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主要成矿元素、挥发分和主要造岩元素在中-酸性铝硅酸盐熔体与不同成分、不同浓度流体之间的分配行为,获得了一大批元素和元素对在熔体与流体之间的分配系数;确定了Cu、Mo、W、Pb、zn等成矿元素在超临界条件下,在含Cl^﹣、F^﹣热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并计算其生成自由能;考察了铀矿物在与自然铀矿床相当条件下于不同介质中的溶解行为;还探讨了实验结果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元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配和迁移行为的专著,它对从事地质、地球化学、矿床、岩石和矿物工作的研究人员和矿产地质勘查技术人员、地质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师生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 序
前言
第一章 实验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 实验设备
第二节 初始物质
一、凝胶的制备
二、硅酸盐玻璃制备
第三节 实验方法
第四节 实验产物的鉴定和分析测试
第二章 钨的分配和WO3溶解度实验研究
第一节 钨的分配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
三、实验结果
四、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应用
第二节 WO3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实验方法
三、钨在含Cl﹣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自由能的推导
四、钨铁矿在含Cl﹣溶液中溶解度计算
五、钨铁矿在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
六、实验结果在钨矿床成因方面的意义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钼的分配及MoO3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第一节 钼的分配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实验方法和技术
三、初始物的制备
四、实验结果
第二节 MoO3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MoO3溶解度实验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与技术
四、实验结果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铌和钽的分配实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和讨论
一、关于元素回收率问题
二、元素的溶解度
三、流体中铌、钽摩尔浓度与实验后流体中氟摩尔浓度的关系
四、元素分配系数
五、流体中钾、钠浓度与氟浓度的关系
六、钠长花岗岩熔体与含氟流体互相作用中的可能化学反应
七、实验后溶液的酸度变化
八、温度和压力对元素分配的影响
九、铌和钽在流体中的可能存在形式
第四节 实验结果在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中的应用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铜的分配及CuO和黄铜矿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第一节 铜的分配实验
一、概述
二、实验用的初始样品制备及实验产物分析
三、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第二节 CuO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CuO溶解度实验研究理论依据
三、铜的溶解度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第三节 黄铜矿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一、实验条件与实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实验数据的热力学计算与处理
四、实验结果的讨论及其地质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铅的分配和方铅矿溶解度实验研究
第一节 铅的分配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铅的基本性质
三、实验方法及技术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第二节 方铅矿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实验条件与实验方法的选择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数据的处理
五、实验结果讨论及其地质意义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锌的分配及闪锌矿溶解度实验研究
第一节 锌的分配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锌的地球化学特征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
第二节 闪锌矿的溶解度实验研究
一、概述
二、实验方法与实验条件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热力学计算
五、实验结果讨论及其地质意义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铀的溶解实验研究
第一节 前人成果综述
一、铀溶解度与温度关系
二、铀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
第二节 实验设备与方法
一、常压表生条件下铀溶解实验设备与方法
二、内生条件下(岩浆期后热液阶段)铀溶解实验装置与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晶质铀矿在表生静、动态条件下的溶解实验
二、花岗岩中的铀在表生动态条件下的溶解实验
三、晶质铀矿、沥青铀矿在岩浆期后热液条件下的溶解实验
四、花岗岩中的铀在岩浆期后热液条件下的溶解实验
五、铀在硫化物-碳酸盐溶液中溶解性状实验
第四节 流体熔体晶体共存相间铀分配实验
第五节 主要结论及其地质意义
第九章 氯和氟在中-酸性铝硅酸盐熔体与流体之间的分配实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氯
二、氟
第二节 氯的分配实验研究
一、实验方
二、实验结果和讨论
第三节 氟的分配实验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造岩元素的分配实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结果
一、实验后的铝硅酸盐熔体化学成分特点
二、造岩元素在熔体与流体之间分配
第三节 小结
第十一章 岩浆与流体互相作用的几个问题讨论
一、水在酸性岩浆中的溶解度
二、岩浆与流体互相作用过程中的几种可能化学反应
三、岩浆及流体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
四、控制元素在铝硅酸盐熔体与共存流体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
五、氯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浓度变化趋势
六、由岩浆与流体互相作用产生的成矿元素预富集作用
七、岩浆与流体互相作用过程中的酸碱分离
八、成矿金属的带出与原始岩浆水含量及氯浓度的关系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