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走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福建武夷山,映入眼帘的是这里的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绚丽美景,令人如痴如梦,流连忘返。
本书是地貌学家、丹霞地貌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当代徐霞客”称号获得者、中山大学黄进教授长期研究丹霞地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地质、地理和地貌学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新技术与新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阐述了武夷山的研究历史、地质基础、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及其所形成的丹霞地貌,并分区论述了武夷山地貌成因与景点,给出了武夷山地貌发育历史及定量测算武夷山地貌发育的方法和公式。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既是图书,也是画册,是人们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开阔视野、增长科学知识的良师益友,也可供地学工作者阅读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前言
1 武夷山丹霞地貌简况及研究概述
2 武夷山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
2.1 岩性
2.2 地质构造
2.2.1 岩层倾斜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
2.2.2 断裂及节理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
3 武夷山丹霞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3.1 武夷山丹霞地貌形成的内力作用
3.1.1 550米夷平面
3.1.2 450米夷平面
3.1.3 350米夷平面
3.1.4 河流阶地
3.2 武夷山丹霞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
3.2.1 流水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1. 九曲溪深切曲流
2. 丹霞群山
3. 峡谷与巷谷
4. 一线天及穿洞
5. 水蚀平行小沟
6. 壶穴与圆潭
7. 瀑布
3.2.2 崩塌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1. 赤壁丹崖
2. 岩堡
3. 岩墙
4. 岩柱
5. 岩峰
6. 石门
7. 崩积岩堆及崩积缓坡
8. 崩积岩块
9. 崩积洞穴
3.2.3 风化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1. 凹片状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地貌
2. 凸片状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地貌
3.2.4 低等植物对丹霞地貌发育的作用
1. 温差风化
2. 结皮风化
3. 丹崖颜色更为丰富多彩
4 武夷山丹霞地貌的分区
4.1 溪南壮年幼年丹霞地貌区
4.1.1 本区范围
4.1.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2 溪北壮年幼年丹霞地貌区
4.2.1 本区范围
4.2.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3 邓家山-下回老年丹霞地貌及河流阶地区
4.3.1 本区范围
4.3.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4 百花岩壮年晚期丹霞地貌区
4.4.1 本区范围
4.4.2 地貌成因和景点
5 武夷山地貌发育简史及地貌发育定量测算
5.1 武夷山地貌发育简史
5.2 武夷山地貌发育几个问题的定量测算
5.2.1 武夷山地壳上升速率的定量测算
5.2.2 武夷山地貌年龄的定量测算
5.2.3 武夷山岩壁后退速率的定量测算
5.2.4 武夷山侵蚀速率的定量测算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