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括了我国的动物流行病学工作者超过半个世纪的鼠疫预防与控制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工作成果。全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介绍了鼠疫动物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自然疫源地学说,基本工作形式——疫源地调查与动物病监测,以及在这些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技术方法,并使这些引入的技术带上动物流行病学的特色。下篇介绍我国的鼠疫工作者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分布在我国广阔土地上的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在这些疫源地中的流行规律,作为鼠疫主要宿主的啮齿动物,以及作为鼠疫主要媒介的节肢动物的生物学与疾病特征。
本书是我国鼠疫研究工作者的必备读物,也可以供卫生行政人员参考。
样章试读
目录
- 前言
绪论 动物流行病学释义
一、什么是动物流行病学
二、疾病存在的生态基础
三、鼠疫生态
四、动物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
上篇 鼠疫动物流行病学概论
第一章 自然疫源地
第一节 疫源地组成
一、病原微生物
二、宿主
三、媒介
四、支持宿主与媒介生存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疫源地结构
第三节 疫源地中的动物疾病流行
第四节 影响自然疫源地活动的因素
第五节 鼠疫控制中的疫源地干预措施
第二章 疫源地调查
第一节 疫源地环境调查
一、发起疫源地调查
二、自然和社会环境调查
三、动物区系调查
第二节 判定鼠疫自然疫源地
一、疫源地判定
二、确定主要储存宿主
三、确定主要传播媒介
四、确定自然疫源地的性质
第三章 监测
第一节 疫源地环境监测
一、监测的基本概念
二、宿主监测
三、媒介监测
第二节 动物间鼠疫监测
一、抗体监测
二、动物间流行及其强度确定
三、监测组织与实施
第四章 现场调查技术
第一节 动物区系调查
一、调查前准备工作
二、调查区自然生态条件的描述
三、区系物种构成
四、种群密度调查
五、种群状态调查
第二节 节肢动物调查
一、蚤类调查
二、蜱类、吸虱及革螨的调查
第五章 病原调查技术
第一节 细菌检测技术
一、鼠疫菌分离
二、鼠疫菌培养与初步鉴定
第二节 抗原与核酸检测技术
一、检出鼠疫菌特异抗原
二、检出鼠疫菌特异核酸片段
三、细菌分离前判定鼠疫
第六章 抗体调查技术
一、血清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二、抗体检测方法
三、检测抗体使用的抗原
四、本底调查
五、质量控制
第七章 动物及昆虫实验技术
第一节 鼠疫感受性测定
一、实验动物及实验前的健康观察
二、鼠疫感染实验
三、致死效量测定
四、疾病观察与死亡原因确定
五、实验鼠疫细菌载量测定
第二节 蚤类实验种群建立
一、种蚤采集和饲养
二、蚤类饲养方法
三、饲养条件选择
四、饲血
五、交配与繁殖
第三节 感染实验与传播实验
一、感染实验
二、传播实验
第八章 信息分析与处理技术
一、信息网络系统
二、地理信息系统及3S技术
三、调查与监测信息分析
四、信息技术在鼠疫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
下篇 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第九章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类型和分布(上)——黄鼠、旱獭和沙鼠类型的鼠疫疫源地
第一节 达乌尔黄鼠疫源地
第二节 阿拉善黄鼠疫源地
第三节 蒙古旱獭疫源地
第四节 灰旱獭及灰旱獭、长尾黄鼠疫源地
一、天格尔山灰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二、依连哈比尔尕山—婆罗科努山—别珍套山—阿拉套山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三、南天山灰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第五节 长尾旱獭疫源地
第六节 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
第七节 大沙鼠疫源地
第八节 长爪沙鼠疫源地
第十章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类型和分布(下)——田鼠、姬鼠和家鼠类型的鼠疫疫源地
第一节 布氏田鼠疫源地
第二节 青海田鼠疫源地
第三节 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
第四节 黄胸鼠疫源地
第十一章 中国重要鼠疫宿主
第一节 黄鼠疫源地鼠疫宿主
一、达乌尔黄鼠
二、阿拉善黄鼠
第二节 旱獭疫源地鼠疫宿主
一、长尾黄鼠
二、灰旱獭
三、长尾旱獭
四、喜马拉雅旱獭
五、蒙古旱獭
第三节 沙鼠疫源地鼠疫宿主
一、大沙鼠
二、长爪沙鼠
第四节 田鼠疫源地鼠疫宿主
一、布氏田鼠
二、青海田鼠
第五节 姬鼠疫源地鼠疫宿主
一、齐氏姬鼠
二、大绒鼠
第六节 家鼠疫源地鼠疫宿主
一、黄胸鼠
二、其他鼠科啮齿动物的宿主地位
第十二章 中国重要鼠疫媒介
第一节 黄鼠疫源地鼠疫媒介
一、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
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
第二节 旱獭疫源地鼠疫媒介
一、方形黄鼠蚤七河亚种
二、矩凹黄鼠蚤原始亚种
三、谢氏山蚤
四、斧形盖蚤
五、腹窦纤蚤
第三节 沙鼠疫源地鼠疫媒介
一、大沙鼠鼠疫媒介
二、同形客蚤指名亚种
三、秃病蚤蒙冀亚种
第四节 田鼠疫源地鼠疫媒介
原双蚤
第五节 姬鼠疫源地鼠疫媒介
一、特新蚤指名亚种
二、方叶栉眼蚤
第六节 家鼠疫源地鼠疫媒介
印鼠客蚤
结束语 动物流行病学发展展望