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概述气候变迁、新构造运动等地学因素对土地退化的影响和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退化的加速作用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水蚀、沙漠化、次生盐渍化、土壤贫瘠化、物理性质恶化和污染等各种形式的土地退化的自然与人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土地退化过程、土地退化的结果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根据土地退化机理,介绍了各种土地退化的防治技术措施、土地保护的相关理论基础、土地川途保护,以及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目的、意义和规划内容、我国土地保护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出台背景。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编写说明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绪论一 1
第一节 土地保护学的发展历史 1
一、十壤肥力的保护 1
二、水土保持 2
三、十壤健康保护 2
四、生态学对于土地保护的影响 3
五、十地利用规划学对十地保护的影响 3
六、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土地保护的影响 3
第二节 土地保护学的理论基础 4
一、土地保护学的土壤学基础 4
二、土地保护学的生态学基础 5
三、土地保护学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 5
第三节 土地保护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 6
一、土地保护学的学科性质 6
二、土地保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6
三、土地保护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 6
四、土地保护学的框架结构 7
第四节 当前土地保护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8
一、土地退化机理研究 8
二、土地退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8
三、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学研究 8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8
五、新型土地保护技术的研究 9
第五节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9
一、人类文明史就是建立新昀土地生态系统的历史 9
二、土地保护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地建立效率更高的土地系统 9
三、只要开发利用措施得当,就能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10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 土地保护的基础理论 12
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理论 12
一、土地资源特性的形成 12
二、土地资源特性的利用 16
第二节 土地生态学理论 19
一、土地牛态系统的概念 19
二、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19
三、土地牛态系统的功能 20
四、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 21
五、十地生态系统的类型 22
六、土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 23
第三节 土地经济学理论 25
一、土地的资产属性 25
二、十地利用的经济学原理 26
三、土地保护的经济手段 30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32
一、生态经济系统 32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 33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类型 34
四、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35
五、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思维:生态伦理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36
六、生态经济系统的三个基本观 39
七、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与管理 41
第五节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理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41
一、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其涵义 41
二、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的提出及其涵义 12
三、土地持续利用准则 43
四、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13
参考文献 46
第二章 土地退化驱动力分析 47
第一节 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47
一、第四纪以米的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n向 47
二、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48
三、近代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50
第二节 新构造运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54
一、新构造运动导致侵蚀基准而变化,影响土壤侵蚀 54
二、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土地退化的影响 54
第三节 现代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55
一、开垦草原导致的土地退化 55
二、乱砍滥伐导致的土地退化 56
三、灌溉不当导致的土地退化 57
四、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 57
五、污染导致的土地退化 58
第四节 土地退化与土地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背景 59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退化与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 59
二、土地产权制度对土地退化与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 60
三、文化背景对土地退化与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 60
四、技术进步对土地退化与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 61
参考文献 61
第三章 土壤水蚀及其防治 63
第一节水蚀影响因素分析 63
一、气候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63
二、地形因素对水十流失的影响 64
三、地质与土壤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66
四、植被因素对水十流失的影响 69
五、人为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71
六、水十流失规律 73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危害 74
一、水土流失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74
二、水土流失财农业生产的危害 75
三、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7
四、我国水土流失形势 77
第三节 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 80
一、水土流失方程与水土保持原理 80
二、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82
三、水土保持生韧措施 87
四、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93
第四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97
一、小流域系统分析与评价 97
二、小流域土地利用空问结构布局 102
三、小流域水土保持模式 103
四、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 105
参考文献 109
第四章 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111
第一节沙漠化发生规律 111
一、荒漠化、沙漠化、沙化的概念 111
二、风力侵蚀作用原理、风沙移动规律与固沙原理 114
三、气候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118
四、地形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122
五、地质与土壤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124
六、植被凶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126
七、人为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 127
第二节 沙漠化的危害 131
一、沙漠化对牛态环境的影响 131
二、沙漠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132
三、沙漠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33
四、我国土地沙漠化形势 134
第三节 沙漠化防治技术措施 136
一、植物治沙技术措施 136
二、工程治沙技术措施 142
三、化学治沙技术措施 143
四、农业治沙技术措施 144
第四节 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 146
一、T旱绿洲区沙漠化综合防治模式 146
二、半十旱农牧交错区沙漠化综合防治模式 146
三、半湿润干旱区沙地综合防治模式 147
参考文献 148
第五章 土地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 151
第一节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与特点 151
一、土地次生盐渍化形势 151
二、土地盐渍化的危害 153
三、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155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 160
第二节 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原理和原则 162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治次生盐渍化的筒单历史回顾 162
二、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的原理 163
三、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的原则 166
第三节 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169
一、监测灌溉水水质 169
二、数学模型模拟 172
三、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75
四、水利改良措施 184
五、农业耕作改良措施 189
六、改良剂的应用 195
参考文献 197
第六章 土地污染防治 200
第一节 土壤酸化及其防治 200
一、土壤酸度与土壤酸化的概念 200
二、大气酸沉降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204
三、施肥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208
四、土壤酸化过程的牛态系统效应 211
五、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3
六、土壤酸化形势 215
七、酸化土壤的控制与生态恢复 217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220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的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220
二、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与污染 223
三、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生态系统效应 225
四、十壤重金属污染成因与控制 227
五、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232
六、重金属污染_卜地的复垦利用案例 236
七、土地整理复垦过程中防治二次污染 239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对土地的污染与防治 240
一、固体废弃物类型 240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地分类 244
三、固体废弃物压占土地形势及其控制 245
四、废弃物污染土地复垦与利用 248
参考文献 256
第七章 耕地贫瘠化和耕性恶化的防治 259
第一节 耕地贫瘠化的成因与防治 259
一、耕地贫瘠化的概念 259
二、中国耕地贫瘠化概况 260
三、耕地贫瘠化的成因 260
四、土壤养分贫瘠化综合评价方法 266
五、耕地贫瘠化的防治对策 266
第二节 土壤耕性恶化的成因与防治 269
一、土壤耕性恶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269
二、土壤耕性改良与农业生产 274
参考文献 278
第八章 土地保护规划 279
第一节 土地保护规划的原则、任务与程序 279
一、土地保护规划的原则 279
二、土地保护规划的任务 279
三、土地保护规划的程序 280
第二节 土地保护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280
一、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281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282
第三节 耕地保护规划 287
一、耕地的特征与功能 287
二、耕地数量保护 289
三、耕地质量保护 292
四、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298
第四节 林地保护规划 301
一、森林资源的牛态功能 301
二、保护林地的社会经济意义 302
三、林地保护规划 302
第五节 草地保护规划 308
一、草地的功能 308
二、草地资源评价 309
三、草地保护规划 311
第六节 湿地保护规划 317
一、湿地的形成及其功能 317
二、湿地价值 319
三、湿地保护规划 320
第七节 自然保护区规划 326
一、自然保护区概述 326
二、自然保护区规划 328
参考文献 330
第九章 中国土地保护法律 331
第一节 土地保护立法概况 33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保护法律 331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保护法律 334
第二节 耕地保护法律规定 336
一、耕地数量保护 337
二、耕地质量保护 340
三、耕地生态环境保护 342
四、耕地产权关系保护 343
第二节 土地生态倮护法律 344
一、草地和草地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 344
二、林地和林地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 345
三、防止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 346
四、土地沙化防治的法律规定 346
五、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法律规定 348
六、土地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