键N循环过程功能基因空间分布特征 205
    12.3.4 关键氮循环过程与环境因子关系 207
    12.4 讨论 208
    12.4.1 N循环过程关键控制影响因子探讨 208
    12.4.2 N转换通量及生态环境意义探讨 213
    12.5 本章小结 216
    主要参考文献 218
    编后记 26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