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分理论篇和实证篇。理论篇系统梳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发展、概念与内涵,从学科交叉与理论融合视角探究当前研究架构特点及新时期趋向,介绍国内外不同城市化地区的实践应用与发展模式。实证篇通过构成要素结构、规模、布局的识别,研究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化规律、驱动机理及其格局优化,尤其是供需影响因素及其测度、供需关系演进趋势、适配类型划定以及优化调控对策等,对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具有一定突破,而且对同类城市建设实践也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理念、概念与内涵3
1.1 理念的发展3
1.2 概念与内涵18
1.3 相关概念辨析21
1.4 绿色基础设施分类与构成24
第2章 研究架构:学科交叉与理论融合28
2.1 绿色基础设施与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28
2.2 绿色基础设施与发展和保护的融合研究45
2.3 新时期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架构趋向54
第3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应用57
3.1 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内涵与响应57
3.2 绿色基础设施在相关规划中的应用60
3.3 绿色基础设施实践的制度保障72
第4章 城市化地区绿色基础设施营建与发展模式74
4.1 城镇化进程与绿色基础设施演进74
4.2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及建设实践83
4.3 我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与典型案例91
实证篇
第5章 研究区域选择:南京市概况109
5.1 区域概况109
5.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113
5.3 绿色空间格局变化120
第6章 绿色基础设施要素识别及其连通性评价125
6.1 绿色基础设施要素识别及其变化分析125
6.2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连通性及其格局变化131
第7章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理134
7.1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134
7.2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驱动机理139
第8章 绿色基础设施供需测度及其格局变化151
8.1 供给测度与格局变化151
8.2 需求测度与格局变化155
第9章 供需关系演进及其适配分区164
9.1 供给效应评价164
9.2 需求效应测度170
9.3 供需关系匹配177
9.4 供需适配类型分区180
第10章 基于供需均衡的格局优化与调控对策183
10.1 供需均衡分析框架183
10.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184
10.3 供需均衡的格局优化193
10.4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201
10.5 格局优化调控对策205
参考文献207
附录217
后记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