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科技发展史(第二版)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科技发展史(第二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科技发展史(第二版)
  • 书号:9787030808929
    作者:黄汉升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351
    字数:457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2-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60.00元
    售价: ¥126.4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在保留上一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00年期间体育科技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增补了21世纪以来中国体育科技的快速发展历程。全书以“科技兴体”战略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体育科技政策演变、科研机构发展、学科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重要成就,深入阐述了体育科技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充分反映了体育科技在国家重大赛事中的支撑作用。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总论001
    一、起步、探索阶段(1949~1965年)001
    二、停滞阶段(1966~1976年)004
    三、恢复与逐步发展阶段(1977~1999年)004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014
    第一章模仿借鉴、独立探索、曲折发展的中国体育科技016
    第一节建立与健全体育管理体制016
    第二节发展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体育科教人才018
    一、发展高等体育教育018
    二、加强体育干部培训021
    三、研究生教育的起步与发展023
    第三节创办体育报刊,促进宣传交流025
    第四节创建体育科研机构,开展体育科学研究027
    一、基础薄弱,底子薄027
    二、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028
    三、体育科学研究的起步与发展029
    四、体育科研机构的创建031
    五、加强交流、探索提高032
    六、制定体育科学研究规划033
    七、十年内乱差距拉大034
    第五节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的影响035
    一、依靠苏联、学习苏联035
    二、经验教训038
    第六节错误思想对体育科技发展的影响与干扰039
    一、武术的学术性讨论与转向039
    二、学术问题政治化040
    三、《体育运动十年规划》及影响041
    第二章体育科技的春天043
    第一节体育科技热潮的兴起043
    一、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召开043
    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044
    三、振兴体育,必须加强科技工作051
    第三章改革开放带来体育科技实力的增强053
    第一节体育科技体制改革053
    一、历史背景053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篇章056
    第二节新时期体育科技的政策与法规066
    第三节体育科研机构的大发展068
    一、我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科研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069
    二、最大的体育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069
    三、享誉国内外的专业性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070
    四、国家体育总局昆明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071
    五、国家体育总局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071
    第四章体育科技支持系统的改革与逐步完善073
    第一节信息支持系统073
    一、改革中的体育情报体系073
    二、体育宣传出版的发展076
    三、各舆论媒体体育宣传的发展080
    第二节实验设备支持系统084
    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兴奋剂及运动营养研究测试中心085
    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085
    三、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086
    第三节教育支持系统087
    一、院、系的整顿和调整087
    二、体制改革088
    三、多种层次的体育教育091
    第四节体育科技激励体系的完善093
    一、设立体育科技进步奖093
    二、体育科技奖励体系的完善094
    第五章体育学科的大发展096
    第一节引言096
    一、起步与初创阶段096
    二、停滞阶段097
    三、恢复与发展阶段097
    第二节体育学科体系的完善100
    一、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100
    二、我国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的主要特征与趋势107
    第三节体育自然学科的发展108
    一、我国体育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108
    二、我国主要体育自然学科的发展概况109
    第四节体育社会学科的发展128
    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回顾128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成就130
    第六章系统科学的应用与体育软科学的发展141
    第一节引进系统科学,提高体育科技整体水平141
    一、系统科学进入体育科技领域的必然性141
    二、系统科学在体育科技领域扎根和发展的历程142
    第二节加强软科学研究,提高管理决策水平146
    第七章体育科技为两大战略服务149
    第一节体育科技面向竞技体育主战场149
    一、中国女排的成功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150
    二、体育科技为我国竞技体育冲出亚洲做出贡献151
    三、体育科技为我国称雄亚运会做出贡献153
    四、奥运金牌闪耀科技之光154
    五、体育科技的开发与推广157
    第二节体育科技为全民健身战略服务158
    第三节学校体育科研为学校体育改革服务160
    一、开展体质调查与研究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160
    二、改革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探索161
    三、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161
    四、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改革研究162
    五、体育教育专业教改研究163
    第四节体育科研机构的重要贡献165
    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165
    二、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研究所167
    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168
    四、国家体育总局昆明电子设备研究所170
    五、国家体育总局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171
    第八章21世纪的中国体育科技发展创新173
    第一节体育科技政策与机构173
    一、21世纪的体育科技相关政策法规173
    二、21世纪的体育科研机构178
    第二节体育科技支撑系统191
    一、信息支撑191
    二、体育装备支撑198
    三、科技交流系统201
    第三节体育学科大发展207
    一、体育自然科学207
    二、体育社会科学218
    第四节体育科技队伍236
    一、体育科研人员236
    二、高校体育人才培养240
    第五节体育科技服务259
    一、全民健身科技服务259
    二、竞技体育科技服务267
    三、体育产业科技服务272
    四、我国体育科技专利、成果应用及转化283
    附录Ⅰ中国体育科技相关主要政策292
    附录Ⅱ中国体育科技相关获奖成果34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