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地理 > 自然地理 > 丹霞山地貌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丹霞山地貌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丹霞山地貌
  • 书号:9787030258113
    作者:黄进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A5
  • 页数:256
    字数:234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 所属分类:P9 自然地理学 P94 区域自然地理学
  • 定价: ¥88.00元
    售价: ¥69.5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当您走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广东韶关市丹霞山,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翠绿丛中的丹崖赤壁、丹霞辉映。这里“色如渥丹、烂若明霞”,这里丹山碧水、气象万千,好一派丹霞山绚丽风光,令人如痴如梦,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本书是著名地貌学家、丹霞地貌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当代徐霞客”称号获得者、中山大学黄进教授长期研究丹霞山地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地质、地理和地貌学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新技术与新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通俗易懂的科普形式,揭示和阐述了丹霞山研究的历史、地质基础与背景、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各种地貌形态,并分区介绍了丹霞山地貌成因与景点,给出了地貌演化的定量方法和公式。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是图书,也是画册,是人们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开阔视野、增长科学知识的良师益友,也可供地学工作者阅读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1 丹霞山地貌研究概述
    2 丹霞山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
    2.1 丹霞红盆地四周及基底地层
    2.2 丹霞红盆地的地层划分
    2.2.1 伞洞组(K1s)
    2.2.2 马梓坪组(K1m)
    2.2.3 长坝组(K1c)
    1.长坝组第一段(K1c1
    2.长坝组第二段(K1c2
    3.长坝组第三段(K1c3
    4.长坝组第四段(K1c4
    2.2.4 丹霞组(K2d)
    1.丹霞组第一段(K2d1)(巴寨段)
    2.丹霞组第二段(K2d2)(锦石岩段)
    3.丹霞组第三段(K2d3)(白寨顶段)
    2.3 红层的产状
    2.4 红层的断层
    2.5 红层的节理
    2.6 红层的碳酸钙含量
    3 丹霞山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3.1 丹霞山地貌形成的内力作用
    3.1.1 600米夷平面
    3.1.2 500米夷平面
    3.1.3 400米夷平面
    3.1.4 300米夷平面
    3.1.5 200米夷平面
    3.1.6 河流阶地
    3.2 丹霞山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3.2.1 流水作用为主形成的丹霞地貌
    1.一线天
    2.巷谷
    3.壶穴
    4.水蚀平行小沟(晒布崖)
    5.水蚀水平岩槽
    6.水滴小洞
    7.深切曲流
    8.瀑布
    9.天生桥
    10.丹霞群山
    3.2.2 崩塌作用为主形成的丹霞地貌
    1.崩蚀地貌
    2.崩积地貌
    3.2.3 风化作用为主形成的丹霞地貌
    1.凹片状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地貌
    2.凸片状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地貌
    3.风化堆积地貌
    3.2.4 丹霞岩溶地貌
    1.丹霞山上白垩统各类岩石主要氧化物及碳酸盐含量
    2.丹霞山的丹霞喀斯特地貌
    3.2.5 低等植物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
    1.温差风化
    2.结皮风化
    3.丹崖颜色更为丰富多彩
    4 丹霞山地貌分区
    4.1 丹霞山主山地貌区
    4.1.1 本区范围
    4.1.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2 韶石地貌区
    4.2.1 本区范围
    4.2.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3 玉女拦江-阳元石地貌区
    4.3.1 本区范围
    4.3.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4 姐妹石-上天龙地貌区
    4.4.1 本区范围
    4.4.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5 巴寨地貌区
    4.5.1 本区范围
    4.5.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6 观音山-大坑寨-狮脑山地貌区
    4.6.1 本区范围
    4.6.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7 风火山-常窝地貌区
    4.7.1 本区范围
    4.7.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8 五马归槽地貌区
    4.8.1 本区范围
    4.8.2 地貌成因和景点
    4.9 鸭麻岩地貌区
    4.9.1 本区范围
    4.9.2 地貌成因和景点
    5 丹霞山地貌发育简史及地貌发育定量测算
    5.1 丹霞山地貌发育简史
    5.2 丹霞山地貌发育几个问题的定量测算
    5.2.1 丹霞山地壳上升速率的定量测算
    5.2.2 丹霞山地貌年龄定量测算
    5.2.3 丹霞山岩壁后退速率的定量测算
    5.2.4 丹霞山侵蚀速率的定量测算
    参考文献
    后记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