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青藏高原油气形成保存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科考分队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成果。全书以羌塘盆地构造演化为主线,分析了中生代关键时期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其与石油地质条件的关系,系统总结了盆地基本构造格局和构造变形特征,对盆地构造单元进行了精细划分,建立了盆地中生代晚期以来构造事件及其与盆地变形改造、隆升剥蚀的关系,以及构造事件对油气生成与保存条件的影响,同时根据盆地变形改造、岩浆活动、抬升剥蚀等对盆地有利油气保存单元进行了预测,指出了盆地油气有利保存远景区,对羌塘盆地下一步油气评价和勘探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第1章区域地质与石油地质背景1
1.1自然地理概况2
1.2大地构造背景3
1.2.1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3
1.2.2羌塘地体4
1.2.3龙木错–双湖缝合带5
1.2.4班公湖–怒江缝合带5
1.2.5拉萨地体6
1.3沉积地层7
1.3.1地层分区7
1.3.2地层划分7
1.3.3地层系统9
1.4石油地质特征18
1.4.1烃源岩18
1.4.2储集岩19
1.4.3盖层20
1.4.4生储盖组合21
1.4.5资源潜力与资源量21
第2章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25
2.1中生代盆地反转的沉积响应27
2.1.1中生代羌塘盆地沉积充填序列演化27
2.1.2中生代岩相古地理演化32
2.1.3中生代羌塘盆地沉积物源演化34
2.2中生代盆地反转的岩浆记录36
2.3盆地反转的时间43
2.4盆地反转的动力学机制44
2.4.1中三叠世46
2.4.2晚三叠世早期(卡尼期)46
2.4.3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47
2.4.4早侏罗世47
第3章盆地主力烃源岩及其主控因素49
3.1主要烃源岩特征50
3.1.1上三叠统烃源岩50
3.1.2下侏罗统烃源岩53
3.1.3下白垩统烃源岩55
3.2重要地质事件与主要烃源岩的形成58
3.2.1盆地反转与主要烃源岩分布58
3.2.2晚三叠世润湿气候事件与烃源岩形成60
3.2.3早侏罗世大洋缺氧事件与烃源岩形成62
3.2.4早白垩世的大洋缺氧与烃源岩形成63
第4章羌塘盆地埋藏史、热演化史与生烃史67
4.1埋藏史恢复68
4.1.1北羌塘拗陷75
4.1.2南羌塘拗陷80
4.1.3南北拗陷埋藏史对比81
4.2热演化史恢复82
4.2.1北羌塘拗陷热史模拟86
4.2.2南羌塘拗陷热史模拟87
4.3生烃史恢复92
4.3.1北羌塘拗陷生烃史93
4.3.2南羌塘拗陷生烃史95
第5章羌塘盆地构造变形特征99
5.1盆地基底构造特征100
5.1.1基底性质与类型100
5.1.2基底结构与构造101
5.2盖层构造变形特征104
5.2.1构造单元划分104
5.2.2边界断裂111
5.2.3构造单元变形特点114
5.3盆地构造变形规律129
5.3.1褶皱构造129
5.3.2断层构造137
5.3.3节理构造139
5.3.4变形规律143
第6章区域构造事件与盆地改造作用145
6.1拉萨–羌塘碰撞与油气成藏及保存146
6.1.1构造事件的基本特点146
6.1.2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148
6.1.3白垩纪岩浆事件165
6.1.4构造事件与油气成藏与保存195
6.2印度–欧亚碰撞与新生代盆地改造作用196
6.2.1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196
6.2.2新生代伸展构造213
6.2.3新生代岩浆作用219
6.2.4新生代盆地改造与油气保存228
第7章羌塘盆地隆升剥露过程与油气生成和保存237
7.1北羌塘拗陷238
7.1.1北羌塘拗陷南缘239
7.1.2北羌塘拗陷中部240
7.1.3北羌塘拗陷北缘244
7.2中央隆起带249
7.2.1中央隆起带东段249
7.2.2中央隆起带西段253
7.3南羌塘拗陷257
7.4隆升剥露过程与油气生成及保存260
7.4.1隆升剥露过程260
7.4.2油气生成与保存268
7.5隆鄂尼–额斯玛古油藏对盆地油气生成与保存270
7.5.1隆鄂尼–额斯玛古油藏特征270
7.5.2古油藏油源分析与油气注入272
7.5.3古油藏暴露机制275
第8章羌塘盆地油气保存规律与远景评估281
8.1构造改造强度分区282
8.2隆升剥蚀强度与油气保存284
8.3岩浆活动与保存条件285
8.4有利构造保存区优选方法289
8.5有利构造保存区及其特征291
参考文献297
附录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